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啃咬行為的常見問題
幼犬是狗狗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這個時期不僅是它們身體發育和成熟的過程,也是它們了解和認識世界,學會與這個世界共處的過程,許多在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很可能會伴隨它們一生。
所以對于寵物主人來說,如果想擁有一只性格良好、情緒穩定的狗狗,在幼犬期就應該開始自己的“乖乖狗養成計劃”,及早糾正幼犬的行為問題。
啃咬:與生俱來的天性
本能
啃咬是它們的天性,幼犬就像人類的嬰兒一樣,喜歡用牙齒和嘴去探索這個世界,這是它們與生俱來的本能。
但是這也意味著它們會將所有看見的東西吞進自己的嘴里,用牙齒去感受物體的存在感,不論是食物、玩具,甚至是主人的手或者腳。
出牙
幼犬會在出生3周后開始長乳牙,大約在第六周左右,幼犬的所有乳牙便會長齊,而在大約4個月到六個月大的時候,乳牙又會逐漸被恒牙所取代。
整個出牙的過程對幼犬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幼犬會通過啃咬一些堅硬的物品來緩解長牙帶來的痛苦和不適。
自我強化
因為啃咬的過程中,狗狗的大腦會分泌一種多巴胺來舒緩它們的焦慮和壓力。
所以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很必要糾正它們的啃咬問題,長大后它們就會通過這種方式來作為自己“解壓”的手段。
這種現象在我們人類身上也可以發現,比如有的人在焦慮或者緊張的時候會咬手指。
如何糾正幼犬的啃咬問題呢?
排除疾病因素
在開始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確定幼犬出現啃咬問題不是疾病或其他醫療問題所導致的,這也是在糾正狗狗的所有行為問題之前都必須先排除的選項。
當狗狗因為飲食不當或者腸道寄生蟲引起營養不良,就可能會出現異食癖,這種疾病非常容易被誤認為是啃咬問題,所以最好先帶幼犬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排除可能出現的醫療問題。
如果幼犬的身體是非常健康的,那么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始對幼犬的啃咬問題進行糾正了。
鼓勵狗狗去啃咬適當的物品
我們可以為幼犬準備一些啃咬玩具或者零食,每只狗狗對于自己喜歡的玩具或零食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在選擇具體的產品前可以先選擇幾種嘗試一下,看看幼犬是否對其感興趣。
同時,為狗狗提供的啃咬物一定要保證安全。
如果是零食,那就要避免諸如雞骨頭這種非常尖銳、容易傷到幼犬口腔和腸胃的食物。
如果是玩具,則需要注意玩具是否有尖銳的角或者容易脫落的掛件等。
此外,主人還需要注意,盡量不要給狗狗提供材質、氣味或外觀與那些你不希望它破壞的物品非常相似的啃咬物。
比如舊拖鞋、襪子等等,因為幼犬并不懂如何分別這些物品的新舊,這會進一步加劇它們的啃咬問題。
糾正狗狗的不當啃咬行為
當你發現幼犬正在啃咬那些不適當的物品時,你可以將那件物品移開,并將它的注意力轉移到你為它準備的啃咬物上。
如果幼犬接受了啃咬物,及時給狗狗一些稱贊或者獎勵,重復幾次之后,幼犬就會知道什么東西是可以咬的。
環境管理
防止幼犬啃咬“錯誤”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們無法觸及這些物品,所以你可以將這些物品放在柜子或者抽屜等幼犬無法到達的地方。
你也可以嘗試使用圍欄、活動門等產品,來限制幼犬的活動范圍,尤其是你不在家中的時候。
充足的運動、社交和心智刺激
現在許多養寵人都是上班族,白天很難有時間陪狗狗玩耍,所以它們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在家的狀態。
這種無聊和孤獨的狀況會給它們造成非常大的壓力和焦慮,而這恰恰是它們啃咬問題的根源。
所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它們一起玩耍,消耗掉它們多余的精力,舒緩它們的壓力,可能會有效地糾正啃咬問題。
其實很多幼犬的行為問題并不是什么“錯誤”的行為,這些行為大多是狗狗的天性,是它們與生俱來的。
只是與人類生活在一起后,一些行為與人類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有所沖突,顯得“不合時宜”。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去責罵,甚至懲罰幼犬,而是應該給予它們更多的耐心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