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不用網|養魚用什么網最好?
1. 養魚用什么網最好?
答:25*25cm。
首先要準備好生產的魚缸,大小最好在首先要準備好生產的魚缸,大小最好在25*25cm,將水溫控制在25-26度,魚缸內水的硬度控制在6-8之間,pH值在6.5-7.5之間。然后在缸底鋪上一層尼龍網板,或者鋪上幾層鵝卵石,這樣斑馬魚的卵出生之后就可以落在網板下面或者是鵝卵石的縫隙中,不會再讓母魚吃掉。,將水溫控制在25-26度,魚缸內水的硬度控制在6-8之間,pH值在6.5-7.5之間。然后在缸底鋪上一層尼龍網板,或者鋪上幾層鵝卵石,這樣斑馬魚的卵出生之后就可以落在網板下面或者是鵝卵石的縫隙中,不會再讓母魚吃掉。
2. 網的魚能養嗎
網的魚兩天就會起水塵。
3. 養魚用什么網最好呢
200目
用200目濾網好。養魚的設備越來越齊全,也越來越專業,魚缸的過濾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將魚便和食物殘渣過濾掉,保持水質清澈透明,還要保證水能順利通過,200目的濾網符合這一要求,比較好,300目太細了,容易堵塞。所以魚缸過濾用200目濾網好。
4. 網魚用什么網最好?
浮網抓魚效率高
1、海邊用浮網捕魚。沉網丟水里會下沉,浮網會半漂在水面上,沉網用于捕撈深水魚,浮網用于捕撈淺水魚,沉網比浮網的重量大很多。
2、沉網是針對魚塘或水庫的不均勻環境、坑洼、捕魚困難而設計的一種高效漁網。它的優點是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網速,可以移動垂釣,不傷魚等諸多優點,并且可以釣到各級淡水魚類。漁網是漁業生產不可缺少的捕撈工具。
5. 養殖用什么網最好
鋼絲成本高。
1~2mm的幾毛錢一米。塑鋼成本低,同樣線徑的塑鋼價格是鋼絲的幾分之一。塑鋼彈性大,單個欄舍面積不宜太大,但還是挺好用的。拽緊的叫緊線器,還有卡線的卡線器,緊線器和卡線器一般是分開賣的,一套的也有,某寶上最便宜的4、50一套。6. 在家養魚什么魚好養
1、孔雀魚也稱鳳尾魚,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孔雀魚的生命力十分頑強,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也是相當強韌,能耐受污濁的水體、飼養環境不挑剔。孔雀魚一般都是喜歡老水,只要水不是太渾濁,可以隔很長一段時間再換水。對養魚者而言這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換水往往很耗費時間,養孔雀魚能省下不少時間。
2、紅劍魚不太挑食,很多飼料都可以喂養,水質要求也比較低,整體相當皮實好養,所以成功上榜十大適合新手養的魚。
3、月光魚對環境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不是過于惡劣它都可以很好的生存。這種魚也比較抗餓就算半個月不吃都可以很好的生活,適合新手喂養。
4、斗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它屬于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吃食豐富不挑剔,并且每天投喂一次即可。斗魚對于生存環境的水溫要求也是很低的,其它的小型觀賞魚無法與之比較,甚至可以說比人類的適應力更強。只要將其水溫控制在4-31℃之內,它都能成活。
5、瑪麗魚不喜歡主動挑事,可以和其他的魚一起混養,對于食物的要求比較低,比較隨遇而安比較適合新手養。
6、虎皮魚是一種比較喜歡高溫的熱帶魚,在最好養的熱帶魚中也成功上榜。它性格比較好動,喜歡游來游去的,也喜歡群居。
7、斑馬魚體長4-6厘米,有著像斑馬一樣的體紋,全身布滿了多條縱紋。斑馬魚是一種性情活潑、不怕冷的熱帶魚品種。對水溫的變化有較強的抵抗力,對水質的要求不高,且只要水溫不低于20℃即能生活。對各種動物性餌料或干飼料,也都能食用。斑馬魚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幾乎終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動,極容易飼養,可與其它品種魚相混養。而且斑馬魚的繁殖力很強,往往是初學飼養熱帶魚的首選品種。8、花鯽是一種有花紋的鯽魚,身上有著豐富的顏色,養殖方式十分簡單,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
9、藍曼龍又叫藍星魚。這種魚喜歡棲息于不太流動或完全靜止的天然水域中,對水質沒有特殊的要求。可以接受孑孓、線絲蟲、水蚯蚓、水蚤等多種活餌;也吃人工餌料,甚至吃活的小魚苗,連蝦蟹籽粒也攝食,但不會追逐吞不下的小魚。不過藍曼龍還是最喜歡浮在水面上的飼料。
10、紅綠燈魚體長3-4厘米,是當今人們喜愛的,也是水族箱養殖普遍的品種。紅綠燈魚不要頻繁換水,大約每半個月更換一次就行了,且每次換水不要超過魚缸總水量的三分之一。此外紅綠燈魚也是雜食性魚類,不需要太操心,昆蟲、植物碎屑、人工餌料、水蚤、紅蟲等等,都是它的食物。
![](http://127.0.0.1/d/cwbkimg/20230108/swgeeqdn4np15.webp)
7. 河里養魚用什么網
大水庫一般養的都是上層水域的魚,比如鰱魚,鳙魚。
所以用拉網拉魚就可以了,很方便捕撈。
水庫養魚捕大留小,分批上市。
8. 養魚用什么網最好用
我們稱之為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IPRS)。國內對這項技術的叫法很多,有池塘跑道式養殖、池塘工業化養殖等,但我們認為“循環流水”是IPRS技術的精髓,所以還是一直采用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的叫法。
IPRS的價值與優勢
中國水產養殖目前面臨很多的挑戰,包括:1.傳統水產養殖布局不合理,存在超容量和超規劃養殖、養殖污染水環境、水產品質量安全存在隱患等問題;2.水產養殖空間被嚴重擠占;3.優質水產品供應不足;4.產業雖大而不強,規模化、組織化、品牌化的程度較低,且養殖生產效益逐漸下降,營銷力、競爭力和水產大國的地位也不匹配。
中國如果想從水產養殖大國邁入強國之列,只有持續穩定生產出健康、安全的水產品,才能決定我們水產養殖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話語權。那么,在傳統水產養殖基礎設施較差的行業現狀下,中國水產養殖如何才能向可持續和綠色方向發展?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出發,一是技術轉型和升級,二是養殖模式創新。
基于環境友善、水產品安全、可持續發展,是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中國開展水產項目的宗旨,我們不管推廣哪一項技術,都是圍繞三個宗旨來進行。IPRS技術是我們2013年時引入中國,并結合本土的實際養殖情況做了升級,將傳統池塘“開放式散養”模式創新為新型的池塘循環流水“生態圈養”模式,這是水產養殖理念和技術的再一次創新。
它的技術原理是在池塘中興建流水槽,將其分為魚類養殖區和水質生態凈化區。流水槽用于“生態圈養”吃食性魚類,水質生態凈化區套養濾食性魚、蝦、貝類或種植水生植物。通過安裝在流水槽上游的氣提式增氧推水設備,將流水槽中吃食性魚類的排泄物推集到下游指定的廢棄物收集區。廢棄物再通過自動吸污裝置回收到沉淀池。最后經過沉淀脫水處理,變成陸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機肥。整個池塘實現循環微流水、高溶氧養魚,同時有效地提高了池塘養殖地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IPRS的技術特點也非常明顯,簡單稱為“八型”,即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技術先進型、養殖集約型、操作便易型、生產可控型、產品安全型、效益倍增型,大家只要接觸過這項技術就能深深體會到。
我們也歸納了IPRS的技術優勢,包括:1.由于魚類長期生活在高溶氧微流水的環境中,其生長速度快、疾病少、成活率可達95%以上,且能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飼料系數,因此相比傳統養殖可以有效提高產量和生產業績200-300%;2.采用的氣提式增氧推水設備可以降低單位產量的能耗;3.能有效收集養殖魚類的排泄物和殘剩飼料,根本上解決了水產養殖水體富營養化和污染問題,實現零水體排放,減少污染;4.日常管理操作方便,能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成本,且起捕率達100%;5.多個流水槽可以進行多品種養殖,避免單一品種養殖的風險,同時還可以進行同一品種多規格的養殖,實現均勻上市,加速資金的周轉;6.大大減少了病害發生率和藥物的使用,提高了水產品質量;7.實現室外池塘規模化、工程化養殖和物聯網監控,為實現中國智能漁業奠定基礎。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IPRS流水槽已經超過6000條。在這里,感謝中國各級漁業部門對IPRS技術的推廣應用給予的政策扶持和資金配套,也感謝廣大的養殖應用企業、設備企業的支持和幫助。
現在,IPRS在淡水養殖上已經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養殖品種也包括草魚、青魚、鯽魚、加州鱸、鱖魚、鯉魚、烏鱧、羅非魚、團頭魴、黃顙魚、太陽魚、斑點叉尾鮰等。我們也在逐步嘗試,把IPRS技術應用到海水養殖上,當前在浙江寧海試養日本鱸魚。
IPRS的設計與建造
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IPRS系統的設計和建造,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很多養殖戶到現場考察后一看模式很簡單,回去也建了幾個槽,但由于他們對整個系統的設計要求不太了解,照葫蘆畫瓢弄得不好,結果效益體現不出來。
IPRS是一項系統工程,主要包括:流水槽、廢棄物沉淀收集池、攔魚柵、增氧推水設備、底層增氧設備、吸污裝置、投飼料機、備用發電機、捕魚網具、自動報警裝置等。這些設備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第一,先來講老池塘如何改造。實施池塘循環流水養魚的池塘總面積最好不低于30畝,否則會增加單位投資成本。池塘的朝向也要考慮是否有利于風力攪動水面,這樣可以減少增氧推水設備的能耗。在進行老池塘改造時,要徹底清除淤泥污物,同時要考慮到塘埂頂面有一定的寬度,一般為3-5米,塘埂坡比為1:1.5-3.0,這取決于池塘的土質、池深及是否有護坡等因素。個人建議流水養魚的大池塘要進行護坡處理,這樣可以確保池塘年復一年的使用,無需再干塘清淤維護。目前,常用的護坡材料有水泥預制板、混凝土、防滲膜等。改造完成后,要確保池塘不漏水,水深常年維持在1.7米以上,因為流水槽的單產與水深有密切的聯系。
第二,流水養魚池塘的條件。要選擇水源充足無污染的地方,如能考慮利用地勢自流進排水為佳,同時流水養魚池塘應選擇電力供應穩定、交通運輸便利的地方興建。
第三,流水槽的設計和建造。考慮到設備安裝和生產操作方便等因素,流水槽通常應建在大池塘的長邊一端。建造流水養魚池的材料應根據當地的資源因地制宜,主要材料包括鋼筋混凝土、磚石、玻璃鋼及軟體材料等。流水槽為長方形,規格為長22米、寬5米、水深大于1.7米。流水槽與大池塘的面積比例一般控制在2.0-3.0%范圍內,可以根據養殖的不同品種和單產做相應的調整。我們建議在流水槽的池壁頂部預留凹槽,用于安裝輔助增氧設備。
第四,廢棄物沉淀收集池的設計與建造。在流水槽的下游建造收集池,寬度為3-6米,并在收集池的下游建50-70厘米高的矮墻(取決于池塘水深),供收集魚類糞便之用。收集池的長度應與數個流水槽的寬度之和相等,且收集池底部與流水養魚池底為同一水平,無需有斜坡或下沉。
第五,吸污裝置,由吸污設備和廢棄物手機沉淀池組成。魚類排泄物可以通過人工吸污、半自動化和全自動化方法吸污。目前,國內常用的有牽引式單軌和雙軌自動吸污裝置。從廢棄物沉淀池收集的固體作為高效有機肥可以直接用于花卉、蔬菜種植,廢棄污水則可以通過水生植物再利用處理,水質達標后再進入大池塘循環使用。
第六,攔魚柵的設計與安裝。流水槽一般是將片狀鉛絲網、不銹鋼網或噴塑鐵絲網、塑料網等繃夾在濾網框上,安裝在流水槽上下游的插槽內,作為攔魚設施。網片孔目的大小應根據養殖魚類的品種和規格而定。我們建議在流水槽的上下游均設計雙插槽,便于更換不同網目的攔魚柵和維修,兩個相鄰插槽間距為20-30厘米。
第七,流水槽的流量與流速。IPRS流水槽的流量調節是流水養魚的關鍵技術之一。理論上來說,根據某一養殖階段內流水養魚槽的體積、載魚量,所養品種在當時的水溫、規格下耗氧來計算單位時間內的耗氧量,這樣就可以計算出所需的流量大小。一般情況下,流速越快、流量越大,水中溶氧高,產量就會增加,但如果流速超過養殖魚類適應流速的范圍,魚類會為克服流速消耗能量,從而影響其生長。而且,流速過快或過慢還會影響到魚類排泄物的收集效果。通常,我們建議流水養魚槽需每4-6分鐘換水一次,這個參數主要取決于養殖的品種和規格及流水槽的載魚量。
第八,流水槽底層增氧設備。除了在每個流水養魚池的上游安裝有獨立的微孔氣提式增氧推水設備外,在每個流水槽還要安裝底層增氧設備,以便必要時使用。
第九,鼓風機的選型和選用。鼓風機種類很多,目前水產上常用的有漩渦鼓風機和羅茨鼓風機,其中漩渦鼓風機又分單段漩渦鼓風機和雙段漩渦鼓風機。鼓風機長期在最大通氣阻力下工作會降低鼓風機主要配件的使用壽命,尤其是漩渦鼓風機的長期工作阻力最好不要超過其最大工作壓力的70%。
第十,IPRS導流設施的設計。導流設施的開口寬度應是流水槽寬度總和的2-3倍以上,且對角需安裝增氧推水設備,保證大池塘水體的循環流動。
9. 網絡養魚怎么養
養魚,網絡流行詞,原義指飼養金魚,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比較常見的含義是指“生活很無聊”、“喝酒不喝完”。
第一種含義指一個人很閑、很無聊,已經無聊到養魚的程度。
第二種含義是指一個人在酒桌上喝酒不痛快,酒杯里剩下的酒多得可以養魚了。網絡用語中指養備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