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水多了缺氧嗎|養魚魚缺氧了怎么辦
1. 養魚水多了缺氧嗎
不能。凈水器出來的濃縮水,是不能直接用來養魚的,因為里面的營養成分經過凈化,已經被破壞了,這種水不適合魚的生長了。純凈水機,也叫純水機,純水機是要電的,出來的水質只有一個水分子,這樣的水是死水,沒有任何營養,不能養魚。
里溶解的有機物質了,連溶解在水中的氧分子都被過濾掉了,養魚不行,缺氧缺養料。養魚用的水應該含有足夠的養分、必要的礦物質元素等等,而我們所用的過濾器過濾的純凈水中,里面并沒含有對魚兒需要的養分。
2. 養魚魚缺氧了怎么辦
氧氣是魚生存的必備物質,缺氧會造成魚大量死亡,魚缺氧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勤換水
在養魚的時候,如果魚本身的數量并不大,而身邊有沒有相應的充氧物品的話,我們可以試著用換水的方式給魚必要的氧氣量,每次換水的量大概是魚缸中水量的1/3,這樣既有利于水質的穩定,又能給魚帶來一定的氧量。
如果覺得這樣不方便,我們還可以用滴水的方法給魚帶來一定的氧量,這種方法就是把魚缸放在水龍頭下面,把水龍頭的水調直到可以滴水的位置,每一滴水滴通過空氣滴落到魚缸中時,自然就會攜帶一定的氧氣,這樣也能夠解決魚類缺氧的問題。
3. 魚缸水多魚會缺氧嗎
答案是肯定的,水越多,融入水中的氧越多,反之則水少則氧氣少。那么,如何判斷魚缸是否缺氧呢?
魚缸內水含氧量,一般是魚缸上層水中含氧量高,越下層越少。所以水中缺氧時,魚兒總是跑到上層含氧量多的水中呼吸。
因此,觀察水中含氧量多與少,可以根據這個原理進行觀察:魚能在魚缸下層水中正常游動,說明水中含氧量多:魚越在魚缸上層游動,不肯到下層水域,說明水中含氧量越少;魚頭伸出水面、直接用口吞服空氣,說明水中含氧量已處于最低臨界范圍。
實踐證明,臨危體征的魚如不及時處理,常在十幾分鐘至1小時內昏迷和死亡。
如水面上有氣泡、魚頭伸出水面吸氣,說明魚缸水中含氧量低,應及時加入新水或對缸內輸送氣體。
平時,為了使水中含氧量增加,魚缸應放在空氣流通的位置(特別是炎熱天氣),使空氣中的氧氣能更好地溶解在水中,或酌情注水、換水。
種植水草的金魚缸,應放在陽光充足的位置,使水草能通過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含量。
4. 魚養多了會不會缺氧
水質問題:這個最常見的就是水中的有機質過多或是水質出現老化,這時水中的生物供氧會跟不上來而水體中的微生耗氧卻會一直增加,所以會出現缺氧的情況,這也是引起水體缺氧的一個主要原因。
密度過大:魚塘里的魚密度過大剛開始時魚小一般不會出現缺氧,但隨著魚慢慢長大,到養殖中后期如果天氣或水質等出現異常,這時魚會很易出現缺氧。
5. 養魚水越深是否越容易缺氧
池塘養魚的水深一般在2-3米之間,最少也要保持在1.5米左右。池塘太淺會影響魚兒的生長,同時產量方面也會下降。而池塘太深的話,下層的光合作用比較差,而且上下層水混合比較困難,這會導致下層溶氧不足,不利于物質循環,也會降低它的生產力。
根據季節來升高和降低池塘水位,以此達到調節水溫的情況。春季時,氣溫剛回暖,將水位降至0.7--1.2米左右,池塘水體能夠接受陽光照射也升高,有利于魚類在經過冬季后活動能力增強,食欲恢復。夏季時,在溫度高的地區,要提升水位至1.8-2.2米,水變深后,池水上下層水體溫度交換變慢,底層水溫會維持在一個合適的、穩定的范圍。
6. 養魚水少會缺氧嗎
1、魚缸中的水且不可加滿
(1)水太滿了魚容易從缸中跳出來
魚兒是離不開水的,往魚缸中加水是必需的,但是水并非是越多越好,如果你慷慨地將缸里的水加得滿滿的,那么魚兒就可以輕松地從缸中跳出來,就可能使你失魚又損財。
(2)水太滿了不利于魚進行有氧呼吸
魚在水里也是需要呼吸氧氣的,水中的氧氣是由空氣中的氧氣溶入水中后得到的。如果魚缸里的水裝得太滿,就會導致深水處的氧氣不足,魚在水下會因缺氧而上浮至水面,這樣對魚群的生存不利。
2、魚缸中放多高的水位合適
魚缸中的水位通常與它的大小有關系。通常水位低于魚缸頂部5-10厘米就可以了。這樣既能避免底部的水壓過大,也更有利于魚兒的有氧呼吸。
7. 魚水多了容易缺氧嗎
池塘養魚是指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靜水池中從事的魚類養殖,又稱內塘養魚。池塘水體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綜合技術措施進行精養,以提高單位水域的產量。生產過程分四個階段,通過人工繁殖取得魚苗,當年或翌年將魚苗培育成魚種,魚種養一定時間成商品魚,部分魚繼續培育成親魚,也可根據需要專門從事其中一個階段的養殖生產,中國池塘養魚的養殖面積、單產和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進行池塘養魚的國家主要有印度、東南亞諸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池塘養魚主要飼養技術包括混養和密養、輪捕輪放、日常管理和綜合經營。
1、混養和密養
同一池塘里混養和合理密養習性不同、食性各異或同一種類而規格不同的魚種,是中國池塘養魚技術的核心。鰱、鳙生活在水體上層,草魚、團頭魴生活在水體中、下層,青魚、鯪魚、鯉、鯽、非鯽等生活在水體底層。將這些不同種類的魚混養在同一池塘中時,不但可增加池塘單位面積的放養量,而且由于各種魚類所需的餌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種餌料資源,產生互利關系,又防止了水體的富營養化和改善池塘生產條件。將同一種類不同規格的魚進行混養,可在生產食用魚的同時生產大規格魚種,從而減少培育魚種的池塘,擴大了食用魚的飼養面積。在合理的密度范圍內,只要水溫適宜、水質良好、混養魚類的比例和放養魚種的規格適當、餌料質優充足、飼養管理細致,就會提高產量。
2、輪捕輪放
即一次放足魚種,飼養一個時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達到商品規格的成魚,再適當補充魚種。采用這種方法能使池塘單位水體始終保持適宜的密度,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魚產量。
3、日常管理和綜合經營
控制池水顏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術措施。豆綠、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它標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隱藻、硅藻及其他藻類為優質種群,如這些藻類形成水華,表明各種營養鹽類充足,代謝中間產物分解快,溶氧狀況良好。為使水色良好需適時適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餌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類,另補充配合餌料、油餅類、谷類和糠麩或田螺、貝類等。投餌要適時、適量、定點,以便檢查魚類攝食情況。施肥的目的在于培養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綠肥為主。高產精養池內由于魚類放養密度大,投餌施肥量多,易導致溶氧量下降,威脅魚類生存,必須及時注入新水或氧氣,以避免魚類泛池、浮頭現象發生。
中國常以池塘養魚為主,與家畜、家禽飼養、養蠶、種菜等綜合經營,以充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廢棄物,節約能源,維持生態平衡,提高經濟效益。如廣東的桑基,蔗基、果基,魚塘,就是在魚池堤埂植桑、桑葉喂蠶、蠶沙和蠶蛹等養魚,魚糞肥塘,塘泥肥桑,使魚、桑、蠶都能很好生長,形成水陸相互促進的多種經營的良性循環人工復合生態系統
8. 養魚氧氣太足不好嗎
世上什么事情也要講究平衡為好,不管什么環境,條件,物質等等都不要過多或過少,失去平衡就會出事,養魚也一樣,魚缸里的氧氣過多了,同樣會出毛病,增氧泵增的氧氣過多了的話,水中的溶解氧就過于飽和,大量氧氣就形成微型氣泡,氣泡附和在魚身上,魚就會得氣泡病,影響魚的健康,甚至死亡,所以魚缸里也不能增太多的氧氣。
9. 養魚水多了缺氧嗎為什么
日常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需要給魚缸加滿水,加水的高度也是有學問的,一般來說,使用循環過濾系統的魚缸,魚缸加水需要保證循環系統正常運轉以后,水位達到魚缸的頂住別人水下的太多,不會導致魚的直接死亡,但是暑假的太多,不利于循環系統的工作,或者是魚缸滿負荷工作,也不利于觀賞魚的生長。
10. 養魚水多了缺氧嗎怎么辦
一、天天觀察魚的活動情況 如果發現魚浮頭 ,表示水體缺氧 ,用自己的腳在岸上跺一下 ,魚“刷”一聲響潛入水中 ,等一下浮起來 ,證明魚池輕微缺氧 ;如果魚潛入水中 ,隨后又浮起水面 ,證明缺氧重一點 ,如果魚不下去 ,說明魚池嚴重缺氧。只要魚浮頭輕微缺氧養魚戶要立即采取措施 ,增加新鮮水和開增氧機方式增氧。
二、從魚浮頭時判斷 如果發現魚池的魚上半夜出現浮頭說明缺氧嚴重 ,一般白天有太陽光給魚池產生氧氣 ,水體溶量氧最多 ,晚上魚池氧只減不增 ,上半夜魚浮頭一般來說死亡率高。如果下半夜魚浮頭 ,說明缺氧輕一點 ,但不能大意 ,應采取預防措施。
三、從魚浮頭種類判斷 各種魚耐氧不一樣 ,比如蝦類最不耐氧 ,如發現魚池邊有蝦浮頭 ,說明魚池的水缺氧 ,過兩小時后就有白鰱魚和草魚浮頭 ,接著鯽魚、鳊魚等浮頭 ,那么說明缺氧重 ,應馬上采取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