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甲竹怎么養才能開花|龜甲竹根能長出龜甲竹嗎
1. 龜甲竹怎么養才能開花
陽臺花園菜園為您解答。
花瓶中放富貴竹子,怎么讓它活的更久?富貴竹是大家都喜歡的植物,可放在家中四季常綠,而且寓意著節節高升,大富大貴的寓意。富貴竹擺在家中各個地方都非常美觀,可謂是百搭的綠植盆栽。那么養富貴竹時很多朋友因為各種問題養不好,那么如何讓富貴竹長的長長久久,能長兩三米高,甚至可以開花呢?
第一、溫度要合適
富貴竹喜歡的生長溫度在15度到30度之間,太熱了或者太冷了都不容易生長。所以想讓富貴竹長得快一些,溫度一定要合適。夏天放在陰涼的地方,冬天放在溫暖的地方。第二、光照合適
富貴竹適宜生長的環境是空氣濕度較大,而且散射光充足的環境。養富貴竹要放在靠近陽臺但是又不能直射到太陽的地方。經常開窗通風增加對流,經常給葉片噴霧保濕,可以防止出現干尖黃葉。第三、營養要跟上
很多朋友養富貴竹長得郁郁蔥蔥好幾米高,但是上部的枝條又細又弱,而且出現黃綠色,明顯的營養不良。養富貴竹想要讓它長得高,長得壯,一定要增加肥料,畢竟水里的養分是特別有限的。每個月增加幾次的營養液,可以讓它葉片一直油綠,生長的枝條也特別粗壯些。第四、避開發熱源以及空調口
很多朋友喜歡把富貴竹放在電視柜以及空調旁邊,其實這時候它們噴出來的熱風容易損傷富貴竹的植株,以及葉片,一定要遠離這些地方。
第五、換土培
如果想讓它長長久久,長得又快又高甚至開花,可以考慮把它更換成土培,畢竟根系都適合在土壤中生長。養護環境以及條件都不會改變,把它栽培在花盆中養護起來就簡單多了。只要溫度光照合適就會一直往上生長,長到兩三米高而且還會開花。富貴竹開花比較清香,而且特別仙氣,聽說遇到富貴竹開花還有好兆頭。
養好富貴竹只有遵循它的形象才可以養的高高壯壯,葉片一直油綠。
如果覺得步巖說的有用,輕輕點個贊吧。關注陽臺花園菜園,學習更多養花知識。
2. 龜甲竹根能長出龜甲竹嗎
龜甲竹屬于竹亞科,又名龍鱗竹、佛面竹、龜文竹等,為毛竹的栽培變異品種,分布于長江中下游,秦嶺、淮河以南,南嶺以北。竹桿的節片像龜甲又似龍鱗,在竹家族中,它或許是個叛逆,不成規矩自成方圓,與其他靈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飄逸,多了些剛強與堅毅。
稈基部節間連續呈不規則的短縮腫脹,并交斜連續如龜甲狀,象征長壽健康,福如東海,其竹的清秀高雅,千姿百態,令人嘆為觀止。此竹種易種植成活但難以繁殖,且極為罕見,為我國的珍稀觀賞竹種。龜甲竹都以母竹移植栽培。挖取母竹時,要多帶宿土,并帶50厘米左右的竹鞭。
龜甲竹的遺傳性狀不太穩定,栽植后長出的新竹一年比一年小,有的竹竿變成正常竹竿。
3. 怎樣種植龜甲竹
用腐葉土 堆肥 沙土配制的培養土栽植 喜歡溫暖濕潤,怕干旱,忌陽光直射,溫度不得低于6度 水分要充足,盆土不可見干每天一次澆水,夏天早晚澆,冬天三四天一次 生長期每月施肥兩次,以氮肥為主 防止介殼蟲危害,手工摘除后擦殺蟲劑 每年三四月分換盆,剪掉枯根,上盆用底肥,最好是馬掌片或腐熟的有機肥
4. 龜甲竹生長快嗎
竹子之所以能長高長粗,是由于植物內部的細胞分裂、增大、伸長的結果。
而竹子的每個節間的下部都具有分裂能力極強的細胞。春天,溫度適宜、空氣濕潤,這些細胞就會迅速地分裂、伸長。
竹子的每個節間下部的細胞同時活動,竹筍也就迅速地長高了。松樹因為節間細胞組織分裂速度較慢,所以生長的速度也就沒有竹子這么快了。其他植物也一樣。
其實雨后都能使植物的生長變快,只是竹筍的生長很明顯罷了.
5. 龜背竹怎么養才能開花
龜背竹是一種多年生木質藤本常綠灌木,它會在每年的7、8月份左右開花,花期持續兩個月左右,而它結的果會在第二年的花期結束以后成熟,它的果子很像一根短粗棍子,外皮很像烏龜殼,剝開以后里面的果肉有點像香蕉。吃法是可以炒著吃,燉著吃都行。
所以,龜背竹果又被稱為蓬萊蕉,而它果子成熟以后會散放一種類似菠蘿的芳香氣味,吃起來味道還算不錯。不過,這個還真不能多吃,吃多了口中會有麻麻的感覺,還非常容易引起過敏。
不過,我們在家養的龜背竹并不是很容易開花結果,原因有很多,但一個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它還沒有長大,一般來說,龜背竹要我們在養5年以上才容易開花結果的。
6. 龜葉竹好養嗎
1. 溫度
將龜背竹生長環境的溫度控制在15-30℃,植株生長將更有優勢。低于5℃時,植株生長緩慢,進入休眠期,可以移到室內溫暖的地方養護,越冬的溫度控制在10℃左右為宜。溫度高于35℃時,需要適當進行遮蔭,做好降溫處理。
2. 澆水
龜背竹喜歡濕潤的環境,要時刻保持盆土的濕潤度,不能太干燥,也不能出現積水現象。澆水時量要適中,不宜一次性大量澆水。
3. 施肥
保證龜背竹生長具有足夠的肥力,才能促進植株生長更高。生長期每10-20天施肥一次,選用稀薄液肥。施肥時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即可,植株休眠期禁止施肥。
4. 病蟲害
龜背竹長期養殖在通風差的環境中,很可能會受到蚧殼蟲危害,可以用生活中的擦臉毛巾或牙膏擦拭蟲害侵襲的地方,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緩苗。
5. 修剪
龜背竹生命力旺盛,發現有些地方生長較旺,需用消毒好的剪刀剪掉,以促進側枝生長。不過一般情況下不能進行大的修剪,避免修剪過多影響植株生長。
7. 龜甲竹怎么養才能開花快
竹米,是竹子的種子,竹子極少開花,因為竹花過后,竹林就會成片死亡。竹子的花細小,顏色很多,近前去聞,還有點淡淡的清香。竹花開過后,便結成竹米,即竹子的種子,這是竹子延續后代的最傳統的方式。
竹子,一般要在50~100年時才會有開花現象。竹子開花,也就意味著它生命的枯竭,只有留下種子再度繁殖,但并不是所有竹子開花都可結出竹米。竹子開花結實是較為罕見的現象,因此史書常將此記載。因竹米不易得到,所以被抹上一層神秘色彩,傳說中竹米是鳳凰之食,古代有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之說
8. 龜甲竹種植技術
你說的是龜背竹吧。把它的徑切下3一4寸橫著埋在花盆里,水不要大否則會爛。
9. 龜甲竹怎么養才能開花呢
1、挖除開花竹株。
開花要消耗大量養分,對竹株生長極為不利,所以要下狠心及時地挖除開花竹株,挖的時間以5-6月為好,結合松土、施肥同時進行,并且要連鞭挖除,不留隱患。
2、仔細挖筍,防止傷鞭,減少傷流。
要改革挖筍工具,推廣用筍搶挖筍,同時采用施筍穴肥的方法,以補充養份的消耗。
3、提倡科學施肥,配方施肥。
根據竹筍產量的消耗養分的關系,氮磷鉀比例應該是5:1:2為好,要加重氮肥的用量。據有關資料介紹,竹子要求有一種特需的元素―硅。巧施磷肥,既能增加竹筍產量,又能扼制竹園衰敗。
施肥的時間應以松土、覆蓋密切結合,一年3―4次,即5―6月施長鞭肥;9月施發芽肥;11月施孕筍肥;出筍前半個月(正常時間1月底2月初)施長筍肥,若覆蓋竹園,應在覆蓋前澆水同時進行。有條件的地方,可多施有機肥和生物肥。
4、重視水分管理。
5、防治病蟲害,要重在預防。一旦發現病蟲危害,要及時撲滅在萌發階段。同時,還要及時地、合理地疏伐病竹和老竹,使竹林結構合,生長健康,年輕化,有活力,有生機,以盡量延長竹子的成熟周期。
6、開展科學實驗,發掘民間技術。
民間有許多秘方,能控制雷竹開花。
7、調運竹苗要嚴格檢查,禁止用開花竹做母竹。
開花竹雖不是疫病,但危害嚴重,在調運時,必須有科技人員嚴格把關,以杜絕后患。
10. 龜甲竹什么時候移栽好
竹子如何進行移植:
1、移竹栽植,即連竹稈帶竹鞭挖出栽植。
選擇稈直、基部粗、枝葉繁茂、分枝較低、無病蟲害、胸徑2~4公分的1~3年生母竹;根據最下一盤枝條的方向確定去鞭的方向,挖掘時留來鞭30~40公分,去鞭50~70公分的長度截斷,斷面要光滑;起竹時注意保護鞭芽,少傷鞭根,不要搖動竹稈,否則容易損傷竹稈和竹鞭的連接處(俗稱螺絲釘)而影響成活率;母竹挖起后,留枝4~5盤,削去竹梢;栽植時要使鞭根舒展,覆土深度要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5公分,防止竹稈搖晃,應設立防風支架。
2、截稈移蔸。
栽植方法同上法相似,只是在母竹基部離地面15~30公分處截斷竹稈,用蔸栽植。此法有利運輸,栽后也容易管理,竹蔸不易失水,成活率高;但新竹細小,成景成材都較緩慢。
竹子的移植栽培技術:
1、整好地是移竹成功的基礎
近幾年,移植的竹種主要有烏哺雞竹、淡竹、斑竹和孝順竹。其中烏哺雞竹、淡竹、斑竹為散生竹,孝順竹為叢生竹。散生竹竹干為地上莖,地下莖為竹鞭,竹鞭上有芽和根,其是竹子的生長繁殖器官。整理好移植竹子的地塊是給竹苗提供必要的成活環境,是移竹成功的關鍵。整地的方法通常是全墾整地,挖穴植苗,要求整地深度一般為30~35cm,進行深翻細耙,破碎土塊,促其風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在整地破垡的同時,撿去土壤中的石塊、磚塊、草根、樹根等雜物,有利于竹子的生根、行鞭,減少跑鞭、鞭竹數量和雜草的生長量。土塊大小不超過5cm直徑,上下土層均勻。
大多數竹種忌水濕,因此,平坦地移竹,整地時要隔2~3m(黏土、砂土3~4m)開1條步道排水,步道寬30~40cm、深20~30cm,同時做好排水系統,大雨過后無積水,免受澇漬,以提高成活率。
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新植竹園的滿園速度與基肥(除密度和質量外)有較大的關系,因新竹成活后就能吸收到肥料,進行正常的同化作用,積累養分進行繁殖。由表1可以看出,在土壤相同、整地條件相似的情況下,施肥不同,竹子的成園速度有一定的差異。可見在移竹工程中,進行合理的整地,使地面基本平整,無積水水凼;同時結合整地施足基肥,能夠有效促進竹子的繁殖,提高總株數和新株數。
2、選擇優質竹苗,挖好竹苗是移竹成功的關鍵
竹苗的質量對移竹質量影響很大,優質的竹苗移植后容易成活和滿園,劣質竹苗不易栽活,即使成活了也是發筍少,難滿園。由表2可以看出,竹苗質量非常重要,一般要求竹苗齡1~3年,干綠色,干徑2.5~3.5cm,粗細適中,枝下高1.0~1.5m,帶鞭45~50cm,根系完整,其中去鞭長度25~30cm,有幾個鞭芽,帶土球20~25kg,竹鞭竹根都包在土內。這樣標準的竹苗移植后成活好,走鞭快,發新竹多,容易滿園、成景。
挖掘竹苗時,第一,竹苗要無病蟲害;第二,弄清竹鞭來去的方向,留來鞭15cm,去鞭25~35cm,挖成一個長形的土球,并包扎好,保證鞭芽完好;第三,異地竹苗需進行長途運輸,運輸途中要注意保濕,用雨布把竹苗包裹好,免被大風吹襲失水,在裝車時再進行干葉補濕,保證竹苗健壯優良。
3、精工栽植
竹苗運到后,應立即落穴栽植,穴長60cm、深35cm、寬35cm。栽植時,先用表土墊穴底,一般厚度10~15cm,然后去掉包扎苗的包裝,小心地將竹苗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根與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層踏實,填土時要防止傷鞭根和鞭芽。在天氣干旱和土壤干燥的時候,要向穴內適當澆水,再覆土。比竹苗原來穴土部分深3~5cm,上部培成饃頭形,再加蓋1層松土,周圍開好排水溝,防止下雨積水爛鞭。栽竹時要做到深挖穴、淺栽竹、栽竹壅土踏實,上蓋1層松土,再把包扎竹苗土球的草繩等雜物覆蓋在
竹苗周圍。移竹季節也十分重要,適時移竹,成活率高,發筍好,成景快;反之,成活率低,發筍少,難成景。
4、精細管理是快速成景的關鍵
4.1澆水保濕促成活
新栽的竹苗經過起挖、運輸、栽植等一系列活動,鞭根受到損傷,吸收水分能力減弱或短時間暫時喪失。如土壤水分不足,竹苗的鞭根吸水困難,不能滿足枝葉蒸騰的需要,會失水枯死。如果雨后林地排水不良,土壤空氣缺乏,竹根不能進行正常的吸收代謝,鞭根就會腐爛,同樣會影響竹苗成活。因此,移植的竹苗只有在土壤疏松、濕潤,又具備足夠代謝水分的條件下才能生根成活。竹苗移植后要加強澆水,雨后要及時排水,方可確保成活。
4.2設支架固定,松土除草,確保成活
移植后,應及時檢查,對大竹苗設支架,防止風吹搖動竹根,影響生根成活。同時在竹苗四周松土除草,細土培蔸,覆蓋鋤下來的雜草,減少水分蒸發,以利竹苗成活。
4.3合理施肥,確保成活
施肥促進新竹生長,提早成園。在新移植竹園中,各種肥料都可以施用,遲效性的有機肥,如土雜肥、塘泥、植物殘體、青草等,既可增加竹園肥力,又可改善土壤,冬季施用7.5t/hm2左右,對越冬竹的鞭芽有好處。速效性的化肥,在生長季節施用較好,最好在松土以后,穴施于竹蔸附近,促進竹鞭根吸收,促進新竹發育、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