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進的工廠化養魚|工廠化養魚效益
1. 最先進的工廠化養魚
投資大,需要購買成套設備,風險高
2. 工廠化養魚效益
水的處理:工廠化養魚的“水”是關鍵。在水源充沛的地區,允許采用開放式流水養魚,其水源進入魚池排出后不再回收,水耗量較大。而在缺水的地區,則多用循環過濾式養魚,水池中排出的污水通過凈化處理,再作為水源進入魚池,這樣水的處理尤為關鍵。
2、全營養的配合飼料:工廠化水產養殖飼料營養要全面,要考慮循環使用水體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因素。要用高效顆粒飼料,餌料系數一般應在1~1.2左右,減少魚類排泄帶來的水處理問題。要使用生產兩個月以內的新鮮飼料,盡量減少飼料變質帶來的營養疾病,任何變質飼料絕對不能用于工廠化養殖生產。
3. 工廠式養殖魚
甲魚如何工廠化飼養,有哪些具體要求,養殖經驗介紹
甲魚是一種很傳統的美食,食用甲魚的歷史很悠久了,而且這種動物在我國的分布范圍是非常廣泛的。現在的養殖面積也非常的大了,普遍的養殖模式都是池塘養殖,但是也有進行工廠化養殖的,這樣的規模就比較的大了,而且也有著更高的飼養收益。那么甲魚如何進行工廠模式養殖呢,有什么樣的要求呢?
我們都知道,甲魚在野外環境中生存的時候,會在溫度較低的時候存在冬眠的習慣,所以這對于養殖效果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現在非常流行的就是使用人工的方式來控制溫度,然后讓它不會進入到冬眠模式,就可以減少養殖存在的損失了。而且進行了溫度控制之后,甲魚的養殖也更加方便管理,效益的提升很顯著。
進行工廠化養殖,首先就需要使用保溫措施來控制溫度,因為這對于甲魚的生長影響是最大的,溫度的變化它非常的敏感。目前可以使用各種方式來進行溫度控制,比如使用地熱、工廠熱等等方式來加熱室內溫度,達到適合甲魚養殖生存的水平,就可以讓甲魚的生長速度更快了。同時室內的設計也要合理,需要保證溫度的波動在合理的范圍內,如果溫度波動較大,特別是白天和夜間的變化很大,就會讓甲魚的生長受到抑制,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疾病。
甲魚池的設置也很關鍵,需要保證可以更好的采光,同時還需要方便調節水質,減少疾病的發生。在飼養的過程中,頂棚最好是使用透光的材料來制造,這樣就可以適當的節省加溫的成本,而且還可以達到殺滅細菌的作用。同時甲魚自身就具有曬太陽的習慣,有了日光之后,它的生長速度更快,并且質量也更好一些。所以設計頂棚的時候,一定不要用全封閉的模式。
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如果是使用工廠化養殖,最好是能夠自己配制飼料,這是很關鍵的,只有自己配置飼料,才能大大的減少飼料成本。而且甲魚的飼料也比較的簡單,保證充分的蛋白比例就可以了,使用玉米、蔬菜和魚粉就可以制造。大規模養殖的話,可以購買造粒機來進行生產,雖然前提的投入會很多,但是回收成本的速度也會很快的。并且適當的補充一些礦物飼料,可以提升甲魚的抵抗力。
4. 工廠化高密度養魚技術
工廠化養殖可以養殖草魚和鰱魚,但成本高,養殖普通魚不化算。
工廠化養殖
1:在室內海水池中采用先進的機械和電子設備控制養殖水體的溫度、光照、溶解氧、pH值、投餌量等因素,進行高密度、高產量的養殖方式。 所屬學科: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技術(二級學科);海洋生物技術(三級學科)
2:在車間內養殖水產經濟動物的一種集約養殖方式。 所屬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養殖學(二級學科)。
草魚
草魚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草魚屬。草魚的俗稱有:鯇、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東北)、混子、黑青魚等。英文名:Grass carp 。棲息于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
鰱魚(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屬于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
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棱自胸鰭下方直延達肛門。形態和鳙魚相似,鰱魚性急躁,善跳躍。
5. 工廠化養魚系統
淡水魚類養殖是將魚種投放到水體并加以一定的飼養管理,或對水體中的魚類資源進行繁殖和保護,從而獲得高產量魚的生產方式。目前中國的淡水魚類養殖品種有30余種,根據養殖魚類的特點,水體條件,以及養殖措施等,淡水魚類養殖分為如下方式:
根據養殖魚類對水溫的要求分類
溫水性魚類養殖,一般水溫為15-30℃,如鯉魚、草魚、鰱、鳙、鯽和團頭魴等;冷水性淡水魚類養殖:一般適溫為10-20℃,如虹鱒、細鱗魚等;熱水性魚類養殖:一般適溫為18-30℃,如羅非魚、淡水白鯧等。
根據養殖水體條件等分類
根據養殖水體條件,養魚種類和規格、水域類型及養殖措施,淡水魚類養殖又分為如下方式:
1、靜水養魚和流水養魚。
2、單養、混養和套養。
3、池塘養魚、稻田養魚、河道養魚、湖泊養魚、水庫養魚、網箱養魚、圍網與圍欄養魚及工廠化養魚等。
4、精養、半精養、粗養等。
池塘魚類養殖技術
池塘養魚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的養魚方式,目前產量約占淡水養魚的60%以上,具有投資小、收益大、見效快、生產穩定等特點。
1、面積:一般成魚池面積為5-10畝,這樣易于管理。親魚池、魚苗池、魚種池以3-5畝為宜。
2、水深:一般成魚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嚴寒最厚冰層以下1.5-2米為宜。魚苗池、孵化池水深為1.0-1.5米為宜。魚種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3、水質:水源充沛、水質良好是養魚的根本條件。
4、底質的要求:池塘底質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雜草、雜質、平整池塘。
1、清塘消毒
①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過池底凍結、干燥和爆曬來清除敵害,改良底質。
②藥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2、注水和培育水質
池塘消毒后,待藥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魚種放養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質。
魚種放養
放養大規格魚種是池塘養魚的一項高產措施。大規格魚種具有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生長迅速的特點。在池塘飼養條件下,草魚一般放養體重0.25公斤的魚種,經過4個月飼養到秋季可達規格0.5-0.75公斤,如放養0.5-0.75公斤的可長到1.0-1.5公斤。鰱鳙魚一般放一齡魚種,12-18厘米規格,到出塘可達0.5-0.75公斤。其他魚如鯉魚、鯽和團頭魴都放養一齡魚種,密度偏稀一些,規格為12-14厘米左右,經過幾個月的飼養,鯉魚可達規格0 .5公斤,團頭魴150-350克,鯽魚100克以上。
高產放養模式
各地根據多年養殖經驗,經過科學總結,制訂了許多放養模式,在此不一一列舉。在此僅介紹80:20放養技術。
1、用上述標準方法準備池塘。
2、將規格均勻一致的能攝食顆粒飼料的魚類(如鯽魚)的魚種和規格比較均勻的濾食性魚種(如鰱魚)放入已準備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別占總產量的80%和20%。
3、以一種營養完全、物理性狀好的顆粒飼料,按規定的計劃和方法飼喂80%的魚類。
4、在整個養殖周期中,始終將池塘水質維持在一個不會引起魚類應激反應的水平。
5、在收獲時,主養魚(80%)的個體應大小均勻、達到上市規格。
魚種放養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養密度應根據池塘條件因地制宜。對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養魚技術的養殖者,每畝水面收獲時主養魚的重量不超過以下的限量:
1、在增氧受限制、不能沖水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167公斤。
2、在增氧不受限制、沖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267公斤。
3、在增氧和沖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400公斤。
4、連同配養魚20%的重量,a、b、c三類池塘的總產魚重量分別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5、若希望出塘平均規格為500克,則a、b、c三類池塘放養魚總數量分別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養魚占80%,配養魚養魚占20%。
池塘養魚的飼養管理
好的管理是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養殖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最大的利潤。最大的利潤是通過維持生產成本與魚種的質量和數量、飼料的質量和投喂量、環境質量之間的平衡來取得的。科學的飼養管理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1、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觀察魚類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的程度如何;日間可結合投餌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還應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時制止嚴重浮頭,防止泛池。
2、除草去污,保持水質清新和池塘環境衛生,及時防除病害。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適當水量,防澇抗旱,防止逃魚 根據情況,10-15天注水一次,以補充蒸發消耗,使魚類有充裕舒適的活動空間和良好的生活環境。
4、根據天、水溫、季節、水質、魚類生長和吃食情況,確定投餌量,及時做好防病工作。
5、做好全年飼料、肥料需求量預算和分配。
6、合理使用增氧機,投餌機等漁業機械,搞好維修保養和用電。
7、注意市場行情,及時安排出塘,有條件的地方可搞好輪捕輪放。
6. 養魚新技術工廠化
工廠化養魚我們可以搭建大棚來進行增溫
7. 適合工廠化養殖的魚
1、親魚選擇:需要選擇已經性成熟的、體型比較大的雌性和雄性筍殼魚,比例控制在1:1就可以。
2、人工催情:為了讓繁殖的效率更高,可以進行人工催情的過程中,給它們使用一些催產劑,注射一次催產劑的效果一般會在一天半左右。在注射過之后,可以將雄性和雌性的筍殼魚放入產卵池之中。
3、自然產卵:在產卵池之中,親魚可以完成產卵和受精的過程。在池塘的底部需要設置一些卵窩巢,這樣受精卵就可以附著在上面了。
4、人工孵化:這些受精卵可以人工孵化,這樣孵化出來的幾率比較大。孵化時,水溫最好在27-32度之間。同時,需要保證水有一定程度的流動。
8. 最先進的工廠化養魚基地
工廠化每一立方米魚池可以獲得100斤的魚產量,每個魚桶可以獲得2000斤的產量,每畝魚塘可安裝五個養魚桶。其余安裝凈水桶。這產量就是一萬斤/畝。扣除所有成本,每一斤魚也少不了五元的純利潤,每畝可收入五萬元。比養“四大家魚”強了幾十倍,而且養魚桶可以用很多年,第二年只需投入育苗種錢就可以了,不需再投入設備費。
9. 現代化養魚工廠魚池
答20畝魚池正常情況下,每畝能養1350尾成家魚,20畝地的魚池可養家息27000尾成家魚,如果用現代化技術買養魚,可三至五倍數量養魚,采取不斷進高等級江河水,并對養魚池不斷增氧。由于不斷加一類的請潔江河水。并不斷增氧,多養三至五倍的魚是可行的,產量也能增三,五倍!請審核!
10. 工業化養殖魚
工廠化水產養殖是一種將傳統漁業工業化的養殖模式,它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包括機械工程學、生物學、水處理化學、機電工程學、現代電子信息學、現代建筑學等)對水產品進行高密度、集約化生產。
經過科學的論證、精心的設計、具有可行性強的運行,最終實現水產養殖行業低污染、代風險、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目標。
如果再加上近年來風險投資、惠家政策等因素,更可能形成行業資源整合、產業結構優化的良好趨勢。
11. 工廠化養魚的發展方向
工廠化養魚又稱工業化養魚,是近年來世界上蓬勃發展起來的一門養魚新技術.與傳統的天然水面養魚或池塘養魚不同,它是讓魚類在人工建造的魚池中(一般為水泥,磚,石結構)。
通過加高水溫,機械增氧,自動控制調節水的各種條件等,并經過人工投喂顆粒餌料的辦法,使魚的放養密度加大,生長加快.用這種方法可以把池塘養魚的周期由二,三年縮短到三,四個月.以三個月為一個養殖周期計算,一年可以收獲鮮魚三到四次,畝產鮮魚可達幾萬斤以上,甚至超過 對海水工廠化養殖牙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