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貓的蛋蛋什么時候長出來(公貓幾個月長蛋蛋)
貓這么可愛,甚至連不可描述的蛋蛋都很可愛,像兩個毛茸茸的倉鼠屁股。但有些貓卻只看得到一只蛋蛋,甚至有些公貓兩只蛋蛋都看不到,導致它們被誤認為母貓。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隱睪。
隱睪是指睪丸未下降至陰囊的情況,是貓不育癥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具有遺傳性,在繁育中是一種重要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蛋蛋的消失之迷吧~
蛋蛋是怎么發育的?
睪丸在貓還是胎兒時位于腹腔內,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體成熟時才進入陰囊。睪丸進入陰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貓的睪丸在出生前已開始下降。小貓剛出生時,并沒有落到陰囊里。大概小貓成長到1~2個月,蛋蛋就開始慢慢進入陰囊,這時候有經驗的貓主人能找到未發育完全的小蛋蛋的痕跡。 當貓咪長到12周齡,也就是3個月左右,公貓睪丸形狀逐漸變大,重量使其下墜,慢慢就能摸到蛋蛋了。
▲ 睪丸下降至陰囊的過程
暫時摸不到也別急,一直到6個月為止都是公貓的睪丸下墜期,此時貓咪的蛋蛋才完全成熟,你就能看到圓滾滾、毛茸茸可愛的蛋蛋了。
如果6個月之后,還是沒有看到或摸到貓咪明顯的蛋蛋君,那么只有兩個可能:性別判斷錯誤、隱睪。
隱睪是怎么形成的?
貓睪丸未能按正常發育過程通過腹股溝管沿著腹膜鞘突下降至陰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部位,如腹腔、腹股溝內。
位于腹腔內,稱作腹腔內隱睪;位于腹股溝管內,稱作腹股溝隱睪。貓隱睪按部位分類一般就分為這兩種。未下降的隱睪位于腹腔或腹股溝皮下,發生率相當。
按隱睪發生的數量分,也為兩種:單側隱睪、雙側隱睪。即單側未下降到陰囊內、雙側都未下降到陰囊內。
▲ 單側隱睪
單側隱睪較雙側隱睪常見。左側隱睪或右側隱睪的發病率沒有明顯的差別。雙側未下降的睪丸通常位于腹腔內。真性單睪癥(先天性缺少一側睪丸)極其少見。
隱睪的發生機制與很多因素有關,如胎兒腹腔生理性積水過少、內環口的位置異常、睪丸引帶異位附著或缺失等解剖學因素,此外,內分泌紊亂也是隱睪發生的重要因素。
▲ 隱睪的形態常常比正常睪丸發育遲緩
隱睪帶來的潛在疾病
隱睪是一種先天畸形遺傳疾病,整體發病率未知。但是有報道在動物就診病例中占 1%~2%。一寵物店的613只做生理性去勢的公貓中,有6只(1%)為隱睪。有可能正是因為隱睪才實施去勢術,所以就診之外的動物患隱睪的比例應較高。在一項“捕捉一絕育一放歸”的活動中,2289只流浪公貓中未見單睪癥,43只為隱睪(1.9%)。
隱睪會帶來以下幾種疾病:
一、可導致貓生育能力低下甚至不育:
精子在睪丸內產生與儲存,需要比體溫低4~5℃才可產生正常的精子。正常的睪丸被陰囊包裹,位于腹腔外,溫度比體溫低幾度,適宜精子的產生與儲存。
而腹腔內溫度過高影響精子的產生,導致單側隱睪的病貓生育能力通常要比正常雄貓的低,雙側隱睪的病貓通常是不育的。
隱睪確切的遺傳模式未知,但已知是性別限制的、常染色體隱形遺傳。性狀表達僅限于雄性,但是基因缺陷和性染色體無關。因此,雄性和雌性都可以攜帶基因并傳給后代。只有純合子雄性表現異常(隱睪),純合子雌性不能表現該性狀。
▲ 隱睪并不會影響公貓對母貓的吸引力
二、導致睪丸癌變等嚴重后果:
有科學研究,隱睪發生睪丸癌的幾率是正常睪丸的13倍多,其對身體的危害程度之大,不言而喻。睪丸腫瘤一般都是惡性的,隱睪患貓應盡早手術摘除。
▲ 俗話說:割以永治......
三、睪丸扭轉:
腹腔內的睪丸比陰囊內的睪丸更容易發生扭轉,臨床癥狀與急性腹痛相似。睪丸扭轉1~2 h發生局部缺血,精子生成能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傷。可能有一定程度上的恢復,但通常都發生纖維化。扭轉未及時救治,會引發睪丸壞死,最終會引起全身疾病。
▲ 手術摘除的扭轉的睪丸
隱睪的治療
治療措施主要為單側睪丸摘除術,超聲波檢查有助于確定隱睪的位置。使隱睪下降還沒有可靠的藥物治療,隱睪患貓推薦實施去勢術。
▲ 醒來發現失去了蛋蛋
曾有使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公犬和男孩的隱睪的案例,偶爾病例可獲得些微效果。但是普遍認為,這種治療的顯著成效只是位于陰囊附近的游離睪丸自發下降的巧合。目前還沒有可成功的用于治療腹腔內隱睪的藥物治療方法。
隱睪是個不容小覷的問題,不論貓咪是否用于繁殖,確診隱睪后,都應盡早前往治療。
最后,插播一個關于蛋蛋的冷知識:
睪丸是哺乳動物的生殖器官,非哺乳動物并沒有睪丸。睪丸根據所在生理位置分為三種類型:腹腔型、腹股溝型、陰囊型。小貓咪是陰囊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