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微信交流群 ,浙江比特犬交流群
比特犬
一:比特犬微信交流群
說起比特犬,大家一般會想起滿身肌肉,拴著大鐵鏈的狗。
但比特犬并不是一種特定的犬種,像“獵犬”一樣,比特犬是一種狗的類型。在這種類型中,有四種不同的血統(tǒng)品種:美洲斗牛梗,美國斯塔福德郡梗犬,斯塔福德郡斗牛犬和美國惡霸。
剛開始,比特犬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羅斯福總統(tǒng)、海倫凱勒也曾養(yǎng)過比特犬。19世紀,忠誠溫柔的比特犬,是家庭保姆犬的首選。
在20世紀初期作為家庭伴侶,比特犬的畫風是這樣的:
后來,有些人因其戰(zhàn)斗力而選擇性地培育戰(zhàn)斗犬。
在安妮女王時期的英格蘭,倫敦每周會舉行兩次“斗?!毖然顒印T诨顒娱_始之前,公牛的鼻子被噴滿胡椒粉,以便激怒公牛,讓其進入躁狂戰(zhàn)斗狀態(tài),然后放狗。狗會試圖匍匐在地上,盡可能貼著地面靠近公牛,然后飛出并試圖咬住公牛的鼻子或頭部。除了公牛以外,還有以熊和狗為主角的戰(zhàn)斗游戲。
后來,人們通過立法抵制“斗?!钡葢?zhàn)斗游戲。不法分子想盡辦法鉆法律漏洞,把戰(zhàn)斗游戲從狗和牛(熊),變成了狗之間的廝殺——地下斗狗。賺錢機器比特犬,要經過殘暴的訓練,變得更易狂躁更有攻擊性。
一身堅韌而痛覺神經不發(fā)達的皮膚,發(fā)達的肌肉群,每平方厘米80公斤的咬合力,以及持續(xù)120分鐘的超強耐力,戰(zhàn)斗機器由此誕生。
為了取悅主人,它們不得不“戰(zhàn)斗”直到斗死為止。即使打架沒有死亡,這些渾身傷病的比特犬,一旦沒有用處,就會被掉丟或甚至殺死,這也是戰(zhàn)斗游戲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雖然戰(zhàn)斗力五顆星,但比特犬也只是一只狗,并沒有網上吹得天花亂墜。
1、比特犬沒有痛覺
比特犬皮下神經末梢較少,皮膚的痛覺神經不發(fā)達,在打斗時痛感不強烈。極易興奮的比特犬,興奮時分泌大量腎上腺素,暫時降低疼痛感。附加超強忍耐力,如果疼痛感在比特犬可以忍耐的范圍中時,比特犬那種“淡定”就像它不疼一樣了。比特犬并不是沒有痛覺,一旦恢復到日常狀態(tài),它們也會痛苦不已。
2、比特犬咬合力驚人
比特犬沒有鎖定鉗口,它們的下顎和其他任何一種狗都一樣,它們的咬合力也沒有到驚人的程度。外國人做過咬合力測試,按海陸空三地的動物排名,羅威納犬為 328 PSI(磅/平方英寸),德國牧羊犬為 238 PSI,比特犬為 235 PSI。前面還有其他咬合力更強的狗狗,比特犬連top3都擠不進去。
3、比特犬天生具有攻擊性
這是一種刻板印象,來自于口口相傳,以及某些媒體的夸大報導。每只狗都擁有獨特的性格和優(yōu)缺點,不能因為少數(shù)狗的行為來概括和譴責整個品種。
隨著比特犬傷人的事件頻發(fā),人們把“保姆犬比特”改為“殺手”,這樣的誤解不斷蔓延。以至于人們堅信比特犬生來就是戰(zhàn)斗狂,在國外收容所里,有大量比特的身影。
一些不懂得養(yǎng)比特犬的主人,導致各種比特犬傷人的事故發(fā)生。還有一部分人,就是看中比特犬帶來的“男子氣概”,渾身肌肉、打架兇猛,對于比特犬的壞習慣,達到比放縱更為可怕的級別:欣賞。因此比特犬受到一些喜歡惡犬的主人歡迎,越兇猛他們越喜歡。
黑手黨也偏愛兇猛的比特犬,兇猛、力量,這可以成為他們的地位、權力的附屬品。所以有時我們不該過多相信統(tǒng)計數(shù)據,況且數(shù)據有時也會欺騙你。比特斗牛犬是狗咬傷和死亡的名單常客,但對很多人來說,這只狗是不是比特犬都很難區(qū)分。有一些人因為恐懼,以及人們對地獄比特犬的渲染,先入為主把一些狗狗判定為比特犬。然而有些狗狗,連比特犬的份都算不上。
卡斯羅
阿根廷杜高犬
波爾多犬
這種偏見的改變了比特犬的命運,它們大多數(shù)只能蜷縮在救助站,等待安樂死。僅在美國,每年就有成千上萬的比特犬被安樂死。在外國,如果比特犬攻擊人類,都可以給予當場槍殺。
《狗語者》里的訓犬師,西薩?米蘭有一只名為“老爹”(Daddy)的比特犬。老爹和我們想象中的比特犬不一樣,性格沉穩(wěn)、溫柔,西薩曾經說:“我給它的遠不及它給我的”。在西薩的訓犬生涯里,老爹是他的得力助手,在馴服那些有著奇異行為的狗時,米蘭會讓老爹出場給予幫助。
西薩曾經遇到一只問題狗Viper,雖然被訓練成監(jiān)獄里的手機嗅聞犬,但是Viper對人類產生了嚴重的恐懼,根本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當西薩到來時,Viper一直躲在桌子底下,不管做什么都說服不了它出來。然后西薩讓老爹出馬,它走到Viper身邊,Viper非常自然地就跟著老爹走。老爹會利用力量控制力量,但不是使用暴力,而是以強者的氣場征服不聽話的狗。
西薩認為:“狗行為異常,那是主人的錯,而不是狗的錯。狗只是狗,只做主人允許的事情,按主人的暗示行事?!?/p>
主人應當認識到,狗狗不僅有生理需求,還有心理和感情上的需要,并學會通過狗狗的眼睛審視世界。在人與狗的相處中,人應當成為那個“冷靜、自信”的領導者,讓狗狗充分相信自己。狗只有在不相信人類的時候,才會做“出格”的事。
外國有訓練機構,專門訓練比特犬作為家里的保鏢。精力充沛擁有敏銳的嗅覺,比特犬也已經作為毒品炸彈嗅探犬,服務警隊幾十年。
可以用來殺人,也可以用來救人。曾經的保姆犬,為什么會變成現(xiàn)在人人喊打的移動兇器,人類難道不該反思一下嗎?
參考文獻
Nelson, Kory (2005). "One city's experience: why pit bulls are more dangerous and why breed-specific legislation is justified" (PDF). Municipal Lawyer.46(6) (published August 2005). pp. 12–15. Retrieved July 11, 2009.
Delise, Karen (2007). "The Pit Bull Placebo: The Media, Myths and Politics of Canine Aggressi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y 22, 2012. Retrieved December 18, 2012.
"The Truth about Pitbulls". ASPC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8, 2015.
Sacks, Jeffrey J.; Sinclair, Leslie; Gilchrist, Julie (September 15, 2000). "Breeds of dogs involved in fatal human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1979 and 1998".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November 16,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