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家養魚|中國四大家養魚品種
1. 中國四大家養魚
中國四大家魚之父
鐘麟,魚類養殖學家,家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的創始人。他在1958年創造了"生態生理催產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池養家魚全人工繁殖,結束了我國淡水養魚依賴從江河裝撈天然魚苗的歷史。他為第三世界國家培訓人才,為發展各國淡水養魚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1958年6月3日,他成功地使池養鰱、鳙在池中自然繁殖,獲得了3萬多尾體質健壯的魚苗。從此結束了淡水養殖魚苗世代依賴江中裝撈的歷史,開創淡水養魚歷史的新紀元。由于這項技術的應用推廣,1962年全國人工繁殖鰱、鳙魚苗10多億尾;1987年,全國人工繁殖魚苗超過2000多億尾,比歷史上從江中捕撈魚苗最高紀錄的1957年234億尾提高近10倍,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巨大。由于人工繁殖種苗得到了解決,淡水魚產量大幅度增長。1988年,全國淡水養殖產量達到390噸,居世界第一。這是淡水養魚史上的一個根本轉折點。鐘麟被國際學者譽為四大家魚人工繁殖創始人。
此后,鐘麟又與科技人員,相繼突破了草、鯪、鳊、青等魚類人工繁殖關,使我國淡水魚類全人工繁殖技術及其理論一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2. 中國四大家養魚品種
我國養魚歷史悠久,四大家魚是養殖的首選。為什么要四大家魚?
那是因為四大家魚有生長快,肉質鮮美,并且容易飼養。目前經過人工的有意識的雜交繁育,有很多生長快,個體大的品種出現。但是四大家魚市場普遍,價格不高。現在有很多養殖專業戶養一些其他品種的魚,價格遠遠高過家魚。
3. 中國養魚第一人
兩個人在一起養魚,第一個意思是喝酒,酒杯里的酒沒有喝完,所以被叫做是養魚,第二,男女之間男女之間兩個人在一起養魚,第一個意思是喝酒,酒杯里的酒沒有喝完,所以被叫做是養魚,第二,男女之間,男女之間產生曖昧不清的情況也叫座也叫做養魚
4. 中國哪里養魚的最多
鐘麟,魚類養殖學家,家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的創始人。他在1958年創造了"生態生理催產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池養家魚全人工繁殖,結束了我國淡水養魚依賴從江河裝撈天然魚苗的歷史。他為第三世界國家培訓人才,為發展各國淡水養魚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1958年6月3日,他成功地使池養鰱、鳙在池中自然繁殖,獲得了3萬多尾體質健壯的魚苗。從此結束了淡水養殖魚苗世代依賴江中裝撈的歷史,開創淡水養魚歷史的新紀元。由于這項技術的應用推廣,1962年全國人工繁殖鰱、鳙魚苗10多億尾;1987年,全國人工繁殖魚苗超過2000多億尾,比歷史上從江中捕撈魚苗最高紀錄的1957年234億尾提高近10倍,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巨大。由于人工繁殖種苗得到了解決,淡水魚產量大幅度增長。1988年,全國淡水養殖產量達到390噸,居世界第一。這是淡水養魚史上的一個根本轉折點。鐘麟被國際學者譽為四大家魚人工繁殖創始人。
5. 中國四大家養魚排名
今年四大家魚養殖虧損第三年,基本上每養成一斤魚藥虧損大約1元,如果你打算養殖四大甲魚,建議趕緊大小念頭,估計還要幾年養魚的成魚價格才能緩過來的。
6. 四大家養魚哪個好吃
四大家魚種類:青魚、草魚、鰱魚、鳙魚。
1、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又叫黑鯇,全身有較大的鱗片。外形很像草魚,但全身的鱗片和魚鰭都帶灰黑色。青魚的名字也由此而來。鱗片大而粗。它的尾部比草魚要細長。
2、草魚(Grass carp )又稱鯇、油鯇、草鯇、白鯇、草魚、草根(東北)、混子、黑青魚等。身體長而“秀氣”,體色為青黃色,腹部略顯白色。鱗片大而粗。它的背鰭、胸鰭、腹鰭和尾鰭都比青魚小而短。
3、鰱魚又叫白鰱、鳊魚、水鰱、跳鰱、鰱子,屬于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
4、鳙魚(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又叫花鰱、黃鰱、鱃魚、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有叫雄魚。
7. 中國四大家養魚類
魚類可分“野生”和“家養”兩大類。“家養草魚”是說“這草魚不是野生的,而是家養的”,也可以說成“用家養方式養育草魚”這種事。
8. 四大家養魚有哪些
唐朝。
在唐代以前,鯉魚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因為唐皇室姓李,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的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四大家魚。
家魚是指人工養殖的河魚,能稱為家魚的魚一般都是生長迅速,抗病力強、成活率高,且食用價值高,適于作為大眾食用魚。中國在殷商時代就開始了池塘養魚,早在周代,鯉魚就是珍饈,唐朝禁止鯉魚后,四大家魚養殖逐步擴大,在北宋時四大家魚繼續發展到更廣泛的區域養殖,在長江,珠江的養殖逐漸興盛起來。
9. 中國四大養殖魚
四大家魚放養比例根據塘口條件不同有不同搭配比例。選擇主養品種,搭配其他魚種。目前除青魚價格較高外(但青魚的養殖成本也較大)四大家魚的養殖效益不大好,建議主養品種選擇市場效益較好的魚種,采取“80:20”模式較為合理。 池塘80:20的概念是指:在池塘增加魚產量,收獲的魚產品的產量80%是由商場經濟價值較高的主養魚組成,20%的產量由配養魚類組成,如有助于凈化水質的濾食性魚類和有助于控制野雜魚類和其它雜食性魚類的掠食性魚,在生產實踐中,從魚苗培育成魚種或從魚種養成商品魚均可采用80:20這一模式技術。任何一種取食性養殖魚類都有可以作為占80%的主養殖魚類,如鯽魚、溝鯰、團頭魴、草魚、鯉魚、羅非魚、淡水白鯧和其它高價值魚類。 基本方法: 1、用標準方法準備養魚池塘。 2、用標準方法選擇規格均勻主養(如鯽魚、溝鯰等)的魚種,選擇規格整齊的配養殖魚種(主要是鰱魚)放養到準備好的池塘,收獲時主養殖魚類的重量大致占80%,配養殖魚類的重量占20%,鱖魚、大口鯰、加州鱸或其它肉食性魚類也可以放養一些,以控制鯽魚的繁殖或其它野雜魚的滋生。 3、以一種營養完全、特性良好的顆粒飼料,按規定的的計劃表和方法飼喂魚類,也可以用標準方法管理池塘,這樣會比傳統混養體系少發生魚病,少充氧,少動水。 4、養殖周期結束時,能一次收獲所有的魚,主養殖魚類所有個體均可達到市場規格,并且規格比較均勻,在養殖中期,市場價格較好的地方可捕撈上市也是經營中的選擇。 三、魚種的選擇及放養 1、適合池塘80:20養殖的主養殖魚類有鯉魚、鯽魚、團頭魴、草魚、青魚、斑點叉尾回、羅非魚、淡水白鯧等,適合作為配養魚類的有:鰱、鳙魚,也可選擇加洲鱸、鱖魚等。下面我們以鯽魚為例來說明養殖魚類的基本選擇標準。 2、放養魚類的選擇及其操作指南: ①選擇體格健壯、無病、規格均勻的魚種; ②盡量選擇原、良種; ③在所有操作過程中,應避免對魚造成的各種應激,或使之減至最小程度; ④選用在一定養殖周期內能達到市場規格的平均放養體重,規格均勻的魚種進行養殖,即要選擇規格整齊的大規格魚種(下面以鯽魚為例) ——在水溫26℃的條件下,從魚苗養殖至250克大約需要190天;從15克養殖至250克大約需要120天;從60克養至250克大約需要80天。根據投放時間,選擇魚種。 2、池塘80:20養殖放養殖參考模式 表一、池塘80:20養殖放養殖模式 品種 放養情況 收獲預估 備注 主體魚數量尾/畝 主體魚規格克/尾 鰱鳙尾/畝 主體魚產量公斤/畝 主體魚規格克/尾 鰱鳙公斤/畝 鯽魚 800- 1000 50 150 405 300 100 不放或少放小規格鳙魚 鳊魚 1500 50 300 500 450 150 未達到性成熟的一令鳊魚種 鯉魚 1000 150 350 1200 1300 260 草魚 800 150 400 800 1000 250 夏季上市 淡水白鯧 800 50 350 650 750 250 羅非魚 1000 50 350 720 500 260 單性羅非魚 斑點叉尾回 600 50 200 550 600 150
10. 中國四大家養魚基地
四大家魚一年畝產多少斤?
答四大家魚,首先每畝約這能養殖1350尾,養多了怕缺氧,這四大家魚平均一年每條能長1.8斤左右,一年畝產大約可達2430斤左右。因為魚有大有小,大的長快些,小魚苗長慢些,一年平均長1.8斤/尾,已很不錯,←牟畝產大約增2430斤左右,請審核!
11. 中國養魚的有多少人
稻田養魚的除草保肥作用
雜草是水稻的“勁敵”.它與水稻爭肥料。
而且還是水稻病蟲害的中間宿主,據估測稻田里的雜草每年要奪去稻谷產量的10%。
未養魚的稻田中,雜草與水稻競爭,每畝稻田中的雜草從稻田中吸取0.62千克的氮素,相當于1.3keg的尿素或3.1 kg的硫酸銨,占稻田植物吸收總氮量的8 34%。
如果稻田中養草食性魚類,由于草食性魚類的除草作用,直接保住了肥料。
被截留下來的肥料供水稻吸收生長,同時也避免了雜草與水稻競爭地面、空間和日光能。
2.稻田養魚的除草造肥作用
魚類尤其是草魚類在稻田中不斷吃草,隨著體重增加,吃食量和排糞量也相應增加。
據測定每尾長6.5-13cm的草魚種,日食量相當于自身體重的52%,由于消化不完全,排糞量占日食量的72%。
若以每畝生產草魚種500尾計算,糞便中氨的含量相當于2.5 kg硫酸銨。含磷量相當于5 kg過磷酸鈣。每畝養魚稻田還可以提供2 500-5 000kg魚溝肥泥,可為下一茬作物提供一季基肥,相當于10-20 kg標準化肥的肥效。
養魚稻田與不養魚稻田相比,有機質可增加0.4倍,全氮增加0.5倍,速效鉀增加0.6倍,速效磷增加1.3倍。
3.稻田養魚的松土作用
魚在田間覓食,不停地活動,翻動稻田表土,疏松土質,攪動水面,增加了水中的溶氧;氧氣深入土層,也就加速了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打破了水稻根部周圍的板結層,促進水稻根系生長發育植株健壯。
而不養魚的稻田的土地表層為膠泥層所覆蓋,不利于水稻根系的呼吸及土壤有毒成分的分解和釋放。
養魚的稻田,魚類能起到經常性的松土作用。
4.稻田養魚的除蟲作用
稻田養魚后,水稻害蟲成了魚的餌料,起到了生物防治作用。
魚類吞食落人稻田水面上的稻飛虱、葉蟬、稻螟蛉、卷葉螟、食根金花蟲、紋枯病菌核等,有時還能跳起撲食稻莖上的害蟲,鯉魚、鯽魚、羅非魚的食蟲效果更為明顯。
養魚稻田中,藥物防治水稻病蟲害的次數可以明顯減少。
5.稻田養魚可以改善水稻的通氣和光照條件
魚類在稻田中能吃掉雜草和水稻腳葉,改善了稻田的通氣和光照條件,同時魚類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魚類的活動攪動水面,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
稻田養魚增產、增收、增效
1.水稻增產一成左右
由于魚類改善了水稻的生態條件,就能促進有效穗的增加和結實率的提高,從而使稻谷增產,一般可增產一成左右。
2.能獲得一定的魚產量
即使不投喂,培育夏花魚種每畝可生產1齡魚種15 kg左右;采用壟稻溝魚式或溝池結合式等新技術,加上適當投喂,每畝可生產食用魚150 kg左右。
3.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稻田養魚減少了治蟲用藥和肥料等成本支出,節省了除草用工或化學除草劑的費用,水稻和魚類增產,收人增加。
稻田養魚的社會效益
1.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稻田養魚是一種集約經營的好形式,符合我國田少人多的實際情況這種方式能立體利用農田,以盡可能少的物質和能量投人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糧食利魚產品,創造優質高產、低耗高效和合理的農業生態系統,這也是現代化農業的目標之一。
2.打破單一糧食生產的經營形式
稻田養魚改善了稻區農村經濟結構,是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
3.減少病害、節省農藥、提高健康
有益健康魚類在稻田里吃掉了孑孓(jiéjué)等有害生物,減少了瘧疾和絲蟲病的發生和流行大魚類吃掉害蟲 ,不僅減少了病害的發生,而且還因以魚治蟲,少用了農藥,減少了環境污染,改善了農村衛生狀況。
此外,也減少了農藥從稻谷直接或間接給人類的有害物質在人體內的蓄積,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