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豬怎么養長得快|如何提高保育豬的生長速度
1. 保育豬怎么養長得快
通常是五周,也就是35天左右。保育期間幾乎決定了幼豬長大后的體質以及免疫力等,保育做的好,后面會少生病,少拉稀,我豬場喂的是h3401保育料,育成率數據很樂觀,可以作為參考。
2. 如何提高保育豬的生長速度
育肥豬是指從40日齡到出欄這個階段的豬,而保育豬是指從出生到40日齡這個階段的豬,兩種豬的飼養管理是有很大區別的,保育肥豬重點是保持圈舍的25—30度的恒溫,按照免疫要求搞好預防接種,提高仔豬的斷奶存活率。
育肥豬的飼養則是選擇合理的飼料配方,讓其快速增長。
3. 保育豬怎樣喂長的快
可以喂,但太過于浪費了。
保育料總豬在保育階段根據保育豬的生長需要配制而成,其主要是高蛋白、易消化,很多飼料公司都加有魚粉、乳清粉等高品質的飼料原料。而大豬料以能量飼料原料為主,價格上比保育料便宜很多,且保育料不附合大豬的營養需要,因此會導致浪費。
4. 保育豬怎么養長得快些
(1)保育仔豬轉入新舍后要先停4~5小時后再給少量飼料。第一天給正常量的一半,第二天給2/3,第三天正常給飼。
(2)每頭豬供料標準與料型應參考飼養標準,嚴格執行。
(3)合理分群:根據豬只個體狀況,按大小、公母、種用、強弱等進行合理分群。每欄養豬一般不超過15頭,可提高仔豬群的整齊度。針對個別弱仔要單獨挑入一欄,進行特殊照料,并在料中加喂一些奶粉等。
(4)其他:剛轉入的豬只要注意調教,并將四散的豬糞收集起來,堆于欲讓其排糞尿地方,同時要保持臥位干凈與干燥。密切觀察豬群,及時發現下痢等可疑豬只,采取相應的措施。
5. 保育豬怎么養長得快一點
第一步:做好教槽。
給小豬做好教槽很關鍵,因為我們只有做好了教槽,那么才能讓小豬在斷奶以后以最短的時間來適應飼料,同時這樣做也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讓小豬的胃腸粘膜提前發育,這樣能加強小豬的消化能力,避免小豬出現消化不良拉稀、腹瀉的現象。在小豬教槽時,我們可以在開口料里面添加:保育太保,這樣可以調理小豬的腸道,增加飼料適口性,讓小豬吃得多、長得快,也不會出現拉稀、腹瀉的現象。
第二步:斷奶以后要驅蟲。
在小豬斷奶以后,我們一定要做一次驅蟲工作,因為寄生蟲不僅會導致小豬的食欲下降,還有一個危害就是會導致小豬身體內的營養流失。在小豬斷奶10天以后,差不多這個時候小豬的采食量就開始步入正軌了,這時候我們拌料添加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粉,連續拌料使用七天,就可以驅蟲小豬體內和體外的寄生蟲。以后我們可以視情況來給小豬驅蟲,每隔2-3個月進行一次驅蟲就可以了。
第三步:補充營養。
我們要想讓小豬長得快,那么小豬所需要的營養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們只是單一的喂飼料,那么小豬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是肯定不夠的。要知道小豬的生長需要很多種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里面是肯定滿足不了小豬的需求的。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給小豬拌料或者飲水里面添加:多維太保,這樣就可以保證小豬的各種營養供應,讓小豬快速生長。
我們只要做好了以上這三個步驟,就可以讓小豬吃得多、長得快,如果有這樣需求的養殖戶,可以嘗試一下文中的方法,希望本文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我們養殖戶。
6. 保育豬生長緩慢
六個月左右
1、豬的養殖周期
(1)豬的養殖周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哺乳階段,保育階段,生長育肥階段。其中哺乳階段指的是從仔豬出生至斷奶,一般需要3-5周的時間。保育階段指的是仔豬斷奶至保育結束,大約需要5周左右的時間。生長育肥階段指的是仔豬保育結束進入豬舍飼養至出欄,大約需要16.5周的時間。
(2)豬一般養6個多月的時間,體重達到90-110kg即可考慮出欄。豬隨著體重的增長(超過90kg之后),日增重量會越來越慢,并且體重增長大多以脂肪為主,影響豬肉質量,無法保證利益最大化。
2、育肥階段注意事項
(1)育肥的豬舍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性,同時保證豬舍干燥,溫度控制在18-21℃左右。
(2)育肥前期,主要是肌肉和骨骼的生長,因此在飼料中應當添加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蛋白質含量在日糧中的占比為14%以上,18%以下)。育肥后期主要是脂肪的增加,因此應當在飼料中添加能夠增加能量積累的飼料。
二、藏香豬最大有多少公斤
1、藏香豬的生長速度比較緩慢,成年之后,母豬一般為41kg左右,公豬一般為36kg左右,平均體重不超過50kg。
2、藏香豬仔豬在出生的時候,體重約為450g左右。1月齡的時候,體重大約為1kg左右,1-4月齡期間,生長速度較快,性成熟之后,生長速度逐漸變慢。
3、藏香豬在育肥期間,日增重一般為173g左右。
7. 如何提高保育豬成活率
仔豬保育床又叫仔豬保育欄,主要是用來飼養35日齡以后的斷奶仔豬。科學的仔豬飼養過程是:斷奶前在產床上活動,斷奶期將母豬趕走,仔豬還要在產床上飼養一個星期左右(用來減少轉群應激),然后轉到保育床上飼養。但是國內很多養殖戶認為仔豬斷奶后不需要再進行保育,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雖然斷奶后仔豬可以自主吃食,但是,仔豬畢竟還是弱小,抵抗力依舊很弱,而且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如果不進行保育過渡,會降低仔豬的存活率。所以,仔豬保育階段必不可少,保育床同樣是豬場必不可少的養豬設備。
8. 保育豬怎么養好
正常平均每天能長400克左右。
保育階段的飼養管理關鍵在于保育的環境控制和飼料品質。保育豬舍要求干燥、溫暖、通風。豬舍溫度應保持在22 – 30℃,在冬季不能低于20℃,相對濕度50%-80%,同時要經常通風,排出豬舍的有害氣體。飼料要飼喂專用的保育料。
9. 保育豬不長
仔豬斷奶以后進入保育舍,難免會出現弱仔。弱仔是養豬繞不開的一個問題,弱仔光吃料不長肉,生長周期變長,尤其是保育床上的弱仔更是疾病易攻擊的對象,是豬場疾病爆發的隱患。所以正確處理弱仔豬是豬場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保障!
導致弱仔豬的發生和存在,主要是以下三個因素:
1、仔豬自身因素:俗話說“豬出生重一兩,斷奶重一斤,出欄重十斤”,很多弱仔豬是先天性形成的。
2、斷奶應激:仔豬由于對斷奶應激的不適應,在轉入保育床后對新環境應激過大,影響豬的生長,形成弱仔豬。
3、疾病的因素:仔豬因疾病影響,如細菌、病毒、寄生蟲、霉菌毒素等侵擾,破壞仔豬的內臟和免疫器官,形成弱仔。
正確處理弱仔的原則:
1、切斷來源:卡住從產房轉入的弱仔。產房23天斷奶轉入保育舍的仔豬均重不能低于7㎏,最小的不能低于6㎏,無明顯疾病。要求轉入保育舍的仔豬都是健康會吃料而且體重合格的仔豬。
2、加強管理,避免斷奶應激:仔豬斷奶是豬群最大的應激,要保障保育舍溫暖(25℃)舒適,空氣新鮮,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又能安靜的睡覺,只有吃好、睡好、住好,仔豬才能健康生長。在飼料中添加興潮公司的“生命素+抗逆王+仔壯素”,讓仔豬順利的度過斷奶應激,增強仔豬的抗病力,防止弱仔的出現!
3、早發現弱仔:加強飼養人員責任心的培養, 上、下班要定時巡欄, 隨時注意喂料時不吃料、驅趕時起不了身、長期異常叫喚的豬, 必要時做好記號, 然后進行處理。需要隔離的要及時轉移到病豬隔離舍!
4、對癥治療:發現異常的豬, 要及時進行對癥治療處理, 需要隔離的, 盡快隔離開;需要動手術的,在做好消毒工作的前提下,及早手術;豬的體溫變化是診斷和治療疾病時的一個很重要的線索。不能憑感覺單靠手摸豬的耳朵來判斷,這樣容易引起誤診。
5、重點護理:不論弱豬是否有病,采取一些治療措施是必要的。對病豬的護理首要任務就是想方設法促進飲水、吃料,在治療和護理的同時,要做好病豬的保暖工作,特別是小豬。
6、果斷淘汰:對沒有治療價值的弱仔,要及時的淘汰!
10. 保育豬怎么養長得快點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今日頭條蕭da寶對于養豬戶來說,豬長得快才能賺的多,怎么養豬省錢長得又快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那么如何養豬長得快?養豬方法喂什么長得快?怎么養豬省錢長得又快?
一、如何養豬長得快?管理篇
(一)健康的豬群:
要讓豬長得快,首選要有個健康機體,離開這點,讓豬長得快,那是扯蛋,另外“快長”是建立在“多產”“多活”的基礎上,離開“多產”“多活”,“快長”也只是扯蛋,這就說明母豬飼養管理有多么的重要,這里就不螯述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相關疫苗的免疫工作,做好各種抗應激工作,做好豬場多發病的預防工作。
(二)適宜的環境條件
高速生長的豬需要比較優越的環境條件,包括:
1.溫度不適會影響豬采食量;
2.濕度可通過對溫度的影響影響豬群;
3.衛生條件差會增加疾病發生的機會;
4.空氣質量差氧氣不足則會增加呼吸器官負擔,降低呼吸器官抵抗力,增加呼吸道病的發生。
應盡一切努力,改善上面的幾個影響因素。
二、養豬方法喂什么長得快?喂養篇
一要多樣合理,保證營養全面。在喂豬的青、粗、精三種飼料中,青料含水分多,體積大,易消化,適口性好,并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質量好的蛋白質;粗料體積大,粗纖維含量較高;配合合理,可增加飼料與消化液的接觸面,并有通便作用,使豬有飽脹感,但難以消化;精料的特點是體積小,營養價值較高,易消化,但礦物質、維生素較缺乏。
二要注意日糧體積與豬采食量的關系。衡量飼料體積大小可用飼料風干物含量計算。按豬每100千克體重每日需飼料風干物2.5千克--4.5千克計算,青、粗、精三種飼料的比例大體按風干物5:3:2安排,一頭150千克重的懷孕母豬,每天需飼料風干物以5千克計算,則2.5千克風干物來自青料(青料6千克得風干物1千克,則需青料15千克);1.5千克風干物來自粗料;1千克來自精料。
三要做到配合飼料適口性好,容易消化。配合飼料中,如含能量和蛋白質較高,含粗纖維少,則適口性好,容易消化;相反,含能量和蛋白質少,含粗纖維多,則適口性差,難以消化。在配合豬飼料時,宜多采用青飼料,少用粗飼料,并且配合的粗飼料品質要好。
四要根據不同豬群,選用不同類型的日糧。一般來說,仔豬、種公豬、催肥階段的育肥豬,可選用精料型,即精料可占日糧總重的50%以上;繁殖母豬、后備母豬可選用青料型,即青飼料可占日糧總重的50%以上;架子豬可選用糠麩型,即糠麩類飼料可占日糧總重的50%以上。
最后,適時出欄
豬喂得越大越好。不少農民都喜歡喂大肥豬,殊不知肥豬超過90公斤后生長速度明顯減慢,且以沉積脂肪為主。一般育肥豬達到100公斤左右就要出欄或屠宰。
如何養豬長得快?怎么養豬省錢長得又快?要想豬長得快,做好以上三點很重要。
11. 養豬怎么養長得快
1/7 分步閱讀
1.選擇好的母豬是養豬的關鍵問題。在體型上選擇,體型應扁平,腰松弛,豬的繁殖力大。但松弛的腰部,豬的繁殖能力差。
2/7
2.選擇乳頭成長均勻,乳頭飽滿,無盲乳頭,乳頭一般應大于7對;選擇陰部,小中等,若是下垂的外陰部,母豬繁殖能力普遍較差,常伴有不孕現象。
3/7
3.促進母豬正常發情,成年母豬實際和潛在繁殖能力存在較大差異。為了生產更多的后代,我們必須在準備階段加強母豬的育種管理,為高產奠定可靠的物質基礎。
4/7
4.在準備期間應充分提供必要的營養,以保持它的良好狀態。如果這位母豬過瘦就會出現不發情,排卵少,卵細胞活力弱,容易造成空腹;豬過胖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
5/7
5.我們要特別注意蛋白質的供應,不僅要注意數量,而且要注意質量。一般要求每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為12%,哺乳期母豬應補充蛋白質。如果蛋白質質量不達標時,就會影響卵子的發育,減少排卵次數,降低懷孕率。
6/7
6.根據母豬選育準備期的營養要求,每頭每天應飼喂4 ~ 5公斤肉質飼料或5 ~ 10kg綠色飼料,并有一定的精制飼料。這可以使得排卵量,蛋白質,排
卵的粘稠度和受精效果都很好。
7/7
7.陽光、運動和新鮮空氣可以促進母豬發情和排卵。處于良好狀態的母豬在準備期間應加強鍛煉,增加戶外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