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壁綠藻|魚缸壁綠藻被金魚吃了后出現白色顆粒物
1. 魚缸壁綠藻被金魚吃了后出現白色顆粒物
長青苔對金魚無害,魚缸內生長有少量的青苔對金魚沒有壞處,而且還有好處。但水藻也不能過多,否則金魚可能會缺氧死。金魚和熱帶魚不一樣,喜歡綠水。就是水體藻類豐富的水。專業養金魚的愛好者都在瓦缸里養,就是瓦缸適合長出青苔,好培育綠水。這樣對金魚的體色,及身體狀況都大有好處。因為金魚會以綠藻為食,其實金魚最好是生長在老水中。老水是就是魚缸中清潔而呈嫩綠色、綠色、老綠色或綠褐色的水的統稱。
2. 魚缸里突然出現白色顆粒物
恭喜你,你的魚產卵了。變得混濁腥臭,是公魚的精子,和壞死的未受精的卵。你不要魚卵,就弄出來扔掉。水可以立刻換新水。想孵小魚,就要把親魚取出來,另放。原缸里到掉一部分水,水淺一點,換干凈的水,加氧,加光照。3-7天就有魚出來。
3. 金魚缸里有白色絮狀物
水中的絮狀漂浮物主要為以下幾種:
1、蛋白蟲
蛋白蟲是由于水體過肥而產生的如果蛋白蟲的數量過多會對魚兒產生影響,所以如果一旦發現應該立即處理。
2、魚鱗等自身脫落物
這種情況一般能夠從魚身上是否掉鱗就可以看出。大多數為水霉病。
水霉病常引起魚體表面組織損傷,并在水中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
本病主要在水溫較低的時候易發病,所以提高水的溫度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清除這些絮狀物。
如何清除魚缸中的白色絮狀物?
第一、無論是蛋白蟲還是水霉病,加強過濾都是必要的,另外濾棉要定時清晰晾曬;
第二、有條件魚友的可以讓魚缸接受適當的太陽光照,如果沒有條件則可以選擇紫外線殺菌燈定時開啟;
第三、注意控制水溫,蛋白蟲有自己不耐受的溫度范圍,在魚可耐受的情況下適當做出溫度調節即可;
第四、增加清潔魚,這個不多說了。不過大家買清潔魚之前需要注意一下自家的魚種是否能與清潔魚共處。這一點千萬不能忽略哦。
4. 金魚缸里白色的顆粒
是白點病,在熱帶魚身上較常見,是溫度低造成的,用加熱棒加熱一下就好了,切記別加熱水,再放點黃粉和紅霉素,很快會好的
5. 魚缸里有白色顆粒物
您好,魚缸的白色顆粒,可能是新陶瓷環碎屑或者其他雜質,應該加強過濾,勤換水,還有可能是細微空氣泡。
6. 魚缸里出現白色顆粒
白色東西可能是水垢、菌膜,用吸附性擦缸刷蘸餐洗凈或食醋,緩慢用力擦洗,可去除白色污垢。
1、這種原因是魚缸的濾化系統不健全,先拿擦缸的工具清理魚缸,換水、換好一點的濾材。
2、水質不好,自來水的堿性大,有雜質、水垢、水堿。用濕棉布蘸食醋擦拭干凈,更換純凈一些的水。
3、新開缸水面下缸底壁上的是菌膜,建議魚缸用擦缸刷清洗干凈。換水、買好一點的硝化細菌,增強凈化水質的效果。
4、可以增加幾條工具魚如:清道夫、吻嘴、青苔鼠。
7. 金魚缸里有白色顆粒
應該是蘋果螺的卵,是不是透明的一塊里面有白色或者奶白色的顆粒,那個就是蘋果螺的卵,蜜蜂塔螺是直接下小螺的
8. 金魚缸里很多白色絮狀物
你的金魚患上了松鱗病,也叫立鱗病.最好把魚缸放在有光照1-2小時的地方.利用陽光紫外線殺菌.這樣可減少疾病.
病原體是小型點狀極毛桿菌。病魚體表粗糙,鱗片向外豎起,基部水腫,積有少量半透明或含血的滲出液。若在鱗片上稍加壓力,即可見鱗片基部有少量滲出液噴出,然后鱗片脫落。嚴重時,鱗片就像刺猬的毛,片片豎起,干枯松散,鰭基充血,腹部膨脹。防治方法:可選用慶大霉素3-5支,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15分鐘。或選用濃度2%的食鹽水、濃度3%的碳酸氫鈉溶液,浸洗病魚10-15分鐘。也可選用1克呋喃西林,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20-30分鐘。
9. 魚缸里發現白色顆粒
魚缸里白色的小點點有可能是水垢,說明水中的雜質比較多,需要定期清理一下。也有可能是菌膜,一般都是有益菌的,一段時間后就會消失。或者是蛋白蟲,這種生物出現說明水富營養化,需要注意控制喂食,并且注意過濾和換水。另外,缸里有氧氣泵的話,白點也有可能是小氣泡。
10. 魚缸中有白色顆粒物
菌膜!成因是水沒有養到位,沒達到平衡的生態程度,水質不太好。缸內的一些玻璃器材等附著的有機物滋養出來的菌叢,還有可能有一些腐生物和低等藻類的集合體。清除方法:
1、手動處理,當看到有白色的菌膜的時候擦一擦,及時清理掉就行,磁力刷比較適合;
2、養好水,保持良好的換水習慣,一次不要換太多,換掉1/4到1/3即可,常換過濾棉;
3、放清缸魚,類似清道夫,女王胡子類的(缸里有地圖,此法最好是不要嘗試)。
4、自生自滅,等過上一段時間之后這些菌膜會自動消失,也就是你的水質恢復了,但是養水不當的話還會再次出現。菌膜的出現終究還是水質的問題,所以還是要回歸到養魚先養水這個話題,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常用磁力刷清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