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魚(世界上最小的魚類是什么魚)
胖嬰魚、短壯辛氏微體魚拉丁學名:Schindleria brevipinguis,英文名:Stout infantfish ,辛氏微體魚屬一種,分布于西太平洋大堡礁附近海域。
全世界有3萬多種魚,最大的魚當屬鯨鯊,身長10多米。而世界上最小的魚應是分布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一座島嶼附近的這種魚,人們卻喜歡稱之為“胖嬰魚”。“胖嬰魚”外形細長,看起來像條小蟲子,它們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胖嬰魚”一般壽命在2個月左右,雌魚在2~4周的時候就可以產卵了。
具有世界最小魚桂冠的“胖嬰魚”,只有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一座島嶼附近才能找到。1979年,科學家首次發現這種纖小的魚,才為其劃清歸屬。
胖嬰魚的生活環境。據研究胖嬰魚人員介紹,這種魚生活在茶色的水里,這些水的酸性至少是雨水的100倍。過去研究人員認為,這樣的酸性沼澤不太可能有動物生存。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即使在這樣的水里,也生活著許多像胖嬰魚一樣獨特的水生生物。英國皇家學會于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這種魚的雄魚擁有很大的腹鰭和肌肉,可以用于繁殖。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動物學家表示:“這是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所見到的最怪的一種魚。它很小,生活在酸性水域里,擁有怪異的鰭。但它們的棲息地面臨威脅,所以我希望在它們徹底滅絕之前,我們能夠找到更多這樣的魚。”這些魚生存的沼澤地正面臨種植園主、農場主燒荒以及亂砍濫伐的威脅。
摘取世界最小魚桂冠的“胖嬰魚”只有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一座島嶼附近才能找到。有關科學家己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并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紀錄。設在悉尼的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人員透露說,這種魚雖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體重最輕的,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嬰魚”。
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估計再小的魚釣鉤對它們來說都無法下咽。澳大利亞科學家正式宣布,他們確認了世界上最小、最輕的魚。這種魚體長僅7毫米左右,體重l毫克,一百萬條才能湊足1公斤,堪稱脊椎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小字輩”。
胖嬰魚其外形細長,看起來像條小蟲子,它們無鰭、無齒、無鱗。身體除眼睛外無色素沉著,全身透明。雌魚2~4周大的時候產卵,“胖嬰魚”壽命短,有“世界上最小的魚”之稱。
澳大利亞博物館出版的《研究雜志》上,澳科學家正式宣布,他們確認了世界上最小、最輕的魚。這種魚體長僅7毫米左右,體重1毫克,一百萬條才能湊足1千克,堪稱脊椎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小字輩”。科學家已經將這種魚登記為新物種,并作為最小的脊椎動物申報了吉尼斯記錄。
設在悉尼的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人員透露說,這種魚雖然是世界上身材最小、體重最輕的,但名字很有趣,叫“胖嬰魚”。這種魚雄性平均體長僅7毫米,雌性平均體長大約為8.4毫米。
胖嬰魚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棲息于澳大利亞的大堡礁附近魚鷹礁、卡特礁、蜥蜴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