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小貓怎么處理?貓生小貓要怎么處理
——本文系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江蘇南京一位53歲的昌阿姨3年前開始救助流浪貓,為此她還專門租了一套房子用來喂養貓咪。昌阿姨稱,現在她喂養了四五十只流浪貓,這些貓每天要吃近10近貓糧,她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這些貓身上,所以每年都會趁雙十一囤購貓糧,最多的一次和貓友囤了2萬塊的貓糧。(11月6日 荔枝新聞)
此新聞一出,大部分網友為昌阿姨的善舉點贊,還有網友曬出自己救助流浪貓的視頻,呼吁大家一起幫助流浪貓。同時,也有網友認為民用房當貓舍并非明智之舉,影響鄰居生活和房東再次出租房屋。另外,還有網友提醒,一定要給貓咪做絕育,四五十只貓咪放在一起,繁殖數量驚人。最后,照顧貓咪花費昌阿姨大部分收入和時間,也影響昌阿姨自己的生活質量。
筆者認為,救助流浪貓是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善良之舉,但行善也要選對方法。
首先,救助流浪貓要從根源出發。流浪貓與野貓不同,是那些被人收養過,又被拋棄的貓。這些貓通常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低,存活能力也低,只能在小區中勉強偷生,成為社會隱患。因此,呼吁養貓人愛貓,不丟棄不拋棄,是減少流浪貓出現的第一步。如果不想繼續養貓,給貓咪尋找另一個家也是更好的選擇。
其次,救助流浪貓方法不正確,可能會導致問題更嚴重。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有愛心人士在路邊投喂流浪貓,其中不少定時定點投放貓糧的人,但一味地喂貓會導致流浪貓聚堆繁殖,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流浪貓出現。因此,遇到流浪貓,將他們交給專業機構處理,進行打疫苗、絕育,甚至能幫助它們找到合適的主人,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最后,愛貓人士不一定必須買貓,也可以從救助機構領養流浪貓。救助機構一般會給貓咪進行體內外驅蟲,打疫苗,做絕育,因此不必擔心流浪貓的健康。只要滿足領養條件,就可以在救助機構領養貓咪。但目前我國專業的流浪動物救助機構還不是很多,建立救助機構的門檻也比較高,如何救助流浪動物,依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救助流浪貓,是善舉,溫暖了人心。所有救助流浪動物的熱心人士都應該得到掌聲和贊美。但任何救助都要選擇正確的方法。
文/閆倍源 (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