科普 | 我們對貓咪的三大誤解
秋冬季,購貓/養貓的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寵物狗的總數依舊占據各類動物頭名,但增速方面,貓貓已經超越了狗。相較狗而言,大部分寵主對貓的了解程度會偏低一些,相應的誤解也更多一些。寵愛君在本文中總結了三個比較常見的誤解作出分析,希望能給各位店長在普及知識方面帶來幫助。
誤解一:貓咪高冷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23日刊登題為《貓咪的冷淡實際上是愛的信號》的文章稱,它們往往看起來冷淡、超然,完全不會被它們所謂的主人的愛打動。
然而,有研究說,貓咪對人類的愛或許遠比我們認為的多。該研究發現,貓咪對照顧它們的人有著深刻的依戀。這同狗與主人、嬰兒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系似乎是相當的。
研究人員在一項實驗中對100只貓進行了觀察。過去這項實驗被用來研究孩子對母親的依附。在實驗中,一只貓首先會同它的主人在一個陌生的房間呆上兩分鐘,然后它獨自呆上兩分鐘,在接下來的兩分鐘里它又同主人團聚在一起。
這項實驗依據的原理是,一只對主人存在所謂“安全依附”的貓感受到的壓力較少。這意味著,在與主人團聚階段,它不僅對主人感興趣,還對周圍環境感興趣。主人在側,貓咪才有足夠的信心去探索房間,但這或許會讓人覺得它們態度冷淡。
另一方面,同主人存在“不安全依附”的貓會表現出壓力特征,諸如抽動尾巴或舔嘴。它們或許會黏著主人——在主人回到房間時跳到他們大腿上并不愿挪動,或者它們會徹底無視主人。有些貓可以在兩者之間進行切換。
當對孩子進行實驗時,大約三分之二的孩子同父母存在“安全依附”,其他孩子同父母則存在“不安全依附”。當對狗與主人進行測試時,情況也是如此。
對貓咪——包括小貓和成年貓——進行的實驗產生了完全一樣的結果:三分之二的貓在主人返回時感到相當舒適并開始探索房間。其余的貓則落入了“不安全”組。
然后,研究人員對貓展開了6周時間的培訓,以便觀察“不安全”的貓是否可能同主人發展出“安全依附”。培訓課程失敗了??雌饋碡堖涞男郧榕c生俱來,不可改變。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實驗的結果對一種普遍的觀點提出了挑戰,這種觀點認為貓是孤僻的動物。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克麗絲廷·維塔爾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顯示,當貓以附屬狀態同人類生活在一起時,大部分貓將人類當作安慰之源。當它們焦慮不安時,你的貓要依靠你來感受安全。”維塔爾說,測試顯示,貓咪和主人之間的依戀關系“隨著時間的流逝會保持相對穩定,即使在受到培訓和社會化干預之后也是如此”。
誤解二:貓有九條命
貓咪天生好奇心重,還喜歡在家“躥房越脊”,從高處甚至窗戶往外面跳,這讓很多人都不禁疑惑,貓咪到底能從多高的地方跳下來,還平安無事呢?曾經有這樣一樁奇聞,紐約一只貓咪從32層樓上墜落下來,結果竟然沒有摔死,僅僅是受了一點兒傷。這讓很多人都很驚訝,甚至對“貓咪有九條命”這樣的說法深信不疑。然而,貓咪從高處摔下真的不會有任何事嗎?
烏克蘭哈爾科夫市一只貓被困在樹上,當地消防隊員使用云梯進行救援,被困貓在消防員接近時突然跳下,樹干離地高度約20米,幸運的是這只貓并沒有受傷。
還有這位熱心小哥,他見一只可憐的小貓被困深井,打算來個見義勇為。萬萬沒想到,就在小哥快要到達井底的時候,貓咪做出了驚人之舉……
很顯然,這只貓咪掉入深井也沒受傷,那么,貓咪們真的從高處落下也不怎么會受傷嗎?
科學研究表明,從3~4米摔下來的貓,比從15米左右摔下來的傷得更輕——與基本認知一致;而從20米以上摔下來的貓,不論多高,受傷的程度基本都是一樣的。
究其原因,從3~4米摔下來的貓,大部分都是腳先著地的。然而從更高處摔下來時,貓就會使用另一種方法保護自己:它們降落時并不會伸直四肢落地,而是張開四肢像跳傘員一樣,讓腹部先著地,但當貓使用這種著陸方法時,很容易出現胸腔損傷,比如肺萎陷,或肋骨骨折。
萬一在空中沒掌握好平衡,貓咪就會很容易摔斷肋骨,或是摔破內臟,導致大出血而亡。所以家中住高層而且養貓的朋友要注意了,平時一定要關好窗戶。
“貓摔不死”?——不知道多少貓因為這句話被摔死了
而有些頑皮的貓咪爬上高處,一旦超過了自己能掌控的高度,也會向人們求救。
貓咪的脊椎骨能夠彎曲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下落過程中能夠迅速轉身;腳掌肉墊能夠緩沖減震;尾巴能夠保持平衡,這些都沒錯,但假如高度太高,貓咪還是來不及自救的。
所以,別再說貓有九條命了,大自然是公平的,所有生物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最后寵愛君表明一下立場:嚴厲譴責為了證明“貓有九條命”而去扔貓做實驗的人,喪心病狂&毫無意義,生命不是滿足好奇心的工具。
誤解三:懷孕要把貓送走
懷孕是一件喜事——不然為啥叫“有喜”呢?但是養了寵物的家庭,似乎有個“慣例”是把貓狗送走。理由呢?——據說/大概/可能是貓貓會傳染弓形蟲……吧?
先來看看若感染了弓形蟲會怎樣
健康的人在感染了弓形蟲后,因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一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只有10%~20%的感染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和其他一些輕微癥狀,持續數周,然后消失(急性弓形蟲病)。
人吃感染動物的肉,是傳染的主要原因。
貓(準確的說是貓科動物)是弓形蟲(Toxoplasma)傳播的終末宿主,在弓形蟲的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弓形蟲會在它們的腸道上皮細胞內完成增殖,最終通過糞便以卵囊(oocysts)的形式釋放到環境中。
狗是弓形蟲的中間宿主,狗接觸弓形蟲后并不能產生對人具有感染力的囊合子,它的糞便和排泄物都沒有傳染性,所以單純接觸狗不會感染弓形蟲病,如果不食狗肉就不會傳染。
所以如何避免感染弓形蟲?
——我們重點防范的應該是“病從口入”。
是不是孕婦就不可以養貓了呢?——孕婦可以養貓,只要正確認識弓形蟲,做到科學養貓、有效預防。
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孕婦不要再親自換貓砂,把任務交給孩子他爸吧。如果必須要自己做,那么請一定戴手套,并且在完成之后用溫水和香皂把手洗干凈。(其他人換時也要注意戴手套和洗手,如果有消毒液更好)
第二,確保貓砂一天一換。貓咪糞便中的弓形蟲卵,在1~5天之內是不具有感染性的,所以及時清理很關鍵!
第三,換掉的貓砂不要隨處揚撒。
第四,給貓咪喂商品化的貓糧或者罐頭。不要喂生的或未煮熟的肉。
第五,不要讓貓咪出門,要一直讓它待在室內,特別要注意的是陽臺,開放的陽臺很多時候會成為貓咪捕獲鳥的完美戰場。
第六,避免接觸流浪貓,特別是幼貓(幼貓更容易接觸垃圾、污染物的,且容易出現首次感染)。懷孕的時候不要養新貓。
第七,當要接觸土壤和沙子時(如您有養花或到戶外)請一定戴手套,因為他們可能會被感染弓形蟲的糞便污染。同樣注意用溫水和肥皂洗手。
第八,被弓形蟲污染的水和土壤可能會污染到一些水果和蔬菜,食用的時候請確保清洗干凈或煮熟或去皮。
此外,吃肉一定要充分煮熟(烹飪前幾天將肉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冷凍幾天,對殺滅病原更有幫助)
如果在懷孕前感染過弓形蟲,懷孕后一般不再有被傳染的危險。因為,只有在懷孕前沒有感染過弓形蟲的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生初次(原發性)感染才有可能傳染給胎兒。這時,只要注意衛生習慣,寵物可以留在身邊。
任何一個行業,沒有受過專業系統訓練的話,就容易落入謠言的陷阱。而受過專業訓練的畢竟是少數,所以“傳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以上三點是大多數人對貓咪的一些誤解,諸位店長可以分享好友或者發票圈來為大家科普養貓認知。有貓咪服務或售賣的店鋪,也可以制成小貼士或者海報,張貼在活體展示區域或者洗護等候區等。在與貓主交流的時候也可以友情提示新晉貓主,提升個人以及店鋪的專業度。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當代生物學》;新浪網—生活寵物號;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秀寵網兄弟品牌——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正式上線啦!鏟屎官大升級,打造養寵新模式。趕緊掃一掃,成為合伙人,自買省錢,分享賺錢。升級為原始合伙人還能獲得平臺每日分紅獎勵哦!掃碼立即進入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
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二維碼
想及時了解更多寵仔圈社交電商平臺輕松分享賺錢的方法,請加微信號:hyxs219
(寵仔圈客服),由群主拉入微信群跟眾多寵友交流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