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斗魚吃什么(吃什么飼料長得快)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泰國斗魚,也是一種常見的熱帶觀賞魚,而且觀賞性不比孔雀魚差,之前的泰國斗魚專題,各位朋友給的反饋也是很不錯的。
倆彩色系將軍泰斗正在互相夸示
來,我們按照老套路,分點敘述。
一、泰國斗魚名片:①原產地: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不同水域的魚只表現型有所不同;
②大小:4~7cm,特殊個體可以到10cm;
③水質:喜歡弱酸性的水,但是不喜歡太老的水,所以需要勤換水;
④溫度:24度最佳,低于18度斗魚沒狀態,低于12度會有生命危險;
⑤食性:飼料,豐年蝦,水蚤都喜歡,不挑食;
⑥生活環境:淺溪流中,水稻中都有,大部分是在溪流中,比較淺的水域,因為它們需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水太深它們可能會溺水(這是真實的);
⑦分公母:泰國斗魚還是很好分公母的,母魚魚鰭比較小,而且肚子下面有一個白點,公魚艷麗多彩,在求愛和戰斗的時候,魚鰭展示寬大。
藍紅色系半月尾泰斗
二、繁殖技巧:①提前準備配對環境,弱酸性水質(在缸里放欖仁葉即可),并且需要有一定的躲避物給母魚,防止公魚求愛不成惱羞成怒打傷母魚,另外選擇配對的時候,兩者個頭相差不要太大,最好母魚偏大;
②公魚在合適的水溫和水質里頭會開始吐泡沫,這是在筑巢,這個時候最好準備一個浮著的樹葉或者泡沫,輔助公魚筑的巢更加穩固;
③一定要注意觀察,如果當天配對不成功,可以換一條母魚或者公魚配對(畢竟有些事情強求不來,換個對象還是能解決的)母魚接受公魚與否的判斷依據是:母魚愿意游到公魚用泡沫筑的巢下面;
④觀察巢穴,如果是有一些黃色(本來泡沫筑的巢是白色的),說明巢里面有魚卵了,已經配對成功,這個時候把母魚撈出來,讓公魚單獨照顧魚卵,直到小魚孵化出來;
⑤期間公魚一般是不吃東西全身心照顧魚卵的(絕世好魚爸),所以可以減少喂食甚至不喂食,孵化過程大概2天左右,孵化出來之后公魚還會照顧魚苗2-3天,直到小魚能獨立覓食,公魚才會離開這個時候才會吃東西【有個彩蛋,期間小魚苗是不會游泳的,所以從魚巢掉到水里,公魚會把它們咬了再放回去,如果看到這個現象不用緊張,公魚不是在吃小魚,而是在保護它們】;
⑥小魚苗一開始是靠卵黃為生,2-3天公魚離開之后,它們已經比較大,會吃一些小的食物了,這個時候剛孵化的豐年蝦是最佳的選擇,如果沒有的話,盡量選擇粉末狀,適合斗魚苗吃的飼料,喂食原則還是遵循“少吃多餐”;
⑦孵化的小魚有100多尾,成長過程中,體質弱的會仙去,大家也不必傷心,這是自然界的淘汰法則,并且吃得厲害的會長得非常快,大概穩定1個月,就可以看出魚苗的潛質了。
剛出生2個星期左右的魚苗
三、常見疾病及治療:1. 白點病
癥狀:幾乎所有熱帶魚都會得的病,魚的身上就像長了白點一樣,其實是是小蟲寄生體外引起的,所以斗魚會感覺到很癢,一直蹭東西來撓癢,就是想蹭掉這些小蟲。
病因:一般發生在轉換季節的時候,溫差變化過大,或者大量換水后水質不穩定引起的。
治療:優選順序①③②,盡量避免用藥。
①提高水溫到29度,加適量(我們喝鹽水的濃度)粗鹽泡鹽浴;
②加治療白點的藥劑,注意控制好劑量和用藥時間;
③高濃度鹽浴(嘴巴嘗,比做菜的咸,又沒有海水那么嗆),泡10分鐘左右。
2. 水霉病
癥狀:同樣是大多數魚容易患的病,魚身上長著棉花一樣的東西,而且是在魚鰭身上,其實是真菌來的。
病因:打架被咬傷,或者太冷被凍傷,水質波動太大導致體質弱,就會被這種真菌感染。
治療:可以用鹽浴,不過治療過程比較緩慢,如果前期發現得早,病情還不嚴重,可以嘗試鹽浴,如果不行,就提高水溫到29度,加高錳酸鉀(用水兌成紅色)藥浴30分鐘,每天一次,直至痊愈。
關于疾病的治療,雖然瘋瘋人說了很多次,不過還是忍不住在每一篇文章都盡量去提到,“防勝于治”,給魚兒提供良好的環境,勝過所有的治療手段,有了健康的水質,加上好的飼料,養出身強體壯的魚,就不怕生病了。所以,歸根到底,還是“養魚先養水”這個亙古不變的原則。
以上就是咱們今天分享的內容了,關于泰國斗魚,不知道這些信息能否幫助到各位朋友呢?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大家踴躍提出疑問,踴躍互動,把問題拋給瘋瘋人吧!我會盡我所知幫大家解決的。
戰斗中的紅藍獅王泰國斗魚
此外,為了讓咱們這個專欄能夠推廣開來,讓更多喜歡養魚的朋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