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溪水養魚|山溪水養魚技術
1. 山溪水養魚
一、因地制宜建池 一般選擇溪河邊有一定落差且不被洪水沖淹的荒地建地,河岸開渠引水。魚池多建成長方形,長、寬比3:2,每個魚池約10~60平方米,池深1.5~1.8 米,水深0.8~1.2米。條石或片石漿砌池堤,100號水泥砂漿勾縫。進、出水口安置用鋼筋或木料制成的空隙為1厘米的半圓形攔魚柵,進水口比出水口高10~20厘米。
二、養殖品種適當 山溪水水質好,溶氧高,養魚病害少,而且山區草料豐富,故應主養草魚,搭配10~20%的鯉魚,這樣飼料成本才低。魚種放養量視水的流量確定,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養全長17~25厘米的魚種10~30尾,若魚池每小時能徹底換水2~3次,每平方米可投種30尾左右,否則少投。養殖10個月,草魚出池規格可達到1.5千克。大規格魚種可發展稻田養魚配套解決,畝投寸片魚種800~1000尾,可產20厘米左右的魚種500尾。
三、“三定、兩看”投餌 三定兩看即定時、定質、定量,看天氣、看魚情。主要投喂各種鮮嫩的青草、菜葉和浮萍等青飼料,有條件的可投喂30%的配合顆粒飼料。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晴天多喂,陰雨天少喂;7~9月多喂,投飼量為魚體重的40%以上;4~6月投飼量為魚體重的10~15%;3月和10月投飼量為魚體重的5~10%,原則上以魚3~4小時吃完為度。
四、加強管理防魚病 山溪流水養魚除日常飼養管理外,要勤查勤看,搞好防洪、防旱、防害、防毒、防偷、防泛塘和防治魚病的七防工作。
2. 山溪水養魚技術
利用山溪流水養魚,投資少,見效大,是開發山區水資源的一條途徑。
一、因地制宜建池 一般選擇溪河邊有一定落差且不被洪水沖淹的荒地建地,河岸開渠引水。魚池多建成長方形,長、寬比3:2,每個魚池約10~60平方米,池深1.5~1.8 米,水深0.8~1.2米。條石或片石漿砌池堤,100號水泥砂漿勾縫。進、出水口安置用鋼筋或木料制成的空隙為1厘米的半圓形攔魚柵,進水口比出水口高10~20厘米。
二、養殖品種適當 山溪水水質好,溶氧高,養魚病害少,而且山區草料豐富,故應主養草魚,搭配10~20%的鯉魚,這樣飼料成本才低。魚種放養量視水的流量確定,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養全長17~25厘米的魚種10~30尾,若魚池每小時能徹底換水2~3次,每平方米可投種30尾左右,否則少投。養殖10個月,草魚出池規格可達到1.5千克。大規格魚種可發展稻田養魚配套解決,畝投寸片魚種800~1000尾,可產20厘米左右的魚種500尾。
三、“三定、兩看”投餌 三定兩看即定時、定質、定量,看天氣、看魚情。主要投喂各種鮮嫩的青草、菜葉和浮萍等青飼料,有條件的可投喂30%的配合顆粒飼料。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晴天多喂,陰雨天少喂;7~9月多喂,投飼量為魚體重的40%以上;4~6月投飼量為魚體重的10~15%;3月和10月投飼量為魚體重的5~10%,原則上以魚3~4小時吃完為度。
四、加強管理防魚病 山溪流水養魚除日常飼養管理外,要勤查勤看,搞好防洪、防旱、防害、防毒、防偷、防泛塘和防治魚病的七防工作。每半個月防病一次,每次三天,將搗碎的大蒜瓣拌草喂魚,每100千克魚用大蒜約500克,以防發生腸炎病。此外,還可在池上搭瓜棚,既可防止水鳥危害和強光照射,又可增收。
3. 山溪水養魚好嗎?
雨天天氣對養魚的影響
水產養殖動物和陸生養殖動物具有特殊性,受天氣影響更為直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雨天影響魚的體溫和生長發育
水產養殖動物多數是變溫動物,它們的身體溫度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環境溫度升高,它們的體溫就隨之升高,環境溫度降低,體溫隨之降低。而體溫又影響魚的生長發育,比如上面說的春冬季魚生長發育慢,夏秋季節魚會生長發育快。當遇到雨天天氣時,氣溫會有小幅下降,魚塘水溫會降低,同時,雨水的溫度比魚塘水的溫度低,落在魚塘后也會改變魚塘水體溫度。水溫降低了,魚的體溫就降低了,就會影響魚的攝食和活動。
2.雨水天氣影響水環境
養魚水源多數來自山溪水、江河水,當有暴雨或連續雨天時,水源會有泥沙混入,進入魚塘后形成渾水。這樣一來,就會暫時改變魚塘的水環境狀態,如溶氧降低、氨氮增多等。下雨時,魚塘里的溶氧會減少,使魚浮頭,這樣的影響較為常見。另外,魚塘水環境突然因雨而改變,可能還會影響浮游動植物的生長,使魚的天然餌料減少。
4. 溪水可以直接養魚嗎
利:如果養的魚用純天然的飼料喂養的話,這些魚的口感會非常的好。現在這樣喂養的魚,主要是自己家食用的多,因為口感可是其它高密度養殖下的魚,無法比擬的。
弊:這種山泉水養魚,口感好是好,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低水溫加上水瘦,魚的生長速度會非常的慢。別人家的魚一年可以長一二斤,但是在這種水質中的魚,一年只能長幾兩,所以經濟效益非常低,只適合養殖自己家吃,要想產生經濟效益,就必須對水進行改造。
5. 山溪流水養魚
養魚的青水來源,頂好是河水山溪水,活水。養魚的水來源廣泛
養魚的水有很多來源,通常的就是自來水,其他我們會用一些河里的水,或是地下水,不同的水,進過人工或自然界的處理,所含的物質元素不同,對于金魚飼養來說,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直接加入到魚缸中。
水質包括水的含氧量、溫度、PH、礦物質以及微生物等幾個方面。不同的水源,其不的理化性質也有區別,而水質好壞,又直接影響著金魚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并與能否養好金魚關系很大。因此,必須選擇好養魚用水。
飼養用水的選擇飼養金魚的水源較多,并且各具特點,養魚者可就近取水,但必須合理使用。
一、井水
有深井水和深淺水井水指一般土井、土壤地層的水,井水一般冬暖夏涼礦物質含量豐富,適宜飼養金魚。淺井水較深井水更適合養魚。井水使用前須根據地層的深淺,曝曬12~36小時,以利魚體健康。
一個人越聰明、越善良,他看到別人身上的美德越多;而人越愚蠢、越惡毒,他看到別人身上的缺點也越多。——托爾斯泰
二、河流、湖泊
河流,是指陸地表面上,經常或間歇,有水流動的線形天然水道。或人工挖出河道。湖泊,是指地殼構造運動、冰川作用、河流沖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露天采礦場凹地積水和攔河筑壩形成的水庫也屬湖泊之列,稱人工湖。河流和湖泊,均屬于天然水,取水方便,用之不盡。其水性溫和,浮游生物豐富,含氧量高。長用于坑塘池,飼養金魚使用。
活著的時候,疑慮牽掛著死;死的時候,又眷眷戀棧著生。無怪乎有太多的人生命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杏林子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條平平坦坦的直路,難免有些曲折和崎嶇險阻,要繞一些彎,甚至難免誤入歧途。——朱光潛
但這種水的水質較雜,含有大量病毒、病菌、寄生蟲或腐化物質。在其使用前,必須經過,嚴格的藥物消毒、殺病菌、清除寄生蟲等,還應經過曝曬、沉淀,清除雜質。達到飼養金魚標準,方可使用。對于河流和湖泊,污染嚴重的水質,不宜采用。
三、泉水
屬地下溫性水源,水瘦質純,各種有機物含量稀少,可溶性鹽類較多,用泉水養金魚,生長較慢,使用時應力求水溫平衡。
四、蒸餾水
不含氧或含氧很少,不適宜作飼養金魚的用水,或經過曝曬,待溶氧充足后方可使用。某些金魚品種對水質的清潔度要求較高,可在其他水中摻用部分蒸餾水。
五、自來水
屬人工水源水質比較清潔,含雜質少,細菌與有害物質少,可用來飼養金魚。但是自來水中氯離子含量較高,直接用來飼養容易引起中毒,因此使用之前必須經過去氯處理。自來水去氯有晾曬法和化學法兩種方法。晾曬法是將自來水在陽光下曝曬48小時以上(各地可根據水體內的氯氣含量而適當延長或縮短曝曬時間)。或在陰天及陽光微弱的天氣里存放4~5天,如遇特殊情況,沒有備水,須立即用自來水時,可采用化學法去氯。即在每立方米自來水中加入2~3克大蘇打(硫代硫酸鈉),將水稍加攪拌,30分鐘內反應即可完成。經過去氯處理后的自來水用來飼養金魚是安全的。
6. 山溪水可以養魚嗎
一、因地制宜建池 一般選擇溪河邊有一定落差且不被洪水沖淹的荒地建地,河岸開渠引水。魚池多建成長方形,長、寬比3:2,每個魚池約10~60平方米,池深1.5~1.8 米,水深0.8~1.2米。條石或片石漿砌池堤,100號水泥砂漿勾縫。進、出水口安置用鋼筋或木料制成的空隙為1厘米的半圓形攔魚柵,進水口比出水口高10~20厘米。
二、養殖品種適當 山溪水水質好,溶氧高,養魚病害少,而且山區草料豐富,故應主養草魚,搭配10~20%的鯉魚,這樣飼料成本才低。魚種放養量視水的流量確定,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養全長17~25厘米的魚種10~30尾,若魚池每小時能徹底換水2~3次,每平方米可投種30尾左右,否則少投。養殖10個月,草魚出池規格可達到1.5千克。大規格魚種可發展稻田養魚配套解決,畝投寸片魚種800~1000尾,可產20厘米左右的魚種500尾。
三、“三定、兩看”投餌 三定兩看即定時、定質、定量,看天氣、看魚情。主要投喂各種鮮嫩的青草、菜葉和浮萍等青飼料,有條件的可投喂30%的配合顆粒飼料。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晴天多喂,陰雨天少喂;7~9月多喂,投飼量為魚體重的40%以上;4~6月投飼量為魚體重的10~15%;3月和10月投飼量為魚體重的5~10%,原則上以魚3~4小時吃完為度。
四、加強管理防魚病 山溪流水養魚除日常飼養管理外,要勤查勤看,搞好防洪、防旱、防害、防毒、防偷、防泛塘和防治魚病的七防工作。
7. 山溪流水養魚魚塘圖片
四眼斑水龜對水質要求較高,以山溪水和清澈的池塘水為宜,若必須用含氯的自來水飼養時應先將自來水靜置幾天,或置于陽光下曝曬,或投入空心菜吸掉部分氯元素方可使用,否則會出現龜腹甲充血現象,若以其培育綠毛龜在打磨龜甲時會因細菌感染而引發爛甲病。
剛孵出的稚龜十分嬌嫩,待臍帶收斂后用10%生理鹽水浸泡消毒,然后放入斜置的水溫為25℃~30℃的水箱或敞口大盆內暫養,每天換水2次~3次。出殼3天內的稚龜靠自身卵黃囊提供營養,3天后可投喂煮熟的蛋黃、麥粒、米飯及南瓜等混合餌料,也可投喂黃粉蟲及切碎的魚、蝦、螺、蚌、蛙肉、畜禽下腳料等。
8. 山溪水適合養殖什么魚
脆肉鯇,原產于廣東省中山市長江水庫,是利用水庫的礦泉水,喂精飼料,運用活水密集養殖法養育成的名特水產品。因其肉質結實、清爽、脆口而得名。
步驟/方法:
飼養關鍵
1、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溶氧量以不低于5毫克/升為宜。最好引用水庫、山溪水,也可用清新的河水。在急劇流動的池水里,魚飛速游動,使肌肉經常運動,減少脂肪積累,增加肌肉韌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脆肉鯇成為游泳健將。
2、養脆肉鯇的飼料,主要是售價昂貴的純天然東北蠶豆。蠶豆不用粉碎,整料用清水浸泡一晝夜以上,使其浸透變軟發脹,便于草魚攝食、消化。
結構分析
應用電子顯微鏡對脆肉鯇和普通草魚的肌肉進行了分析,其目的是為脆肉鯇肉質脆化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通過對脆肉鯇和普通草魚肌肉超微結構比較,結果表明:脆肉鯇肌肉超微結構中出現了較明顯的變化,如肌原纖維中出現間隙,肌絲之間距離減小,但肌原纖維的外形仍保持完整。
營養特性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對來自同一個養殖場的脆肉鯇和普通草魚的肌肉營養成分(水分、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鈣和磷)進行分析.通過與其他魚類的營養成分比較,評估了脆肉鯇的營養價值.結果表明:脆肉鯇和普通草魚肌肉中的營養成分在組成上是一致的.在含量上存在著差異,脆肉鯇肌肉粗蛋白質含量比普通草魚肌肉高2.2%;粗脂肪含量是普通草魚的140%;氨基酸總量比普通草魚、黃鱔、鱖魚、黃顙魚、萬安玻璃紅鯉、青魚和團頭魴都要高,其中谷氨酸含量更是達到3.93%,遠遠超過對照組魚類。
1。水質清新、溶氧充足,不低于5毫克/升。最好用水庫、山溪水、河水。在急流的水里游動,魚的肌肉經常運動,增加肌肉韌度。
2。飼料用東北蠶豆,整料用清水浸泡一晝夜以上,使其浸透變軟發脹,便于草魚攝食、消化。
脆肉鯇(草魚)對水溫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在零下數十攝氏度的冬天它會到深水中躲避只要把塘挖深一些(5米以上)還是可以養殖的。因為脆肉鯇一般生長在水流比較急的水庫,那里水流很急很大,在那里生活的鯇魚的肉會變得比一般的鯇魚結實,所以吃起來比較爽脆。
9. 農村小溪水生態養魚
可以。黃骨魚對水溫的適應性較強,可在各類水域中養殖。因為黃骨魚不受水溫限制,所以在全國各地均有養殖,而且因為底棲魚類,不管是精養還是混養,都非常適合,近些年人工養殖的規模逐漸擴大。
像現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成為黃骨魚的主產地,由于氣候條件等因素的不同,黃顙魚在各地的養殖模式也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