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狗鉤蟲病的癥狀
有些蟲種寄生于狐貍。多發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華東、中南、西北和華北等溫暖地區廣泛流行。
蟲體特征及其生活史
犬鉤口線蟲蟲體呈淺紅色,頭端稍向背側彎曲,雄蟲長10-16毫米,雌蟲長14-16毫米,尾端尖銳。蟲卵短橢圓形,淺褐色。新鮮蟲卵內含有卵細胞,蟲卵長40-60微米。
狹頭鉤口線蟲,蟲體呈淺黃色,較犬鉤蟲小,兩端尖細,口彎向背面,雄蟲長6-11毫米,雌蟲長7-12毫米,尾端尖細。蟲卵與犬鉤口線蟲卵相似。
巴西鉤口線蟲,蟲體長6-10毫米,蟲卵大小為80-400微米。
三類線蟲均寄生于小腸,以十二指腸較多。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發育為感染性幼蟲。感染途徑有3個:
①感染性幼蟲經皮膚侵入,進入血液,經心臟、肺、呼吸道、喉頭、咽部、食道和胃進入小腸內定居,此途徑較為常見。
②經口感染,犬、貓食入感染性幼蟲,幼蟲侵入食道等處黏膜進入血液循環(哺乳幼犬的一個重要感染方式是吮乳感染,源于隱匿在雌犬體組織內的蟲體)。
③經胎盤感染,幼蟲移行至肺靜脈,經體循環進入胎盤,從而使胎犬感染。
流行特點
本病危害1歲以內的幼犬、幼貓,成年犬、貓多由于年齡免疫而不發病。潮濕、陰暗的環境有利于本病的流行。
臨床癥狀
幼蟲侵入、移行和成蟲寄生均可引起臨床癥狀。
(1)最急性型
由胎盤或初乳感染的幼犬、幼貓,于生后2周左右哺乳量減少,被毛粗糙,精神沉郁,隨之嚴重貧血、虛脫。
(2)急性型
多見于幼犬、幼貓和感染較重的成年犬、貓。表現為食欲不振或廢絕,消瘦,眼結膜蒼白,貧血,弓背,有異嗜癖,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便中有血,排黏液性血便或帶有腐臭味的黑油便。
(3)慢性型
癥狀不夠明顯,主要表現為輕度貧血,胃腸功能紊亂和營養不良。糞便中可查見鉤蟲卵。
(4)鉤蟲性皮炎
如大量幼蟲從皮膚侵入,可引發皮炎,奇癢。軀干呈棘皮癥和過度角化。重癥犬趾間發紅、瘙癢、破潰、被毛脫落,趾部腫脹,趾枕變形,口角糜爛。
病理變化
剖檢可見黏膜蒼白,血液稀薄,小腸黏膜腫脹,腸黏膜上有出血點,腸內容物混有血液,小腸內可見大量蟲體。
鑒別診斷
(1)犬鉤蟲病與犬彎桿菌病
二者均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血便等臨床癥狀。
區別:犬彎桿菌病的病原是犬彎桿菌。病犬嗜睡,用白金耳取糞便涂在玻片上,暗視野可見螺旋樣小桿菌,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陰性彎桿菌。
(2)犬鉤蟲病與犬胃腸潰瘍病
二者均有體溫不高、食欲不振、消瘦、嘔吐等臨床癥狀。
區別:犬胃腸潰瘍嘔吐多在進食后,前腹部有壓痛。糞檢無蟲體。
(3)犬鉤蟲病與犬白血病
二者均有食欲不振或廢絕、嘔吐、腹瀉、貧血等臨床癥狀。
區別:犬白血病的病原是犬白血病病毒。病犬體表淋巴結腫大,血檢見白細胞3萬-8萬個/毫米3。
(4)犬鉤蟲病與犬尿毒癥
二者均有口腔潰瘍、嘔吐、腹瀉、便中帶血等臨床癥狀。
區別:犬尿毒癥的癥狀為少尿或無尿,同時出現昏迷,痙攣,周期性呼吸困難,心力衰竭等。
提示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病原學檢查來進行綜合診斷。臨床癥狀主要有:貧血,排黑色柏油狀糞便,腸炎和有低蛋白血癥病史。
病原檢查方法主要有:糞便浮聚法檢查蟲卵和貝爾曼法分離術、貓棲息地土壤或墊草內的幼蟲。剖檢發現蟲體即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