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都是水滴眼嗎|大餅臉水滴眼貓咪
貓咪都是水滴眼嗎?答案是否定的,貓咪的眼睛并不是水滴狀的,而是一種凸透鏡狀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讓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所以貓咪的眼睛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凸透鏡一樣,而且貓咪的眼睛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瞳孔的顏色是黑色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覺得貓咪的眼睛是黑色的原因。不過這這個小家伙也是非常聰明的,它知道自己的主人是不會傷害它的,所以它也不會害怕。
在小孩子的啟蒙教育中有許多是小動物的科普,其中有這么一條關于喵星人的說法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說過,就是貓咪的胡子長度是跟頭一邊兒寬的,貓咪鉆老鼠洞時會用胡子測量洞寬,看看頭能不能進去,頭能進去全身就能進去了。大家是不是都聽說過?
這一點在大家長大以后基本就很少聽到了,因為人們發現,貓咪胡子跟腦袋或者肩膀有時候并不是一樣寬,而且有些孔隙貓咪腦袋鉆過去以后會很干脆地卡住,退都退不回來,不是胡須可以量寬度嗎?這一切為什么跟小時候聽說過的不一樣啊?難道從小聽到大的都是假消息?
其實這一條小科普有它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準確,因為貓咪的胡須有很復雜的作用,其中一個作用確實是可以依靠觸碰物體來收集信息,能達到測量寬度的功能,但是貓咪一般并不會靠胡須來精準測量洞寬,這一條其實是人們經常看到貓咪往狹窄的縫隙里鉆而產生的一種猜測,有它的道理,但在現實中的體現并不明顯。
根據品種的不同,有些種類的貓咪胡須很長,遠遠長過它自己頭和肩膀的寬度,有些種類的貓咪胡須又很短,還有的基本就沒胡子,比如無毛貓。而且有些貓咪的胡須是直的,有些是卷曲的。那么貓咪的胡須具體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貓咪的胡須是它身上被毛的一種類型,貓咪身上一般有三種被毛類型。一種是針毛,分布在脖頸、后背、四肢、尾巴等處。一種是絨毛,分布在頭面部、四肢內側、腹部等處。第三種是觸毛,分布在眼睛上方、鼻子兩側、爪墊之間、耳廓內側等處。鼻子兩側的觸毛就是胡須,眼睛上方也會有幾根長長的觸毛,有點像眉毛,耳廓內側也有長長的觸毛。爪墊之間也有觸毛,一般被稱為腳毛或者足底毛。
觸毛,顧名思義,它的作用就是用來接觸周圍環境事物的,一般來說觸毛的質感比較柔韌而且堅硬,這種構造可以保證毛尖受到觸碰后可以精確傳達到毛根,供貓咪來分析收集到的信息。貓咪耳朵里的觸毛和足底的觸毛沒有胡須硬,因為它們的作用是更細致地感觸空氣的震動和腳底接觸的地面,所以會比胡須柔軟細密一些,特別是爪墊之間的毛,但是鏟屎官仔細觀察還是能夠看出貓咪爪墊間的觸毛跟腳趾背部的絨毛質感不一樣。
![](/d/cwbkimg/2023010920/41qi4ofbeum.webp)
著重說說貓咪的胡須吧,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觸碰來收集環境信息,特別是在黑暗的夜晚,貓咪雖然有一定程度的夜視能力,但胡須可以幫助貓咪對環境進行感觸,作用相當于盲人的導盲手杖。在貓咪胡須的末端,有一類感應裝置叫做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ors),能夠根據觸碰對物體的質感、力量和距離進行信息收集,將刺激信號轉化為神經沖動傳達到神經中樞,分析出當前環境的變化。
![](/d/cwbkimg/2023010920/re2dubrvj4t.webp)
貓咪的胡須對于環境變化的敏感可以達到什么程度呢?有時候甚至不用通過實體接觸,空氣的流動這種輕微變化也能被貓咪的胡須給捕捉到,換句話說,貓咪的胡須甚至可以起到“聽”的作用。這種功能在貓咪的觸毛類型中,以耳廓內側的觸毛最為靈敏,貓咪耳朵里和耳廓頂端的簇毛能夠捕捉聲音傳達過來的空氣震動,幫助貓咪分析聲音的來源和原因。胡須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但是沒有耳朵周圍的毛更靈敏。
關于貓咪胡須的測量功能,最大的作用是根據動態中的距離變化和空氣流動來測量前方障礙與貓咪本身的距離,而不是測量洞口寬度看能不能鉆過去。有人做過實驗,剪掉貓咪的胡須,結果觀察到它們會在行動時有些磕磕絆絆,或者鉆進自己根本鉆不過去的洞,所以斷定貓咪胡須可以測量洞寬。但這個實驗其實反映出來的是缺少了胡須,貓咪一時間習慣不了,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對環境進行有效和精確地感應,才會磕磕碰碰或亂鉆洞。天生就沒胡須的無毛貓從小就習慣了,所以不會一輩子都到處亂撞。
許多鏟屎官都發現自家貓咪在玩耍的時候,嘴邊的肉肉會鼓起來,胡須的末端也都擺到了前面。這就印證了剛才的說法,貓咪在準備接觸物體時會充分利用胡須對環境空氣和物體的觸碰來采集信息,所以玩耍時會把胡須朝向前面。而吃飯或者喝水的時候貓咪會反過來把胡須擺到后面去,有時候甚至會緊貼面部,避免胡須被雜物或水滴所沾染,從而降低敏感度。
鏟屎官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實驗,用手指觸碰貓咪的胡須,你會發現手指剛碰到或者還沒碰到胡須時,這一側的胡須就會在貓咪的控制下轉向后面,換另一邊也是一樣。這就是貓咪在維護自己胡須的敏感度,因為它不知道你到底是想揪它胡子還是想干啥。
![](/d/cwbkimg/2023010920/wvtmqsuynjv.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