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哪里有養兔|蒲城哪里有養兔子的
1. 蒲城哪里有養兔子的
黑狼狗能抓野兔只要速度夠快夠靈敏 抓野兔一般用的都是細狗 細狗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細狗原籍古埃及,根據是在金字塔壁畫上的狩獵場面里有細犬模樣的獵犬形象。
據此一部分認為細犬起源于古埃及,大約在西漢時傳入我國,因為西漢年間有了關于細犬的記載。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因為壁畫里的獵犬也可能是靈緹或者格力。另一種說法認為細犬是我國的原生犬種,起源于山東、河北一帶。目前這兩種說法都未得到證實。“細狗攆兔”是狩獵的一種形式,是用善于奔跑的狗來追逐野兔。在古代的皇家狩獵活動中也經常被采用。在蒲城縣志中有兩處關于唐代皇室狩獵活動最早的記載:“唐代,高祖武德六年十一月丁酉,高祖李淵獵于伏龍原(今蒲城縣城南17公里)”(《新唐書·本紀》);太宗十四年閏十月甲辰,太宗李世民獵于堯山。”可以想象到當年皇家狩獵時的恢弘場面,成千上萬的士兵將大片的荒野或者田地圍了起來,皇帝在眾臣的簇擁下,在獵犬的引導下,在原野上縱橫馳騁。每次到狩獵結束,獵到大量的野兔、黃羊、麂子等,在自己享用的同時,皇帝更多的是把獵物當作犒賞分發給軍士或者附近的百姓。這種皇家狩獵形式,后來逐漸在民間普及開來。2. 附近哪里有養兔的
1、鄭三兔子養殖場,地址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其他正大街南城廣場附近。
2、新縣兔子養殖場,地址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長途客運南站附近。
3、杰羅兔子養殖場,地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景華路與青島路交叉口北100米處。
4、白紅衛兔子養殖場,地址在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鈺泰九龍苑附近。
5、緣德兔子養殖場,地址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信質生活廣場附近。
主要有以下幾種風險:一是肉兔屬于生長快的家畜,在較短時間內就可以出欄,管理上和銷售上必須具有專業的技術和經驗。二是肉兔的疫病比較多,如果防治不及時,可能造成大面積的死亡。三是肉兔的銷售渠道比較窄,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往往造成較大的損失。
肉兔養殖屬于新興特種養殖,而人工養殖肉兔,國內起步有很長時間,關鍵是找到市場銷,因為肉兔種兔價格不高,一公五母一組種苗的價格在600元左右,對資金的要求也比較低。如果盲目引種,往往會造成市場過剩的局面。
3. 南充哪里有養兔子的
南充儀隴有,我們這有一條街就是兔子宴街,還有好大一個兔子加工廠.
4. 附近有沒有養兔子的
四川仁壽縣—井研縣一帶養兔子多。
上個世紀80年代,仁壽縣就有了種兔養殖場,帶動了當地養兔產業的迅速發展。最近幾年,四川的兔子飼料,生產企業基本上都是在眉山。其中最有代表性企業四川金字塔飼料科技有限公司。還有配套兔肉加工企業,四川哈哥兔業,也在井研縣。
5. 蒲城哪里有養兔子的地方
就是主人帶上愛犬 再開闊地 追逐兔子。
國內比較出名得活動是:
細狗攆兔,(細狗是一種犬種)是流行于陜西省蒲城縣一帶的漢族民間競技活動習俗,是集漢族民俗和民間娛樂為一體傳統活動。在固定節日里,由狗主人帶細狗逐獵兔子。此活動影響甚廣,參者甚眾。細狗,也稱之為細獵狗,尖臉,垂著的兩片長耳朵,且身材細瘦挺拔,動作靈敏。
6. 蒲城縣哪里有賣兔子的
永濟
山西省永濟市
市情介紹
永濟古稱蒲坂,史為舜都,地處山西省西南端,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總面積1221.06平方公里,全市轄7鎮3個街道,人口43萬。1994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永濟,古稱蒲坂,傳為舜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處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這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古蒲州城瀕臨黃河,古為畿輔重鎮,曾建中都,是古代全國六大雄城之一。永濟歷代明賢輩出,舜帝、柳宗元、王維、聶夷、楊貴妃、司空圖、馬遠、楊博等堪稱歷代英杰,聲名遠揚。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著名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中的鸛雀樓就位于永濟市內黃河岸邊,它同武漢的黃鶴樓、湖南 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一起,并稱中國的四大歷史文化名樓,同時也是四大名樓中唯一位于中國北方和黃河岸邊的文化歷史名樓。
永濟市內的普救寺,是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中崔盈盈和張生緣定三生的地方,也成了千千萬萬青年人追求愛情的圣經。“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也成了人們對追 求愛情的祝愿和向往。
永濟市黃河岸邊的蒲津渡遺址和鐵牛館,在1991年,黃河岸邊古蒲津渡遺址出土的四尊唐朝開元年間鑄造的每個重達60噸左右的大鐵牛,模型在人民大會堂展出,震動了世界考古界、冶金界、工藝美術界。
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老峰,山川秀麗,風景獨特。早在史前時代,文字出現以前,五老峰就是中國研究、解讀、傳授結繩記事《河圖》的地方。這里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研究院和大學。
歷史
古稱蒲坂,相傳為舜帝之都。戰國時屬于魏國,稱蒲邑。秦置蒲坂縣,王莽時改蒲城。東漢復名蒲坂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縣置河東縣,大業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東縣。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河東縣入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為蒲州府,并設附郭永濟縣,以境內永濟渠命名。1912年廢府存縣,1958年與安邑、解虞、臨猗三縣合并為運城縣(現運城市)。1961年析運城縣復置永濟縣。1994年1月撤縣設市,目前隸屬于地級運城市。
經濟
永濟的工業以輕工業為主,有國家大型企業鐵道部北車集團電機廠,為全國鐵路電機城,還有倆座大型發電廠。農業主產小麥、棉花、淡水魚等。
物產
礦產有磷、石英砂、石灰巖、白云石、鐵、鉛鋅、金、銅、紅瑪瑙等。
野生動物有野豬、野兔、野羊等。
土特產主要有桑落酒、蒲柿、黃河大鯉魚。
文化和旅游
五老峰:道教名山,史稱東華山。它和附近的古蒲州共同構成了一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永濟盛產蘆筍,種植面積20萬畝,居世界之首。附近聚集了數十家蘆筍加工企業,蘆筍罐頭的產量和出口量居全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