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犬類收容中心|上海收容中心 ***
上海犬類收容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上海犬類收容中心已經接收了20多只流浪狗,這些狗狗大多是被主人遺棄的寵物狗,它們的身上可能攜帶狂犬病毒,需需要盡快進行安樂死。而在這些狗狗中,有一只名叫大黃的狗狗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一只有著三個月大的金毛犬,因為它的毛色特別顯眼,所以很很容易被人認出來。但是大黃卻不愿意離開主人,每天都在門口等著主人回家。這一等就是三年,直到有一天,它終于等到了自己的主人。
去年8月23日,青浦練塘鎮一小區,兩家人因遛狗不牽狗繩發生糾紛,最終引發一起命案。該案在當時引發廣泛的關注。三個月后,青浦區檢察院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對傷人者張某批準逮捕。一條狗,讓兩個家庭支離破碎。
在過去一年中,不文明養犬問題受到社會關注,諸多不文明養犬習慣導致的社會矛盾有增無減。
正在召開的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犬類管理問題同樣受到了委員們的關注。
委員建議:執法部門加大力度,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開出罰單
市政協常委、上海社科院哲學所中國哲學室主任夏金華在提案中建議,城管應認真負責,根據《上海市犬類管理條例》的規定,加大執法力度,嚴管遛狗不牽繩、不清理狗糞的現象,應理直氣壯地開出相應的罰單。尤其是對于不給狗狗打防疫針的養犬人應予以最高額度的重罰,絕不姑息。
市政協委員、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秘書長梁順龍提交的提案《關于加強上海犬類管理,多渠道分流收容流浪犬只的建議》中指出,目前仍有大量犬只沒有辦證,遺棄犬只的情況時有發生。
他在提案中鼓勵上海市寵物協會與養犬人群參與到管理中來,街道、居委會可以會同他們聯合成立養犬人志愿者隊伍,負責監督、勸導不文明養犬者的行為,使之改正錯誤。
上海公安:將通過芯片信息建立積分制度,不文明行為多者或面臨養犬限制
在1月27日舉行的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現場咨詢活動中,針對委員們的建議,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副總隊長姜曉東表示,今年將借助智慧公安進行養犬管理,“在狗牌上加裝科技芯片,不僅能尋找走失的狗,同時借助智慧公安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統計,建立積分制度。”姜曉東介紹,根據養犬人的文明養犬積分設立“黑名單”、“白名單”,將誠信體系建立起來。
“積分制度建立起來后,養犬人不文明養犬行為積累到一定程度,對公共安全和他人生活產生影響,我們可能會有一些措施,如養犬限制,或上門教育。”姜曉東介紹,《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針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造成的后果進行處罰,而積分制度的建立強調的是前期的風險防控。
“今年我們要提高養犬辦證率。”姜曉東表示,要讓養犬人在辦理狗證后獲得便利和實惠,將更多的養狗政策福利與狗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