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苗怎么養不針尾|孔雀魚小苗針尾
1. 孔雀魚苗怎么養不針尾
1、生病引起死亡;
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體質差,抵抗力差,對水溫、水質的變化極為敏感,因此,極易因水環境動蕩生病,或是受到外界寄生蟲、病菌的侵擾而患病。而柔弱的小孔雀魚通常都不能自我免疫力恢復,結果就是因病致死。比如小孔雀魚最常見的針尾病,就是飽受水里的寄生蟲(三代蟲)困擾,拖累而死的。
2、設備導致意外;
同樣,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由于體質差,所以游動能力較弱,在水流稍大一點的環境中就“身不由己”的隨水漂流,遇到一些過濾器的進水口,抵擋不住“強大”的吸力而被水流吞噬進過濾器而死亡。
3、被大魚吞食了;
如果說前面兩種情況不可避免,那么小孔雀魚被大魚吞食就是責任完全在我們了。畢竟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判、及時處理,那么“大魚吃小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在我們實際養魚過程中,小孔雀魚非疾病消失的絕大多數原因就是因為被大魚當作“點心”吃掉了。
2. 孔雀魚小苗針尾
針尾一般是水霉菌感染,孔雀這種鳉魚最容易得,而且傳染。
原因是水質惡化,或密度大氧氣不夠水變質,是體外細菌
我多年的經驗是減小密度、慢慢調養。勤換水,每天換一半困過的水,加大水中溶氧量,過濾不能停,放一些鹽。一周后會有好轉。
已經形成針尾的恢復會很慢,甚至死亡。沒有什么藥能一下治好的,跟人一樣得病得慢慢調理。
3. 孔雀魚苗如何預防針尾
如何做好孔雀常見病的預防工作?( 1 )雞馬立克氏病:1 日齡時,用馬立克氏病二價油佐劑滅活苗對雛舍噴霧或每只頸部皮下注射接種0 . 2 毫升。( 2 )禽白痢病:2 ~ 3 日齡,用廣譜抗生素防治。( 3 )新城疫病:雛雀出殼后7 ~ 10 天用新城疫Ⅱ 系疫苗滴鼻,60 日齡后肌肉注射新城疫Ⅰ 系疫苗。12月齡后再肌注一次Ⅰ系苗,以后每隔12 個月注射一次。產蛋的種孔雀每年產前1 個月注射一次新城疫Ⅰ系疫苗(疫苗使用方法按說明書或瓶簽)。
4. 孔雀魚苗針尾怎么辦
方法一
用海寶牌水霉凈,按照說明下藥。或用海鹽治療,全缸潑灑飽和鹽水(每升飼養水加一毫升飽和鹽水。提高水溫到28~30度。如有必要還可以下黃粉預防繼發性細菌感染。
方法二
土霉素屬于治療預防一體化的藥物,很容易買到而且便宜。在治療孔雀魚針尾時,土霉素的用量一般都是3升水1粒藥片,如果是預防的話,用量可以減少。而且土霉素在藥性上來說不會危害到魚缸內生物的安全,可放心使用。投放土霉素治療孔雀魚針尾時,一般不需要刻意的搗碎或者弄成水溶液,可直接投放。藥浴療程為一周左右,每天都需要換水以及補充藥物,基本來上說此階段大部分病魚都可好轉,當然如果有的魚沒有徹底痊愈,還是需要繼續治療的;如果一周以上還有無任何好轉的病魚,則建議直接淘汰。
方法三
第一時間把病魚隔離,關燈、關過濾泵,原缸內均勻投放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當缸內水呈淡紅色即可),一小時后開燈、開過濾泵,清洗過濾棉,小時后頭投放維生素c(60公分的缸投放一片,大缸酌情加量),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不喂食,每天換水50-100%,三天左右魚的狀態開始恢復,可以少量喂食。
5. 孔雀魚苗針尾了還能好嗎
孔雀魚針尾病的治療:魚苗針尾病的死亡率很高,如果發現的及時還是可以治愈的。對于剛患病的魚苗,可以撈出放到大缸中單獨飼養,加入少量粗鹽或青霉素,喂食鮮活水蚤,加強過濾使水循環起來,強迫魚苗游動,一周內可以治愈。
針尾病的發病癥狀:肉眼仔細觀察可以看見尾鰭縮在一起,即尾鰭的展開夾角明顯變小,游動不正常,常常獨自躲在角落里或者浮于水面,晃動身體但不向前游動,攝食量減少,最后死亡。對于稍大的魚體可能伴有病菌的寄生,可看到尾部或者頭部皮膚的表面有一層白翳似的東西覆蓋。
針尾病的發生環境:
1)相對狹小、魚只過多的水體,當水質變差、水體混濁、殘餌糞便較多時,易發此病。
2)水溫變化大時,包括水體的溫度和室內溫差,易發此病。
3)短時間內注入大量新水,也是造成針尾病發生的因素之一。
針尾病的預防:
防止孔雀魚苗得針尾病,把握一個“穩”字即可,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穩定水溫。發生針尾病的水溫都不是很高,一般在26度以下,所以先要把水溫控制在29~30度。水溫26度與30度的差別是巨大的,用手試水也可以感覺到明顯的區別,魚的活動情況和攝食速度也是明顯不同的,30度水溫時的魚苗攝食量明顯增加,活動量很大,免疫力較強。如果室內溫度與魚缸內的溫差較大,就不要充氧了,冷空氣也容易引起針尾病。
2)穩定水質。魚苗的密度不可太大,一般來說30cm×30cm×30cm的魚缸,放養魚苗的數量最大為50尾,也就相當于一窩魚苗的數量。當殘餌和糞便較多時抽出即可,蓄水以老水為最好或者晾曬5天以上的水,切忌不要大量添加新水,待蓄水保持與缸內水的溫度平衡,蓄水時避免水流沖擊到魚苗身體。
6. 孔雀小魚苗針尾怎么辦
不會
魚苗起水以后,盡量的以活食喂養,首先的選擇就是孵化豐年蝦或者撈取魚蟲,如果做不到這兩樣。我們可以用剪碎的冰紅蟲或者魚肉代替,這些個東西還是很容易就能搞到的,比起魚飼料還是強了很多。再次之,我們還可以購買魚蟲干,也是很好的選擇。
另一個容易導致小孔雀魚苗針尾的原因,就是水質的問題,現在過酸過堿的水根本就不會存在,我們只要保證水質清新,不去大量換水就好。小孔雀魚苗盡量的去用老水飼養,困水時間最好是三天以上,換水頻率最好是三天換取五分之一左右為佳,如果能用上困好的老綠水,那就更棒了。
7. 孔雀魚苗得了針尾怎么辦
孔雀魚針尾是指尾鰭夾角變小,如同針尖,這種病需要適量的給孔雀魚換水,每次需換三分之一,也可以向水中適量的添加蛋黃水、鹽水,還可以適量的添加抗生素藥物來治療。
孔雀魚針尾介紹
孔雀魚針尾是一種病,是指魚的尾鰭夾角明顯變小,甚至呈錐形,如同針尖一般。孔雀魚患上針尾病時,大多都是水質突變、水溫變化造成的,可以適量的給孔雀魚換水,每周換三分之一的水。
可以向水中適量的添加蛋黃水、鹽水等,也可以向水在添加適量的抗生素藥物,避免孔雀魚的孔雀魚越來越嚴重,使病情能逐漸的好轉。
8. 孔雀魚苗多大就不容易針尾了
吃的太差 溫度低生長也會慢 28度到30度用來養孔雀魚苗很不錯 不容易得針尾 而且新陳代謝快食欲強 有條件的喂孵化豐年蝦一天3到5次 每隔 3。4個小時一次 紅線蟲有得病的風險但是比喂豐年蝦長的還快 一般20天就開始發色了
9. 孔雀魚苗怎么養不針尾的
針尾最好不要減掉尾巴,如果是爛尾的話可以減掉尾巴的。針尾應該是小孔雀魚吧,針尾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換水太勤導致的,也有人說是因為水太臟了導致的。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是水溫變化太大和水臟導致的。而且如果營養不夠好的話,小魚長得慢,抵抗力低也很容易得病死。
10. 孔雀魚小魚苗針尾怎么治
孔雀魚在剛生出初期一般還好養,只要選對了合適的開口食,生長很迅速,剛長起來時,大概15-20后,也就是比初生大3倍左右,食量加大,排泄也同樣大,這時候及其容易針尾,針尾是傳染病,一串一缸,重則全缸覆滅,除了改善密度外,在循環良好的環境下也是避免針尾的一種辦法,再就是控制餌料,避免過多餌料腐敗水質。一旦針尾,現在無良好的處理辦法,我玩精品孔雀很久了,一旦出現針尾,直接喂龜,一是外用內用藥均無良好療效,這里所指是黃粉和慶大霉素。
黃粉一般治療外部疾病,慶大一般對腸炎有療效,對外用也略有效果。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親魚得了像針尾一樣的疾病后,很傷魚,用藥后,又傷一次魚,這樣的魚繁殖出來的子代,我不看好,其他玩友也有類似看法。所以還是從出發點出發,盡量避免針尾。
11. 孔雀魚幼苗針尾不管行嗎
孔雀母魚在要生的時候,必須要有公魚追,否則就會生不下來、憋死。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遲或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缸,水溫保持在26℃。 pH6。8~7。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種魚。待魚發情后,雌魚腹部逐漸膨大,出現黑色胎斑;雄魚此時不斷追逐雌魚,雄魚的交接器插入雌魚的泄殖孔時排出精子,進行體內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