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狗干了3年
和狗干了3年,最后被辭退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小王是一名銷售人員,平時工作非常努力,每天都很早就出門了,經常加班到很晚才才回家。但是他的業績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公司領導一直沒有給他升職加薪。后來小王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自己創業。于是他開了一家網店,專門門賣一些衣服鞋子之類的東西。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喜歡買衣服的人,所以他的網店生意非常好。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一位90后女孩分享了她與寵物“對話”的故事。寵物訓練行業本世紀初在國內起步,讓主人和寵物有了更深層次的聯結。
90后女孩大佟第一次接觸到寵物行為訓練師這個行業是因為自己的狗。大佟養了一只“萬能梗”犬,名叫“泰迪”。在“泰迪”幼犬時期,不能離開主人一步,獨自在家就會狂吠不止。大佟覺得自己搞不定了,求助了專業的寵物訓練機構。
沒有“不聽話”的狗,只有“聽不懂”的人,大佟這才知道狗原來也會有分離焦慮癥。在老師的指導訓練下,“泰迪”慢慢克服了離不開人的焦慮,大佟也迷上了這個職業,從原來從事的光伏行業,轉型成一名寵物行為訓練師。
中國的寵物訓練行業從2002年左右開始起步,最初的從業人員一部分是訓練過軍警犬的退役訓犬師,還有一部分是使用海洋館動物訓練方法的訓練師,都是偏向技能訓練和指令訓練。
隨著犬行為課程在國內的興起,不少寵物訓練師開始認識到,寵物訓練最重要的是了解狗的行為,從根本上解決寵物的行為問題,而不僅僅是技能和服從性的訓練。
大佟日常工作中面對的學生,不只是寵物犬,更多的是寵物主人。學會如何與寵物相處,讀懂寵物需求,是每一位主人都更應該關心的問題。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包括寵物主人。最近兩年,大佟也開了不少線上教學課程,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上“網課”。大佟習慣了面對手機的教學,一節課過后,她和學生對著屏幕揮手道別,“有空來玩呀!”
大佟期待著疫情散去,草肥狗壯,大家一起奔跑在風中的日子。閱讀全文>>>
廣西全州“超生孩子統一抱走進行社會調劑”一事持續引發關注,這一擊穿人倫底線的行為引爆輿論場,“漠視群眾訴求、行政不作為”的《告知書》讓公眾嘩然。被“調劑”男孩的姐姐講述了弟弟被抱走的細節,據其介紹,當地政府已介入幫忙尋找。
《不予受理告知書》。圖據網絡
7月5日下午,被抱走男孩鄧小周的五姐鄧海榮告訴新京報記者,全州縣衛健局、安和鎮政府和安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已經到他們家就弟弟被抱走一事進行問詢,鎮政府的工作人員承諾將會幫助一同尋找鄧小周的下落。鄧海榮稱,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希望在他們有生之年能夠找到鄧小周,一家人團聚。
鄧海榮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自己的父母鄧振?、唐月英育有四子三女共七個孩子,被抱走的弟弟在家中排行老七,家人給他起的名字叫鄧小周。
鄧小周出生于1989 年 9 ? 8 ?(農歷??初九),出生時腳部有??塊形胎記,被抱走時不滿一周歲。按照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屬于超生的孩子。“當時鄉政府以及計生站的工作人員要求我們家交超生罰款,一開始家里沒有錢,家里面的一些家具、電視、豬等都被相關人員帶走抵押。我的父親前后大概借了幾千元,但是一直未能交齊超生罰款。”
鄧小周的大姐、五姐分別告訴新京報記者,1990 年 8 ?的一天早上,母親唐月英和弟弟鄧小周被安排在全州縣一家旅店的2樓,時任全州縣安和鄉計生站的高某某和幾個人將弟弟從母親唐?英懷?抱走。
在鄧小周被抱走的30多年里,他的父母一直在全州縣四處打聽他的下落。安和派出所去年曾就鄧小周被抱走一事進行調查,當時他們的父母去派出所進行了血樣采集。三四年前,家人將弟弟失蹤的消息發布在“寶貝回家”網站上,一些志愿者也幫助尋找,但是一直沒有消息。閱讀全文>>>
如果說,那份引發關注的《告知書》中“社會調劑”的說法,沖擊了最基本的人倫道德底線,那么,“沒留存任何記錄”“對你們提出的信訪事項不予受理”等缺乏起碼溫度的冷漠表達和決絕態度,則更加劇了“社會調劑”帶給當事人以及社會的情感沖擊。在這個意義上,當地以“漠視群眾訴求、行政不作為”對兩名官員進行問責,應當說是精準的,也呼應了大眾的期待。
綜合目前各方的信息來看,兩名信訪人與孩子的多年分離,確實屬于“歷史遺留問題”。但如何對待信訪人及其所反映的“歷史”問題,則直接考驗的是“今天”當地相關部門的擔當。
此外,正如官方對相關人員的追責理由所表明的,當地相關部門在此事中的表現,除了構成情感層面的“漠視”,僅因信訪人所反映的事件具有特定歷史背景就“不予受理”的態度,也構成“行政不作為”。對此進行問責,是對為政倫理底線的重申,更是對冷漠、麻木作風的嚴重警示。閱讀全文>>>
“鐘薛高31℃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日前沖上熱搜,網友眾說紛紜。是不是食品添加劑越多雪糕越不容易化?雪糕里的增稠劑、穩定劑是否影響健康?……圍繞與雪糕食品添加劑相關的六大疑問,新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整理。
有網友質疑產品是不是添加劑太多了,還有網友認為 “吃雪糕等于高價吃卡拉膠”。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鐘凱日前發文稱,影響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和配料成分有關。比如鐘薛高海鹽雪糕中的產品配料表顯示,其干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等)大概有40%左右,“化得慢正常”。如果沒有什么干物質,反而會化得快,比如用糖精、香精、色素等做的冰棍。增稠劑在延緩融化速度方面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者云無心告訴新京報記者,雪糕里的食品添加劑,一般會用到增稠劑,也有一些乳化劑,在國家標準里一般規定為“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沒有限量,這意味著企業生產中可能用到的量遠遠低于對健康產生影響的量。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專家成員阮光鋒在微博中表示,雪糕沒融化成水樣,是因為蛋白質含量高,而水含量低跟增稠劑關系不大。增稠劑作用是在凝凍的過程中改變水的結晶形態,也能讓融化的雪糕仍然黏附在表面。閱讀全文>>>
昨日,藍天野追思會舉行,與會人員依次發言緬懷藍天野。
眾人紛紛前來緬懷藍天野。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7月5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七一勛章”獲得者,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藝術家、導演藍天野追思會,在首都劇場一樓排練廳舉行。
作為十一年前,邀請時年84歲的藍天野重返北京人藝舞臺的重要人物,北京人藝原院長張和平回憶了當年在人藝食堂“茶館廳”邀請藍天野、狄辛與朱旭、宋鳳儀夫婦,后被藍天野本人稱為“鴻門宴”的經過。為了今天的追思會,張和平還特別找出了藍天野在2013年10月至11月間寫給他的三封信,其中兩封信都是其本人用毛筆小楷所撰寫,一筆一畫可以看出來藍天野對信上所述之事的用心程度。
在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的時候,藍天野與呂中合作了《甲子園》,當年已經85歲高齡的藍天野在戲中與呂中的對手戲最多,因此也曾令呂中非常擔心,擔心由于年齡與記憶的原因,藍天野會忘詞,因此呂中也將戲中屬于藍天野的臺詞背了下來。結果藍天野不但在排練當中認認真真琢磨角色,遵循北京人藝的傳統,深入到人物與角色當中去體會、去表演,他在演出過程中也沒有忘記一句詞,這件事讓呂中不禁感嘆:“老師就是老師,他這么大的歲數還能夠在舞臺上這樣認真地去創作角色。我覺得《甲子園》是他的戲劇創作中,非常成功的作品之一。”
呂中坦言,在藍天野病重期間,他曾多次提出要到劇院來排新戲,雖然最終都沒有實現,但他仍然樂觀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的家人。作為一個人來說,他非常理解大自然的規律,他做了自己一生中應該做的事情——給北京人藝培養出眾多優秀演員,他完成了人生使命;他演了那么多的好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么就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非常有尊嚴地給人生畫一個完整的句號,圓滿地謝幕。
在濮存昕看來,藍天野與眾不同的是他的藝術人生特別精彩,他將自己活成了一部作品。從早年投身革命,到晚年如此密集地進行創作,他在所有演員面前樹立了榜樣——為藝術而生。閱讀全文>>>
編輯 劉喆 賈聰聰 設計 甲晨晨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