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常見腫瘤|治療貓咪腫瘤最好的藥
一提起癌癥,通常會聽到說“這個得早發現早治療啊”、“還好當初發現得早”...
但到了貓咪身上,因為他們愛隱藏疼痛,就會讓診斷和治療的難度以及費用都難上加難...
“哎,發現時已經晚了”是最難過的話 圖自:lovecatsworld
貓咪的癌癥常見嗎?可能有哪些種類癌癥?早期有沒有哪些癥狀?哪些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本期科普,一起來及早了解一些關于貓咪癌癥的知識。
貓的癌癥常見嗎?
總的來說,貓的癌癥要比狗的癌癥少見。
但貓的癌癥往往更具有侵略性,即惡性程度更高,對生命的威脅性更強。(例如貓的乳腺腫瘤,80~83%為惡性)
圖自:cattime
? 在貓中,最常見的癌癥之一是淋巴瘤;
貓腫瘤病中約50%是血液腫瘤;而血液腫瘤中,50%以上是淋巴瘤。
? 此外,貓的上皮源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也較高,其中鱗狀細胞癌是表皮部位最高發的惡性腫瘤,占貓皮膚腫瘤的15~20%(口腔惡性腫瘤65%);肥大細胞瘤占2~15%。
? 值得一提的是注射部位肉瘤,因為與疫苗注射有一定關聯,所以被大家熟知,然而其發病概率并不高。
? 還有一些不常見但惡性程度較高的腫瘤,如肺、腦、鼻、肝等部位的腫瘤。
貓患癌癥都會有哪些癥狀?
貓咪很習慣,也很善于隱藏疼痛;加上更常見到的,大多是一些非特異性的異常癥狀。
這就導致各類疾病(包括癌癥)初期的輕度異常,都會很容易被我們忽略。
圖自:treatmentforcatdiseases
常見的非特異性異常癥狀:
? 腫塊或傷口久治不愈、潰瘍;
? 消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等;
? 腹瀉、嘔吐:胃腸道(淋巴瘤)等;
? 呼吸困難:某些癌癥導致肺部積液。
舉例:淋巴瘤患貓的可能表現
多中心型淋巴瘤
全身性淋巴結腫大。侵及淺表淋巴結(如頸部淋巴結)時,可觸及小蠶豆樣腫塊。
胃腸道淋巴瘤
體重減輕、嘔吐、腹瀉和厭食等消化系統常見癥狀。
縱膈淋巴瘤
呼吸急促或困難等呼吸系統癥狀。
鼻咽部淋巴瘤
鼻眼分泌物增多、上呼吸道雜音、鼻出血等癥狀,嚴重病例可發生面部變形。
腎淋巴瘤
多飲、多尿等泌尿系統相關癥狀。
皮膚淋巴瘤
真皮或皮下組織的單個或多個結節。
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
昏迷、行為異常、共濟失調、癱瘓、麻痹、失明等神經系統癥狀。
貓的癌癥要如何確診?
因為癌癥的很多癥狀都是非特異性的,更多就需要通過醫療診斷。
除了常規的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生化、尿檢、抗體檢查等)、影像學檢查(B超、X光),大多需要再通過細針穿刺或小腸活檢,從細胞或組織病理學方面為確診提供證據。
舉例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
貓咪的癌癥可預防嗎?
和人的很多癌癥疾病一樣,貓咪的很多癌癥的誘因都還是未知。
目前研究來看,一些常見且易操作的措施包括:
1. 疫苗注射
預防FeLV和FIV感染,可以降低貓淋巴瘤的發病率。
感染FIV的貓發展為淋巴瘤的可能性比未感染貓高約6倍!同時感染了FeLV和FIV的貓發展為淋巴瘤的幾率則高出75倍!
2. 避免香煙煙霧環境
暴露于香煙煙霧環境(二手煙)中的貓咪,因舔毛而患上淋巴瘤和口腔癌的概率會更高。
3. 防曬(不要隨意剃毛)
引起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最常見原因是長期暴露于紫外光(UV),特別是UVB。
4. 收好各類家用化學藥品(例如驅蚊劑)
1971年~2016年的多項研究分別顯示:貓咪處于吸煙環境(2倍)、佩戴某些除蚤項圈(5.3倍)、攜帶貓乳頭狀瘤病毒-2型(FcaPV-2)等都可能增加患SCC風險。
雖然最終未確定導致腫瘤的具體誘因,但建議收好家中的各種化學藥品。
會有哪些貓更容易患癌癥嗎?
貓咪的癌癥基本沒有品種傾向性。
唯二的有一定數據的推測:
?某些品種的白毛貓,鱗狀細胞瘤的發病率是其他顏色貓的13.4倍,推測與紫外防曬有關;
? 2015年,英國一項針對287份MCTs檢測記錄分析,認為暹羅貓、緬甸貓、俄羅斯藍貓屬于肥大細胞瘤的易發病品種。
貓咪的癌癥可以治療嗎?
臨床中,許多腫瘤未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
通常會進行手術切除腫瘤;
此外,可能會用到化療與放療(擴散到其他器官)。
舉例惡性鱗狀細胞瘤治療方法:
? 良性的初期腫瘤,經治療(大多是手術切除)通常預后良好,甚至能有其他正常貓咪一樣的壽命;
? 但大多惡性腫癌癥的生存時間不超過一年(惡性叮嚀腺癌、淋巴瘤等)。
分化程度與預后:
“分化”就是指一個特定的腫瘤細胞,看起來有多像一個正常的細胞。分化程度越高,越像正常細胞(生長慢+轉移率低),預后就會越好。
護理已患腫瘤貓咪的小建議
定期復診
患貓需定期復診,以評估腫瘤的進展情況以及應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與副作用。
謹遵醫囑
日常生活中家長需要謹遵醫囑,按時按量給藥,同時保證貓咪正常的生活需求和營養攝入。
調整心態
一些貓咪患上惡性腫瘤,家長需要接受貓咪一段時間后會離開的現實,并且這“一段時間”不會太長,通常少于兩年。
治療的目的不在于延長貓咪存活時間,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提高貓咪余生的生活質量。
“能治好的概率有多少?”
其實很難說,要看確診的類型、時間的早晚、貓咪自身的身體狀況等。
因此,在其他因素都未知或不可控的情況下,只有多關注貓咪健康,及早發現異常,才能更有效避免,更早發現,更早治療。
【本期所長互動】
你家貓咪有過生病經歷嗎?
你最擔憂的貓咪疾病是什么?
//////////
責任編輯:LNS
本文為貓研所原創,謝絕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