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可以養嗎|海蛇可以養嗎怎么養
1. 海蛇可以養嗎
游蛇科里的水游蛇屬是吃魚的。就是常說的水蛇和草蛇。不過草蛇是民間叫法,民間認定的草蛇很多是只吃乳鼠的,不能概一而論。 水里呆的蛇都能接受魚作為食物,但不單以魚為單一食物,青蛙等也是食譜范圍。
而其他常見的大部分蛇,基本都是吃乳鼠的,小鳥、蛋、蟋蟀也都可以接受。這些廣大種類的蛇,喂他們吃魚是不會吃的。 吃魚的蛇再就是海蛇了。就是海里面的蛇,擱在淡水里是養不活的,沒有人拿他們作為寵物。
西起波斯灣東至日本,南達澳大利亞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沒有海蛇。
2. 海蛇可以養嗎怎么養
是的。
扁螺也稱藤壺,是一種附著于海邊巖石上的有著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常形成密集的群落。在熱帶海區,該類生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附著,且種類和數量隨著離岸距離增加而下降。
藤壺是變滲性動物,只在鹽度接近于體液并且變化不大的水域中能夠生活,因此,大多數藤壺都密集地分布在港灣、港口及沿岸水域,附著在天然巖礁、碼頭堤壩、船舶浮標、海水管道、水產養殖設施及鯨、海龜、海蛇等生物有機體的體表。
3. 海蛇是怎么繁殖的
1、加南布尼安達密島
是馬來西亞沙巴近海其中一座島上植被茂盛,是當地有毒海蛇的交配聚集地,這里比較出名的蛇是一種帶妝海環蛇,每年的3-5月份會有大量的海蛇登島繁殖后代,這里的海蛇毒性是陸地上毒蛇毒性的3-5倍。
2、大連蝮蛇島
屬于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林叢、陰谷等陰暗處生活著20000萬多條蛇,在蛇島上唯一幸存的單一品種是黑眉蝮蛇,是一種既冬眠又夏眠的蛇。
3、巴西蛇島
巴西蛇島簡直就是蛇的天堂,島上分布著眾多的蛇類,平均每0.8平方米就分布著十條蛇,而這些蛇都不是普通的蛇,這里的蛇全部都是黃金頭帶類,它們的毒性也非常之強,是其他蛇類的5倍,目前該島已經被巴西政府全方位保護起來了,除了科學家之外的人都不允許登島。
4、圣托馬斯島
是加勒比海東部美屬維爾京群島的主要島嶼,這里本來女生當地非常著名的旅游景區,但是現在島周圍的海域中有很多的食魚蛇-灰水蛇,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太敢去圣托馬斯島旅游了,它也成為了一個蛇島。
5、美國波士頓蛇島
美國波士頓蛇島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島上生活著非常多的蛇,并且每年還會有很多的候鳥來這里繁殖,但是候鳥根本就不是蛇的對手,所以這也是一座讓人聞風喪膽的蛇島。
6、烏克蘭蛇島
烏克蘭蛇島位于黑海上,主要以蝮蛇為主,島上有將近一百個居民居住,聽起來都令人害怕。現在烏克蘭政府已經在該島上建立保護區,以此來保護島上的蝮蛇。
7、仙女湖蛇島
仙女湖蛇島說起來其實并不恐怖,據說這里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島上的蛇大約有1000多條,但是這里的蛇基本上都是人工飼養的,根本就不會到處亂跑,并且每年這里都會有很多的游客慕名前來管看蛇的技能表演。
8、Golem Grad島
Golem Grad島位于阿爾巴尼亞、希臘、馬其頓共和國都經過的普雷斯帕湖,該島面積為20公頃,有著豐富的食物,島上生活著非常多的蛇類,幾乎遍布了整個Golem Grad島,在2008年的時候經過3個國家共同商議之后,該島已經對游客開放了,但是也很少有游客敢去。
9、越南蛇島
越南蛇島的總面積有77萬平方公里,但這也不僅僅是一座蛇島,雖然說這座島上蛇的種類和數量都非常之多,但是這個座島嶼除了蛇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生物和水果,并且這座島嶼的面積非常之大。
10、千島湖蛇島
千島湖蛇島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一個旅游景點,島上有4個蛇池,池子里面有十幾個品種的蛇,數量加起來有兩百多條,不過這些蛇基本上都是由管理人員在飼養,所以來這里旅游的游客經常會看見這些蛇在草叢或者樹上打架。
4. 那種蛇可以養
我對蛇不是很了解
只能說些自己知道價位的(以下均為幼體時的價格)
赤練華游蛇10
虎斑蛇10
黑眉錦蛇(不太清楚 沒問過)
菜花蛇(同上)
綠瘦蛇80左右
翠青蛇(不過不好養)60左右
玉米錦蛇300左右
各種王蛇(王蛇品種很多 而且都是寵物蛇 溫順無毒)400-2000
蟒蛇類
最便宜的屬球蟒了300-400
緬蟒400-600
黃金蟒2000左右
紅尾蚺忘了
5. 蛇可以養么
牛蛇好養。
作為一種北美廣泛分布的蛇類,飼養牛蛇并不需要高溫的環境,26度就可以茁壯成長,但是一個30度左右的熱區還是必要的,自然界中普遍發現野生牛蛇曬太陽的現象,就是為了主動提高體溫。實際飼養中,在非冬化期,可以用陶瓷燈、加熱墊等營造出冷熱分區的狀態,熱區溫度28-31度,冷區溫度22-25度,讓牛蛇根據狀態自由選擇
6. 海蛇可以養嗎能吃嗎
泰坦巨蟒已經滅絕,據科學家根據化石估計當時可活80年左右。
蛇類的壽命
首先要確定一點的是,不同種類的蛇紛繁復雜,所以蛇類的壽命能達到多長不能一概而論,蛇的大小體形、蛇的生存環境、野外生存還是人工飼養都影響著著蛇類的壽命。
但是,科學家已經證實,整體蛇類的平均壽命應該在20年左右。但是細分的話,小型的蛇類壽命可以達到5年左右,中型蛇類為5至10年左右,而大型蛇類可以達到30年至40多年。
紛繁復雜的蛇類
說起蛇類,它共有18科,380余屬,3400多種蛇類,在現如今它們的身影一直廣泛的分布于地球各地,除了在南極地區沒有發現過蛇類以外,其余地區均有蛇類的身影。不但叢林沼澤,深山野嶺是它們的棲息地,就連海洋中也生活著海蛇。
最令人驚奇的事在寒冷的北極地區還生活著一種叫做極北蝰的蛇類。體型最小的蛇叫做鉤盲蛇,它們的身長才6厘米左右,就像一條土里鉆出的蚯蚓,而最大的蛇要數亞馬孫森蚺或者網紋蟒,已知最大的蛇就要說6000多萬前存在的泰坦蟒。
影響蛇類壽命的原因
它們雖然上山下海無所不能,但是壽命確實極為的不穩定,長短不一的。在野外生存的蛇由于食物短缺,捕獵意外,疾病困擾,冬眠凍死等各種情況,本來能活到10年左右的中型蛇也就能活到5至7年。但是家養的寵物蛇壽命就長多了。
目前已知的一條家養的球蟒足足活了48年,可見生活環境直接影響著蛇類的壽命。而體型也是一個影響壽命的主要因素。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幾厘米鉤盲蛇,這種小型蛇類的壽命也就1年至3年。
而亞馬遜森蚺或者網紋蟒這類的大型蛇類,因為生存區域地處熱帶,且成年后體型巨大,所以它們的壽命多則可以達到三四十年。最令人嘖嘖稱奇的要數在在哥倫比亞的瓜希拉半島上挖掘出來的泰坦蟒化石了。
這種史前巨獸可以長到13米長,在當時屬于頂級獵食者,煤龜及冥河鱷魚統統在它的食譜之上,因為當時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平均氣溫可以達到34度,這是非常適宜蛇類生存的,據推算泰坦蟒的終極壽命可以達到80年左右。
7. 海蛇能在淡水生活嗎
游蛇科里的水游蛇屬是吃魚的。就是常說的水蛇和草蛇。不過草蛇是民間叫法,民間認定的草蛇很多是只吃乳鼠的,不能概一而論。
水里呆的蛇都能接受魚作為食物,但不單以魚為單一食物,青蛙等也是食譜范圍。
而其他常見的大部分蛇,基本都是吃乳鼠的,小鳥、蛋、蟋蟀也都可以接受。這些廣大種類的蛇,喂他們吃魚是不會吃的。
吃魚的蛇再就是海蛇了。就是海里面的蛇,擱在淡水里是養不活的,沒有人拿他們作為寵物。西起波斯灣東至日本,南達澳大利亞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沒有海蛇。
8. 海蛇能養殖嗎
藤壺摳下來還能活
藤壺,俗稱“觸”、“馬牙”等,是一種附著于海邊巖石上的有著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常形成密集的群落。[1]
藤壺是雌雄同體,大多行異體受精,生殖期間用能伸縮的細管將精子送入別的藤壺中使卵受精[2]。受精卵經歷變態發育,從幼體發育為藤壺成體。[2]在熱帶海區,該類生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附著,且種類和數量隨著離岸距離增加而下降[3]。藤壺等附著在沿岸碼頭、船底、海底電纜等處,往往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固著在船體的藤壺使航行速度大大降低[4]。
9. 海蛇可以養嗎有毒嗎
1、水母
水母是世界上最古老而神秘的生物之一,廣泛分布于熱帶海域。觸手及口周組織表面有刺細胞分布,刺細胞中含有儲存毒液的刺絲囊,通過刺絲囊發射刺絲將毒液注入人或動物體內產生多種生物毒性效應。
2、海蛇
海蛇也是非常常見的有毒生物,毒液屬于最強的動物毒,相當于眼鏡蛇毒液毒性的兩倍。海蛇咬人無疼痛感,其毒性發作有一段潛伏期,被海蛇咬傷后30分鐘甚至3小時內都沒有明顯中毒癥狀,然而這很危險,容易使人麻痹大意。
3、石頭魚
石頭魚,名叫“毒鲉”,是毒性最強的魚之一,同時也是魚類家族的偽裝高手。石頭魚貌不驚人,身長只有30厘米左右,喜歡躲在海底或巖礁下,將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也因此得名。
4、藍環章魚
藍環章魚(學名:Hapalochlaen maculosa)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可以飼喂小魚、蟹、蝦及甲殼類動物,會用很強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獵物。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于劇毒生物之一,一只藍環章魚的毒素能一次殺死26名成年人,醫學上仍未有解毒的方法!藍環章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有受到威脅發怒時,身上才會閃爍藍色的光環。
所以,當藍光閃爍不要以為他在跟你示愛,更別再湊上去拍照了!快跑!他尖銳的嘴能夠穿透潛水員的潛水衣,同時噴出的劇毒墨汁,足以使一個成年人在幾分鐘內斃命,至今醫學上仍未發現解毒方法。
5、雞心螺
雞心螺(Cone Snail)又叫“芋螺”,主要生長于熱帶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屬于軟體動物門,在珊瑚礁、沙灘上經常能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雞心螺外殼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狀像雞的心臟或芋頭。
不過,你可千萬別被它色彩斑斕的外表給迷惑了。它的尖端部分隱藏著一個很小的開口,里面有毒牙,可以從這里射出毒液,足以使受傷者一命嗚呼。它的毒素通常都是針對小魚的,由于人類和魚有著相似的神經系統,這使人類同樣易于受到雞心螺的侵害,一只雞心螺的毒素足以殺死10個人。
6、獅子魚
獅子魚,看似溫順,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卻也具有令人吃驚的毒性。雖然它不會給人類造成致命傷,但被棘刺刺中也會引發頭痛、嘔吐和呼吸困難,它決不是一個好惹的家伙。
7、刺鰩
2006年,“鱷魚獵人”史蒂夫歐文在被刺鰩刺中心臟后不幸身亡,歐文的不幸無疑提高了刺鰩這個鯊魚近親“危險動物”的名聲。
刺鰩俗稱黃貂魚,屬于軟骨魚類,它們的身體扁平,它的尾巴末端長有一根大約20厘米長的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構成毒刺的物質與構成鯊魚鱗片的物質相同。在感覺到威脅時,鋸齒狀毒刺便會變硬,像一把鋒利的牛排刀。毒刺會釋放毒液,給捕食者造成致命傷。
8、海蛞蝓
海蛞蝓是海中的小精靈,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后鰓亞綱,俗名海麒麟、海牛、海兔、海鹿等。全世界已知超過三千種,外形稀奇古怪,多采多姿,雌雄同體,亦可相互交配。它們以齒舌進食,食性專一,會分泌毒液與警戒色。
9、鋼毛蟲
鋼毛蟲屬于環節動物,或分節蠕蟲,有一個充滿液體及對稱的身體。它是科屬中的多毛類,有數對槳狀的附屬物,上面長著微小的類似毛刷的結構。其中有一個品種,叫做火刺蟲(fireworm),剛毛里面充滿了毒液,當刺中皮膚的時候,也容易脫落。剛毛蟲通常有很強的感覺器官,包括眼睛,觸角和感官觸須。鋼毛蟲在熱帶海域的石頭或珊瑚上可發現其蹤跡。
10、螳螂蝦
螳螂蝦是生活在潮間最兇猛的獵食者之一,螳螂蝦非常善于打埋伏。強烈的攻擊可將敵人(指的是海洋生物)置于死地,披著鈣化裝甲的龍蝦、立著腳尖悄然路過的螃蟹也常成為螳螂蝦的攻擊對象。螳螂蝦兩個錘節的猛烈打擊可以毀壞蟹的神經系統并使它當場斃命。用它頭下帶倒刺的臂飛快地刺向食物。
10. 海蛇能活幾年
蛇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在自然界是很難觀測的,在飼養條件下,記錄下來也不多,不過30來種蛇而已。
蝮蛇、美洲黑蛇可活5年以上,束帶蛇、銀環蛇可活6年,夜蝰、北美水蛇可活7年,漁游蛇可活9年,綠曼巴、眼鏡蛇、眼鏡王蛇可活15年左右,鞭蛇、白頭蝗、響尾蛇可活13到14年,皇蛇、非洲巖蟒可活15年左右,印度蟒活16年,西部菱斑響尾蛇、巖蟒、銅頭蝮可活18年以上,馬達加斯加蟒、草原響尾蛇可活19年以上,食魚蝮、網蟒可活21年,黑斑眼鏡蛇、歐洲長吻蝮可活22年,王蛇可活23年,蟒蛇可活25年以上,黑唇眼鏡蛇可活29年,這是最長的紀錄了。生活在天然環境中的蛇,由于天敵的存在,沒有活到應有的壽命就被弄死了;由于捕食不易,難以獲得充分的營養,壽命也可能比飼養條件下要短些。
但有人認為蛇的壽命一般可活到20年以上,體型大的比體型小的生活的時間還要長些。
蛇有聽覺,但是聽覺遲鈍蛇沒有外耳和中耳,只有耳柱骨,沒有鼓膜、鼓室和耳咽管,所以蛇不能接受空氣傳導來的聲波。
蛇只有內耳(包括聽覺器--聽壺、球狀囊和平衡器--半規管、橢圓囊和中耳的耳柱骨),一端連于內耳的卵圓窗,另一端連于方骨附近的橫骨上隅肌的內側方,對于從地面傳來的震動卻很敏感,所以人在荒涼草地上勞動或行走時,用棍棒敲打地面或故意加重腳步行走,就能把蛇嚇走,這就是"打草能驚蛇"的道理。世界蛇之最世界上最重的蛇是綠水蚺,一般約重130公斤,最重的紀錄是250多公斤。
它同時也是紀錄最長的爬蟲動物,1907年于巴西的紀錄是62呎。
相對來說,網紋蟒是平均最長的爬蟲動物,一般大約都在35呎左右。還有已絕種的非洲巨蟒,一般都可達12米。
最短的蛇是絲線蛇,身長只有4.5吋,而最短的蟒蛇是生長在澳洲的侏儒蚺,身長只有12吋左右。
活得最長時間的蛇是紅尾蚺,美國費城動物園的一條紅尾蚺是有記錄最老的蛇,它的壽命長達40年3月14天,于1977-4-15在費城動物園去世。
最毒的蛇是澳洲大班和鉤鼻海蛇,這兩種并列最毒的蛇,也是最毒的爬蟲動物,毒性比帝皇眼鏡蛇強100倍。
最長的毒蛇是東部鉆背響尾蛇,一般約長5-6呎個別達7呎9吋。
而最重的毒蛇是帝皇眼鏡蛇,在蛇類中體型排第七長的蛇,也是最長的有毒爬蟲動物,一般約3.5-4.5米,個別達5.5米。
最小的毒蛇是納米比亞侏儒,體長只有18-24厘米。毒蛇品種最多的國家是澳洲,有120種之多,而無毒蛇只有50種。全國每年約3,000人被咬,其中約有20人死亡。最多蛇咬報告國家在琉球群島,每年每500人便有1人被咬。
被毒蛇咬死最多人的國家是印度,平均每年有10,000-12,000人死于蛇咬,占全球比率10–12。
11. 水蛇可以養嗎
赤練蛇不需要放直接放水里養的。
赤鏈蛇的食欲旺盛,每隔7~8天便要攝食一次。重500克左右的可吞食2~3 條小雜魚,多者可達5條。幾十厘米長的小食較大的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相互咬傷或吞食現象,在食物缺乏時尤為明顯。這就要求在飼喂時,需有專人守候,有人在旁并不影響其吞食。遇有這種情況,要捏住一條蛇的口,強行松開;或采取前面已經介紹過的“一把小剪刀,巧分爭蛇食”一文中介紹的方法。
在喂養時,可輪換喂些水蛇、雜蛇、等,盡量使投餌多樣化。赤鏈蛇吞食 家庭玩賞性飼養赤鏈蛇,其飼養箱以透明的塑料、玻璃或[ur璃[/u好,便于觀賞。箱體的大小以100厘米×50厘米×(60~70)厘米為合適,上面用鐵絲網制成既通氣良好又牢固的蓋子蓋好。也可以用木箱飼養,但木箱四周要襯一層鐵絲網,以防止其將木箱鉆破逃走。
配合其喜愛陰暗潮濕的環境,可以在飼養箱中放置沉木或石塊供起躲藏,或者鋪少許苔蘚保持潮濕,并提供其游泳的水容器。箱的底層宜鋪一層5~6厘米厚的潮沙土,沙土上墊一層紙,便于清除打掃污物時更換,免得細小的污物掉在沙土中不好處理。即使這樣,沙土隔一段時間也要換上新的。箱內還要放一個陶質或瓷質的盤子或水槽,每天都要換上清水。蛇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此外,箱內應放2~3段比蛇身粗一些的樹枝段和1~2塊破損了一半的大缽子或瓦缸,倒扣在紙上,樹段供蛇盤在上面休息和玩耍,破缸(缽)供蛇在里面藏身隱蔽,使它生活得更舒服。
赤鏈蛇食性廣,喜歡陰暗潮濕,飼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水的清潔和提供衛生的食物,否則會得[ur瘍[/ur病[/u種比較耐寒,室內飼養不需要加溫,有冬眠習性,此時提供隱蔽的地方供其冬眠。
開始飼養最好從幼蛇養起。養幼蛇的方法很簡單,把它關在洞養箱內,只要每天供應新鮮的食用就行了。初生的仔蛇不吃食,因其腹中的卵黃可維持6~7天。隨著[ur/u積蓄的營養素耗盡,經過8~12天第1次[ur/u始進食,此時活動能力逐漸加強,開始投喂小昆蟲的幼蟲、小魚蝦及蝌蚪等活食,再經幾天之后喂一般成蛇的食物,不要每天都喂,隔3~5天喂1次就行。這以后,可投喂[ur[/u、[ur/u和其他活昆蟲。
赤鏈蛇對溫度、[ur/u等養殖條件適應能力比較強,容易飼養管理,適宜于初次養蛇者飼養。但此蛇食欲比較旺盛,每隔6~8天便要攝食1次。1條重500克的赤鏈蛇,每次可食小青蛙或小蟾蜍2~3只,多者可達5只。
在飼養過程中,不要老用一種飼料飼喂,要經常調換品種,如用老鼠、魚、泥鰍、水蛇、蟾蜍、[ur/u輪換。為了貯備食物方便,可以馴誘蛇吃死泥鰍。所謂[ur[/u病死的或不新鮮的死泥鰍,而是把活泥鰍放在開水中燙死的新鮮泥鰍。在馴誘赤鏈蛇吃死泥鰍之前,應暫停投喂其他食物。
赤鏈蛇也很喜歡吃小雞,孵雞場淘汰的雛雞也是一種上好的食料。
赤鏈蛇有食蛇的習性,因此,每個飼養箱中只養1~2條,不宜多條混養,大蛇和小蛇、親蛇和仔蛇都不宜養在一起。
赤鏈蛇吞食食物之后喜歡靜臥,此時不要去驚擾它,如果受到驚擾,它很可能會把吃進的食物吐出來。后喜歡靜臥,此時不要驚擾它。如果受到過分驚嚇,會將腹內的食物吐出來,即使吞吃了一條同類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