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應激真的那么恐怖嗎
它可以表現為身體和行為上的幾種變化,并且可以是急性的,例如突然的發作或慢性的,是長期存在的。每只貓都有不同的壓力閾值。對同樣的刺激,有些貓很敏感,有些貓則不敏感。
那么當貓咪出現應激的時候,表現有哪些呢?
生理變化:炸毛、瞳孔散大、呼吸急促、心動過速、流口水、幼貓生長緩慢等。
行為變化:僵直不動、逃跑、躲藏、發出嘶嘶聲、喵喵叫、過度理毛等。
除了這兩種變化,還會有其他的生理以及行為變化,比如常說的“飛機耳”,會聽到貓咪發出“si”的聲音,有些時候還會像狗一樣大喘氣,有些貓咪會躲起來,不吃不喝。有些細節的表現,比如瞳孔瞪大變圓,身體緊張下壓,胡須向后等等。
是什么引起貓應激?
每只貓對應激源的感知是不一樣的。例如有些貓對洗澡應激,而有些貓不會。
那么常見會引起貓應激的情況有哪些?
· 搬家
· 外出/旅行
· 洗澡
· 貓群不合
· 新的家庭成員
· 強迫貓咪做某些行為
· 主人的一驚一乍行為
· 突如其來的噪音
· 參觀者/聚會/訪客
· 過度刺激
· 不尊重貓的自主權
· 人貓關系不良
· 囚禁
· 無法滿足貓的生理和情感需求
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引起貓咪應激,所以也需要家長們多加注意。那么如何解決貓咪應激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改善環境和提供隱蔽場所或絕對安全的位置,提供給貓咪安穩的生活環境,有些應激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應激是短暫的(如拜訪獸醫、搬家),但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應激。我們可以在在柜子頂部放置籃子,給貓咪提供逃跑通路等,在貓咪應激的時候避免打擾,:例如當貓咪到達新家,新主人還一直強行玩弄貓咪,這只會加劇貓咪應激反應。
其次,小貓咪剛到家的時候,應避免立刻換糧,如果我們沒有給貓咪一個適應的時間,直接就給貓咪換糧,那么貓咪是很有可能會出現腹瀉、消化不良、嘔吐等情況的。貓咪到家后應給它飲用涼白開水,目的是為了避免各地水質不同對貓咪產生影響。
最后我們也要滿足貓咪的情感和身體需求,每天花一定時間關注貓咪,陪伴貓咪,滿足貓咪的情感和身體需求,讓貓咪保持愉悅的心情。多模式環境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給貓提供抓柱、玩具、嬉戲的地方,并提供安全的藏身之處。
貓咪的應激反應,并不是僅在小貓剛到新家出現。任何的天氣變化、環境改變,飲食改變,外出遛彎,打架,甚至是丟一根黃瓜在貓咪背后嚇唬貓咪都會引起貓咪的應激反應哦,請各位家長不用過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