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養流浪貓
1、觀察
周圍環境:是否有大貓在附近;
精神狀態:是否活潑,鳴叫,是否精神萎靡不振;
臨床正常:肛周是否有糞便污染,是否出現拉稀嘔吐;
體表寄生蟲:被毛是否光滑,是否有明顯的寄生蟲感染,比如跳蚤;
體格:是否消瘦;
口腔:粘膜顏色是粉色還是發紺,牙齒是否長齊。
2、年齡判斷
流浪貓通常會因為營養原因,都比較消瘦,體格較小,年齡的判斷會出現一定誤差。通過牙齒判斷年齡可提供參考,如果牙齒未長齊,大概在3周齡及以下,牙齒長齊,大概在4周齡及以上。
如果是不滿3周的幼貓,確實不太容易照顧。所以,如果之前沒有養貓經歷,還是要慎重對待,或者是請有經驗的朋友,或者有生產的母貓的家庭幫忙照顧一下比較好,因為這種幼貓死亡率很高。
3、送醫院
如果年齡適合喂養,第一時間應該送往醫院,檢查傳染病和體內寄生蟲,和耳道、體格等情況,這是流浪貓最容易感染的病原,一旦存在貓瘟和大量寄生蟲感染,幼貓死亡風險將會很高。
檢查的時候可以請醫生確定下年紀,咨詢喂養方法。情況較差、脫水嚴重的貓需要輸液等方式救治。
4、帶回家需要準備的東西
通過以上信息判斷自己能不能喂養,能不能分出時間、精力、金錢來喂養,如果決定好后,需要準備以下東西:
不能洗澡,可用濕巾擦除污物,然后準備驅蟲藥、尿墊、貓籠子及食具,吃的要準備羊奶粉及奶瓶,還要準備一些幼貓奶糕罐頭及離乳期奶糕,準備一個適合隔離的地方,比如陽臺,還有貓砂盆及貓砂。
5、喂養方法
首先需要隔離喂養,體外驅蟲的劑量要根據幼貓體重使用;
食物:通常選擇羊奶粉作為母乳的過度,根據相關品牌的使用推薦量進行飼喂,用熱水化開后,滴一滴在手背上試溫度,少量多次,如果不主動找奶吃,可用去針頭的注射器進行飼喂,每次不能太多,千萬注意不能快,一點一點放在嘴里等自己吞咽,防嗆入肺臟。
另外,需要用濕巾刺激肛周促進排尿排便,3-5次/天,擦拭肛門的動作盡量輕柔,熟練后,減少擦拭次數從而減少摩擦,并且定期更換尿墊。1-2周食欲正常和營養改善后,可逐步增加奶糕罐頭及奶糕補充營養,放置貓砂盆教會用貓砂,防誤食。隨年齡增長,食物逐漸由奶粉替換成奶糕,后期替換為幼貓糧。
環境溫度:幼貓體溫調節能力差,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以使用電熱毯一類的東西保持溫暖。
環境消毒:環境常消毒,一是防止傳染病的發生,二是防止細菌感染,三是保護家人和小孩,消毒劑需要選擇溫和無刺激味道的,消毒后的東西貓咪不能舔到。
慎喂的東西:火腿腸、牛奶、酸奶等。
6-8周齡可根據身體恢復情況洗澡,能不洗盡量不洗,防止感冒;2月齡左右根據身體情況,在一周內不洗澡、沒有拉稀、嘔吐、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體表寄生蟲等健康的情況下,帶去醫院安排疫苗,根據飼喂情況、醫生建議可選擇疫苗前體檢,然后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