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養寵物狗有何規定|小區養寵物狗有何規定要求
1. 小區養寵物狗有何規定要求
樓房內不適合養大型犬,而且對大型犬也是有規定的,有的是不能養的,不管狗溫不溫順老人小孩子看見了大型犬有的就會害怕,所以要養就得做好準備。要是溫順的話就是金毛了,很溫順,很聰明,不過我覺得金毛溫順過頭了,見著誰都跟著跑。哈士奇太活潑,薩摩耶很漂亮,很溫順而且感覺嘴角總是翹翹的像是在微笑。指望這些狗看見分辨壞人好像不太現實。而且狗都是要掉毛的
如果是要在樓房里飼養大型狗,主要要注意的就是以下幾點
1、狗的叫聲會打攪鄰居,要學會制止它叫的辦法
無疑的,是狗都會叫。吠叫是狗兒交流的方式,也是人們很難忽略的聲音。當你踏進久違的家門,你的狗狗會歡呼著迎接你。在思狗心切的主人聽來,這是一種美妙的聲音,那是它在對你說:“你是一個特別的人,真高興你又回到家里,和我在一起啦!”
但是,在擁擠的都市,如果狗狗叫得太多,別說是辛苦了一天的街坊鄰居,連自己都氣兒不打一處來。很多狗主人處理不好鄰里關系,或是對吵鬧的狗狗束手無策,招來投訴和執法部門的查抄,或是放棄了心愛的它,最終遭殃的還是無辜的狗狗。
2、大型狗會讓鄰居感到恐懼
這時就應該盡量避開樓內居民出入密集的時間來下樓遛狗,且一定要拴好結實的狗鏈,初次下樓應該戴好臉罩。
3、排泄問題
大型狗盡量讓它們在戶外排泄,這就要掌握好他們的排泄時間,牽到戶外去解決和及時清理掉它的便便。我遛狗時一般都會隨手帶著報紙和塑料袋,用報紙抓起它的便便后,放入塑料袋內系死,然后再丟入垃圾箱。
2. 關于小區養犬的規定
小區養犬管理規定
為加強養犬管理,保障業主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小區環境和公共秩序
一、小區不提倡養犬。
二、根據《養犬管理條例》個人飼養的犬只應當在養犬人的住所內飼養,并且需辦理養犬登記證,請養犬人自覺遵守。
三、辦理養犬登記證相關手續,新條例規定,單位和個人養犬,要攜犬并持動物健康免疫證到公安機關辦理登記手續,領取養犬登記證。
四、犬類動物,每年由養犬人領到畜牧獸醫行政部門進行免疫注射和檢疫,為犬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領取動物健康免疫證,并將有關證明文件交物業管理處查驗后,復印備案。未領取動物健康免疫證的不準飼養。
五、小區主要道路、兒童游樂園等業主活動場所30米范圍內,以及在重大節假日或者小區舉辦重大活動期間禁止遛犬。遛犬時,應當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
六、不得養烈性犬、大型犬和經常吠叫的犬,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者不得養犬。
七、攜犬出戶時,應當對犬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犬人應當攜帶垃圾袋,隨時將犬的便便收裝,帶回自家衛生間處理。違者經查證后,由物業公司按每次十元收取清理費。 八、養犬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犬吠影響他人休息時,養犬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九、對傷人犬或者疑似患有狂犬病的犬,養犬人應當及時送交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及衛生防疫部門檢驗,對確認患有狂犬病的犬,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
3. 居民小區養狗有哪些條例
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養犬行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養犬人的合法權利,維護市容環境衛生和社會秩序,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犬只的飼養、經營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養犬管理實行政府部門監管、養犬人自律、基層組織參與、社會公眾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養犬管理工作的領導。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建立由公安、獸醫、城管執法、工商行政、住房保障房屋管理、衛生等部門參加的養犬管理工作協調機構,組織、指導和監督養犬管理工作,協調解決養犬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市公安部門是本市養犬管理的主管部門。區、縣公安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養犬管理以及相關處罰。市公安部門設立的犬只收容所負責犬只的收容、認領和領養工作。
獸醫主管部門負責犬只的狂犬病防疫,指導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實施相關管理以及處罰。
城管執法部門負責查處城市化地區飼養、經營犬只過程中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從事犬類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
住房保障房屋管理、衛生、財政、物價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第六條養犬人應當依法養犬、文明養犬,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防治狂犬病和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宣傳教育。
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新聞媒體應當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和養犬知識宣傳,引導養犬人形成良好的養犬習慣。
第八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助相關管理部門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的宣傳,引導、督促養犬人遵守養犬的行為規范。
第九條鼓勵相關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參與養犬管理活動。
第二章
養犬登記
第十條本市依法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狂犬病強制免疫。犬只出生滿三個月的,養犬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將飼養的犬只送至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植入電子標識。
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合理布局、方便接種的原則設置狂犬病免疫點。經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寵物診療機構可以開展狂犬病免疫接種工作,并應當在其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獸醫主管部門的認定書。
犬只在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向養犬人發放狂犬病免疫證明。
第十一條本市實行養犬登記制度和年檢制度。飼養犬齡滿三個月的犬只,養犬人應當辦理養犬登記。
未經登記,不得飼養犬齡滿三個月的犬只。
本市應當采取措施,逐步實現犬只的狂犬病免疫接種與養犬登記、年檢在同一場所辦理。
第十二條飼養犬只的個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本市有固定居住場所。
個人在城市化地區內飼養犬只的,每戶限養一條。
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只。
第十三條單位因工作需要飼養犬只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犬籠、犬舍和圍墻等圈養設施;
(二)有看管犬只的專門人員;
(三)有健全的養犬安全管理制度;
(四)單位所在地在辦公樓、居民小區以外。
第十四條養犬人應當到居住地或者單位住所地的區、縣公安部門指定機構申請辦理養犬登記和年檢。
個人飼養犬只的,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個人身份證明;
(二)房產證明或者房屋租賃證明;
(三)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證明。
單位飼養犬只的,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
(二)單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三)養犬安全管理制度;
(四)看管犬只的專門人員的身份證明;
(五)單位飼養犬只的場所證明;
(六)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證明。
第十五條區、縣公安部門應當自收到養犬登記申辦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準予登記,發放《養犬登記證》和犬牌;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登記并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養犬人的居住地或者單位住所地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持《養犬登記證》到現居住地或者單位住所地的區、縣公安部門指定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第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養犬人應當持《養犬登記證》到原辦證機構辦理注銷手續:
(一)飼養的犬只死亡或者失蹤的,應當自犬只死亡或者失蹤之日起十五日內辦理;
(二)放棄飼養犬只的,應當自送交他人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之日起十五日內辦理。
犬只免疫有效期已滿,養犬人未將犬只送至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由公安部門注銷《養犬登記證》。
第十八條《養犬登記證》、犬牌損毀或者遺失的,養犬人可以到辦證機構申請補發。
犬只電子標識損毀或者遺失的,養犬人可以到植入地點申請補植。
第十九條公安部門應當建立養犬管理信息系統和養犬管理電子檔案,與獸醫主管、城管執法、工商行政管理、衛生等部門實行登記、免疫和監管等信息共享,為公眾提供相關管理和服務信息。
養犬管理電子檔案記載下列信息:
(一)養犬人的姓名、居住地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
(二)犬只的免疫接種、品種、出生時間、主要體貌特征和照片;
(三)養犬人因違反養犬管理規定受到的行政處罰記錄;
(四)養犬登記相關證照的發放、變更、注銷和收回信息;
(五)其他需要記載的信息。
第二十條養犬人應當承擔犬只狂犬病免疫、電子標識、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用。狂犬病免疫、電子標識的具體費用標準由市物價部門核定,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的具體費用標準由市物價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核定,并向社會公布。
管理服務費的收取和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
第三章
養犬行為規范
第二十一條養犬人飼養犬只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不得破壞環境衛生和公共設施,不得虐待飼養的犬只。
第二十二條養犬人攜帶犬只外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為犬只掛犬牌;
(二)為犬只束牽引帶,牽引帶長度不得超過兩米,在擁擠場合自覺收緊牽引帶;
(三)為大型犬只戴嘴套;
(四)乘坐電梯或者上下樓梯的,避開高峰時間并主動避讓他人;
(五)單位飼養的烈性犬只因免疫、診療等原因需要離開飼養場所的,將其裝入犬籠;
(六)即時清除犬只排泄的糞便。
第二十三條禁止攜帶犬只進入辦公樓、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娛樂場所、候車(機、船)室、餐飲場所、商場、賓館等場所或者乘坐公共汽車、電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
前款以外其他場所的管理者可以決定其管理場所是否允許攜帶犬只進入。禁止犬只進入的,應當設置明顯的禁入標識。
攜帶犬只乘坐出租車的,應當征得出租車駕駛員的同意。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根據相關公約或者規約,劃定本居住區禁止犬只進入的公共區域。
盲人攜帶導盲犬的,不受本條規定的限制。
第二十四條犬吠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養犬人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第二十五條養犬人不得驅使或者放任犬只恐嚇、傷害他人。
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應當立即將被傷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并先行支付醫療費用。
鼓勵養犬人投保犬只責任保險。
第二十六條城市化地區的犬只生育幼犬的,養犬人應當在幼犬出生后三個月內,將超過限養數量的犬只送交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
鼓勵養犬人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絕育措施。養犬人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絕育的,憑犬只實施絕育的手術證明,減半收取管理服務費。
第二十七條養犬人放棄飼養犬只或者因不符合條件無法辦理養犬登記的,應當將犬只送交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
養犬人不得遺棄飼養的犬只。
第二十八條養犬人發現飼養的犬只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應當立即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并向獸醫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由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犬只在飼養過程中死亡的,養犬人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尸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
犬只在動物診療機構死亡的,動物診療機構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尸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
養犬人、動物診療機構不得自行掩埋或者亂扔犬只尸體。
第三十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通過居民會議、村民會議、業主大會,就本居住地區有關養犬管理事項制定公約或者規約,并組織監督實施。養犬人應當遵守公約或者規約。
第三十一條鼓勵與養犬相關的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制定行業規范,開展宣傳教育,協助相關管理部門開展養犬管理活動。
鼓勵志愿者組織和志愿者參與養犬管理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法養犬行為進行批評、勸阻、舉報、投訴。相關管理部門對單位和個人的舉報、投訴應當及時處理。
第四章
犬只的收容、認領和領養
第三十二條本市設立的犬只收容所,負責收容下列犬只:
(一)走失犬只;
(二)流浪犬只;
(三)養犬人送交的犬只;
(四)因養犬人違反本條例規定被收容的犬只。
第三十三條經依法登記的走失犬只,犬只收容所應當自犬只被收容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通知養犬人認領。
養犬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五日內到犬只收容所認領。
第三十四條流浪犬只、養犬人送交的犬只、因養犬人違反本條例規定被收容的犬只或者超過期限無人認領的犬只,經獸醫主管部門指定機構檢疫合格的,可以由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個人或者單位領養。
被確認領養的犬只未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按照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植入電子標識。
確認領養犬只的,犬只領養人應當在犬只收容所辦理養犬登記。
第三十五條收容的犬只自被收容之日起三十日內無人領養的,視為無主犬只,由犬只收容所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六條相關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經市公安部門認可,可以開展犬只的收容、領養工作,收容、領養的犬只不得用于經營活動。公安部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予以支持,并履行監督職責。
第五章
犬只的經營
第三十七條開設犬只養殖場所、從事犬只診療活動的,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向住所地的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分別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動物診療許可證,并憑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動物診療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注冊手續。
未經許可,不得開展犬只養殖、診療活動。
第三十八條從事犬只銷售經營活動的,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手續,并于領取營業執照后五日內到住所地的區、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備案。
犬只銷售前,應當憑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工商登記證明和相關免疫證明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檢,經檢疫合格取得檢疫證明后方可銷售。
犬齡滿三個月但未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犬只禁止銷售。
第三十九條從事經營性犬只寄養、美容等活動的,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防止犬只擾民、破壞環境衛生。
第四十條舉辦犬只展覽展示、表演、比賽等大型活動的,舉辦者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于活動舉辦前到區、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備案,提供犬只檢疫證明。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對犬齡滿三個月的犬只未進行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飼養未登記、年檢犬只的,由公安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并督促養犬人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登記、年檢。逾期仍不登記、年檢的,收容犬只。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未將犬只送交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犬只收容所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收容犬只。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個人飼養烈性犬只的,由公安部門收容犬只。
第四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二、三項規定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四項規定的,由物業服務企業予以勸阻,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對其批評教育。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六項規定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攜帶犬只進入禁止進入的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且不聽勸阻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犬吠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部門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養犬人放任犬只恐嚇他人的,由公安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養犬人驅使犬只傷害他人的,由公安部門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不立即將被傷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并先行支付醫療費用的,由公安部門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容犬只,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犬只兩次以上傷害他人或者一次傷害兩人以上的,由公安部門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容犬只。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遺棄犬只的,由公安部門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容犬只。養犬人五年內不得申請辦理《養犬登記證》。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并依法處理,可以處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未將需要無害化處理的死亡犬只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處理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無害化處理;拒不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可以處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亂扔犬只尸體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對個人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未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開設犬只養殖場所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未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從事犬只診療活動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停止診療活動,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三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不足三萬元的,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銷售未取得檢疫證明的犬只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每銷售一只未取得檢疫證明的犬只,處五百元罰款。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犬只擾民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亂倒垃圾、污水、糞便等廢棄物,破壞環境衛生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一款和第四十條規定,不按照規定辦理備案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參加展覽、表演和比賽的犬只未附有檢疫證明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飼養犬只影響他人生活、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依法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六條負有養犬管理職責的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七條本條例所稱的養犬人,是指飼養犬只的個人或單位
第五十九條軍用、警用犬只以及動物園、科研機構等單位特定用途犬只的管理,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本條例施行前已依法為犬只辦理養犬登記的,繼續有效。
4. 小區對養狗有什么規定
小區養犬管理規定
1.凡在小區內養犬的住戶,均應當按照當地政府養犬管理辦法辦理養犬證;進行年檢,并且到物業部辦理登記。
2.養犬人在辦理養犬手續時,可以由物業部代為辦理,也可自己到當地派出所前臺辦理。
3.辦理養犬證時,應攜帶住戶證(租房協議)、養犬人身份證,辦證費600元,年檢費300元。代理辦證時應出據保安部證明,養犬人身份證(護照)號,聯系電話。
4.物業公司依法對養犬人進行文明養犬的宣傳教育管理,應當對違法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告制止。
5.小區住戶每戶只準養一只犬,不準養烈性犬、大型犬。
6.養犬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7.攜犬出戶時,應當拴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帶養犬證,應當避讓行人。
8.對犬在戶外排泄的糞便,攜犬人應當立即清除。
9.不得進入小區的超市、健身娛樂場所。
10.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犬叫影響他人休息時,養犬人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11.定期為犬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
12.當發生犬傷害園區其他住戶人員時,養犬人應當負責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治療,并且承擔賠償責任。
13.在小區內不得從事犬類養殖、銷售、舉辦犬展覽,開辦動物診所等項經營活動。
14.因養犬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發生糾紛時,物業公司可以進行調解,如果一方不接受調解,物業公司應當向公安部門反映,對于公安部門的處理決定,養犬人應當履行。
5. 小區養寵物狗有何規定要求嗎
在小區養狗是居民自身的權利,不應受到限制,但養狗人士也應注意不能因自己的寵物影響到他人,小區養狗的影響有好有壞,在這里說說筆者的建議:
小區養狗的影響:
1、獨居的人養狗可以通過遛狗結交志同道合的人,有利于促進鄰里關系;
每個城市的獨居人群都不少,這也是寵物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不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一個人居住養一條狗,每天的社交也就是遛狗的時間了,如同一些寶媽遛娃會認識新朋友一樣,鏟屎官們也能互相結識,可以一起遛狗、交流養寵經驗,對孤獨的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2、比較吵鬧或兇狠的狗狗則對其它居民造成一定騷擾和威脅;
有喜歡狗狗的人,自然也就有討厭狗狗的人,鏟屎官們選擇愛寵時應挑選體型小一點、安靜一點的狗狗,這樣遛起來比較安全,不會被鄰居們投訴。也有一些人是真的害怕狗狗,哪怕再膽小溫順的哈士奇,它突然張開的大嘴也會嚇得這類人驚慌失措。鏟屎官固然知道自家狗狗的習性,也應體諒他人可能害怕狗狗。
3、鏟屎官遛狗時不清理狗狗便便會污染小區環境。
鏟屎官們還應具備一定的自我修養,就是每次遛狗不要讓狗狗隨意大小便,小區的綠化帶經常有小朋友玩耍,孩子們喜歡坐在草地上,一不小心踩了狗屎就不好了。如果每個鏟屎官都不在意這些,其他鄰居肯定會經常投訴,自家的狗狗就可能成為公敵。
建議:鏟屎官們應有良好的遛狗習慣,不讓狗狗在外排泄,盡量選擇老人孩子活動少的時間段遛狗。
狗狗對部分人來說是可愛的,少部分人也好覺得狗狗可怕,所以遛狗時盡量選擇老人孩子少的時候,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爭執。
6. 小區能不能養寵物狗
1、非常有攻擊性的犬類是禁止飼養的。
2、一些沒有攻擊性的小狗不禁止飼養的,有些犬是訓練的導盲犬, 盲人出行 得需要。
3、還有的小狗作為寵物狗,狗很溫順,許多人愛養,國家也沒有權利去剝奪我們每個公民的愛好,但是規定必須打疫苗,遛狗需要帶狗鏈。
7. 小區養寵物的規定
小區養犬管理規定 為加強養犬管理,保障業主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小區環境和公共秩序
一、小區不提倡養犬。
二、根據《養犬管理條例》個人飼養的犬只應當在養犬人的住所內飼養,并且需辦理養犬登記證,請養犬人自覺遵守。
三、辦理養犬登記證相關手續,新條例規定,單位和個人養犬,要攜犬并持動物健康免疫證到公安機關辦理登記手續,領取養犬登記證。
四、犬類動物,每年由養犬人領到畜牧獸醫行政部門進行免疫注射和檢疫,為犬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領取動物健康免疫證,并將有關證明文件交物業管理處查驗后,復印備案。未領取動物健康免疫證的不準飼養。
五、小區主要道路、兒童游樂園等業主活動場所30米范圍內,以及在重大節假日或者小區舉辦重大活動期間禁止遛犬。遛犬時,應當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
六、不得養烈性犬、大型犬和經常吠叫的犬,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者不得養犬。
七、攜犬出戶時,應當對犬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犬人應當攜帶垃圾袋,隨時將犬的便便收裝,帶回自家衛生間處理。違者經查證后,由物業公司按每次十元收取清理費。
八、養犬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犬吠影響他人休息時,養犬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九、對傷人犬或者疑似患有狂犬病的犬,養犬人應當及時送交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及衛生防疫部門檢驗,對確認患有狂犬病的犬,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
十、犬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應當承擔被害人的全部醫療費用及其它相應的民事責任,依法賠償被傷害人其它損失。 十
一、犬在小區內發生任何安全事故,一切責任應由養犬人自行負責。 十
二、因養犬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發生糾紛的,養犬人應主動采取息事寧人的姿態,約束或處理自家犬,平息糾紛。 十
三、養犬人自覺接受物業管理處和業主的監督。
8. 小區養狗有什么規定
每個小區規定的都不一樣,有些小區是允許養寵物的,包括大型犬。但是在狗狗大便后需要主人自行清理,防止污染到小區的衛生環境。
但是有部分小區不讓養大型犬,因為大型犬體型大,容易嚇到小區里玩耍的小孩或者一些怕大狗的人。可以去管理處詢問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