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湖機場禁止養鳥|不允許養鳥
1. 不允許養鳥
是的
在國內禁止飼養的鸚鵡基本都是大型鸚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我國分布的鸚鵡基本都屬于保護物種,不允許個人養殖;
第二、大型鸚鵡不容易馴化,帶有攻擊性,不容易控制;
第三、大型鸚鵡的叫聲比較大,居民區養殖很會擾民。
2. 現在不準養鳥了嗎
把鳥送人,放生,或者賣掉。
3. 什么鳥不允許養
雪鸮可以家養。但必須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準。
雪鸮是一種猛禽,屬于體形較大的鸮類,體長約為50-71厘米,雌性平均體長為66厘米,雄性平均體長為59厘米,雄性體型明顯小于雌性;由于該物種分布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的寒冷地區,因而通體幾乎純白色,體羽端部近黑色,雪鸮頭圓而小,面盤不顯著,無其他鸮類常見的耳狀羽簇,嘴基長滿剛毛樣的須狀羽,幾乎遮住全嘴。雄鳥通體白色,眼先和臉盤微沾淺褐色和雜有少許黑褐色斑點。頸基具不甚明顯的污白色橫斑,并綴少許褐色斑點;腰亦有少許褐色斑點。初級飛羽具橫斑。
4. 不允許養的鳥類
首先人工繁殖的文鳥并沒有被禁養,被禁養的是野生的文鳥。文鳥屬于我國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不能夠肆意買賣,但是人工繁殖的文鳥還是可以養的。另外養文鳥最好養一對,這樣的話它們彼此間也可以互相陪伴。最后飼養文鳥夏季要防曬通風。冬季室內溫度以20℃為宜。
5. 不讓養鳥了嗎
1.在家里養鳥,進入國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鳥是不能養的。百靈、畫眉、繡眼、靛頦等“四大籠養鳥”也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新版名錄已于2021年2月1日實施,這些常見的籠養鳥和蛇類已晉升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如需繼續馴養繁殖,必須于2021年6月30日之前,名錄調整的過渡銜接期期間,向市林業局申請核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如未能取得證件,必須在2021年6月30日之前移交當地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處理,不建議私自放生。2021年6月30日之后,無證繼續養殖的,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可不可以養鳥
(一)黃胸鹀(禾花雀)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二)鷯哥、畫眉、紅嘴相思鳥、歌百靈、蒙古百靈、云雀、震旦雅雀、紅肋繡眼鳥(粉眼兒)、黑喉噪鹛、棕噪鹛、銀耳相思紅鳥、紅嘴相思鳥、紅喉歌鴝(紅靛頦)、藍喉歌鴝(藍靛頦)、新疆歌鴝、褐頭朱雀、北朱雀(麻料)、紅交嘴雀(交嘴)等物種升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7. 允許養的鳥
不允許。
目前國家能合法飼養的鸚鵡只有三種,玄鳳鸚鵡、虎皮鸚鵡、牡丹鸚鵡。玄鳳鸚鵡公鳥能學會吹口哨,但是學不會講話。
玄鳳簡介:玄鳳鸚鵡又叫做雞尾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產自澳洲,從小開始手養,長大后十分活潑溫順親近主人。玄鳳鸚鵡變種較多,市面上常見的玄鳳品種有原始灰玄鳳鸚鵡、黃化玄鳳鸚鵡、珍珠玄鳳鸚鵡等品。
8. 不準養鳥了嗎
畫眉、鷯哥、紅嘴相思、紅脅繡眼,按照國家最新法律法規,以上傳統籠養觀賞鳥,以后不能再籠養了,違者將可能受到刑事處罰
每年3月是廣東省的“愛鳥節”,今年是我省的第四十個“愛鳥節”,特別值得我們關注和引起重視的是,自2021年2月1日起,畫眉、鷯哥、紅嘴相思、紅脅繡眼等14種民間傳統籠養觀賞鳥均升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月30日前,養鳥人要對相關品種的籠養鳥進行放生處理或移送林業部門。
9. 國家允許養鳥嗎
不犯法
但時進入國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鳥是不能養的。百靈、畫眉、繡眼、靛頦等。還有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黃胸鹀(禾花雀);升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鷯哥、畫眉、紅嘴相思鳥、銀耳相思鳥、栗喉峰虎、藍喉蜂虎、歌百靈、蒙古百靈、云雀(叫天)、褐頭朱雀、北朱雀(麻料)、紅交嘴雀(交嘴)、震旦鴉雀、紅脅繡眼鳥(粉眼兒)、黑喉噪鹛、棕噪鹛、紅喉歌鴝(紅靛頦)、藍喉歌鴝(藍靛頦)、新疆歌鴝等物種。
所以養鳥之前要做好功課,免得到時進去了還一頭霧水就不好了。
10. 法律規定不能養鳥
國家不是不讓養鳥,而是有一些保護類的鳥不能養,或者需要辦理許可證。
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出臺,增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鳥類仍有養殖。
經國務院批準后,2月5日,調整后的《名錄》正式向公眾發布。新版《名錄》鳥綱新增了百余種鳥類,其中,畫眉、紅脅繡眼鳥、相思鳥、蒙古百靈、云雀等國內主要的籠養鳥種類都被列入其中。這意味著未經許可這些鳥類不能買賣和飼養。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胡運彪博士介紹,這些籠養鳥此前屬于國家“三有”動物,此次保護級別升級后,從法律上來講,沒有辦理許可證的個人飼養都涉嫌違法。
《名錄》的調整是出于‘預防性原則’,防止因過度捕獵造成資源下降,甚至面臨滅絕的風險。這幾類鳥類市場需求非常大,而人工飼養的成功性并不高,如果大量獵捕野外個體進行交易,會對資源造成破壞。”
我國民間依然存在著不少養鳥愛好者,飼養者要與當地野生保護管理部門及時聯系,凡是有飼養條件,要辦理相關的飼養證件。如果沒有,需移交給相關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