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傳染性腹膜炎是什么病,嚴重嗎?
不知從何時開始,“傳腹”讓鏟屎官談及色變;“中招貓”群體也是哀鴻一片。
中文名:貓傳染性腹膜炎;
英文名: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
縮寫:FIP。
“產品”說明:這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傳染的病毒性疾病,流浪貓和居家貓都會“中招”;
傳染途徑:唾液及糞便,如多貓家庭共用食盆、貓砂盆;打斗過程中也有可能不經意感染;
高危地區:繁殖場的純種貓群體;
兩種“型號”:濕型和干型。
它是怎樣一種“可怕”的存在?
此處必須敲黑板——不管哪一型都是致命的!不同的只是給貓咪造成的痛苦方式。
濕型更為常見,約占60~70%,而且濕型的死亡速度及病程會更快。濕型主要癥狀是產生胸、腹水,因而引發呼吸困難、食欲不振、發燒、黃疸以及腹瀉。病患往往是在喘不過氣、發燒中死亡的。
干型主要是在胸腔及腹腔產生結節,也會影響眼睛及神經系統。所以,當胸腔及腹腔都被一顆一顆小小密密麻麻的結節占據時,就導致肺部呼吸困難、腸子沾黏在一起。也就會出現發燒、食欲不癥、黃疸、腹瀉等癥狀;神經系統受影響就會出現行走困難、癱瘓或是失明的狀況。
再敲黑板:無論哪種痛苦方式,對于患病貓來說都是極其折磨的,相當可憐。若主人期待痊愈奇跡,心存僥幸,查“度娘”找偏方,對病娃來說那只是在拖時間,讓牠們飽受如此煎熬是相當殘忍的一個過程。我知道你們不想聽,但我必須說:目前,感染“傳腹”=死亡。
一般來說,臨床貓咪冠狀病毒FCoV常見為兩種病毒種:一個是腸道種,一個是腹膜炎種。腸道種約30~40%的貓帶原,不過不會致死,最多的癥狀就是腹瀉,而且是終生帶原,但有一定的比例會變異成腹膜炎種。變異成腹膜炎種,就一定會致死。
也許有人聽過“某醫生把腹膜炎治愈了”的說法,其實不然。所謂“治愈的案例”大多是腸道種別來源(剛才說了,不會致死的那種),因為目前臨床檢驗只能檢查出冠狀病毒屬,無法真正檢測出是哪種種別。不嚴謹的話,可以以“傳腹”一概而論,但其實“此傳腹”非“彼傳腹”,這是我非常希望鏟屎官能Get到的重要常識之一。另外,由于這種病毒的變異性太特別,至今仍無法制造出有效的疫苗來預防感染,甚至連實驗室診斷都不容易,必須配合臨床癥狀來診斷。
“中招貓”危險群。年輕的(2歲以下)貓和純種貓;超過70%的FIP病例在純種幼貓中;體內攜帶病原的貓在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時,會“引爆”病毒變異。這就是為何很多貓咪在打完防疫針、做了絕育等手術后,“突然”得了“傳腹”的原因。
若把攜帶貓冠狀病毒FCoV的純種貓或流浪貓帶入的家庭,會導致家中原來的貓受到感染,尤其是老弱病殘被感染的幾率更高。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攜帶病毒的貓一輩子不會爆發“傳腹”,與其接觸的貓卻因為被傳染了而“先走一步”。所以,定期帶貓咪體檢很重要;把健康貓和已經確診攜帶貓冠狀病毒FCoV的貓隔離,是杜絕感染的有效途徑。
它很“紅”,所以“傳言”紛至。目前治療“傳腹”的藥物及方法,主要是以支持療法及干擾素來減低病毒的作用性。網絡盛傳國際上有一個特殊的抗病毒藥GC376,號稱可以治療“傳腹”。但依照最近的醫療研究文獻,這種藥物只能在初期壓制癥狀,最終患病動物還是死亡,或安樂死。這種藥物仍未商業化,所以,切勿輕信療效;切勿輕易使用。
最主要的是:據傳這種藥價格不菲,所謂的治療期花費昂貴不說,病貓在痛苦不堪中也毫無生活質量可言。我完全能夠理解主人們的愛貓心切,但也十分懇切地希望大家能夠理智地面對貓娃子無以言表的絕望。傳染性腹膜炎是一種會讓貓咪痛苦死亡的絕癥。
一旦確診貓咪感染到傳染性腹膜炎,應盡早要讓牠解脫。
撰文/張俊毅(上海頑皮家族寵物醫院院長)
編輯/泓小默
排版/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