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養鳥大神是誰|國內能養的大鳥
1. 國內能養的大鳥
唐代的皇親國戚、達官顯貴、邊塞軍人和文人騷客最喜歡一種小小鳥,這種鳥有的鎖于玉籠,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歡樂,有的背負青天,想飛多高就飛多高。
這種小小鳥從宮內到宮外,從內地到邊關,足跡踏遍政治、外交、軍事、文化、醫療等領域,人們能辦到的事它辦到了,人們辦不到的事它也辦到了,它在國家事務管理中發揮了其他大鳥和飛禽走獸無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當時也時興評“國鳥”,想必人們會毫不猶豫選擇這種鳥。這種激蕩大唐政壇的小小鳥,就是鸚鵡。
2. 國內能養的大鳥有哪些
全世界 藍耳翠鳥 約90種軀體短肥的獨棲鳥類之通稱。喙大,多以魚為食,體強,長約10.45公分,羽衣鮮艷;許多種類有羽冠。腿短,大多數尾短或適中。頭大與身體不相稱,喙長似矛,翼短圓,3個前趾中有2個基部愈合。翠鳥的整體色彩配置,十分鮮麗。頭至后頸部為帶有光澤的深綠色,其中布滿藍色斑點,從背部至尾部為光鮮的寶藍色,翼面亦為綠色,帶有藍色斑點,翼下及腹面則為明顯的橘紅色。喉部有一大白斑,腳為紅色。一般自額至枕藍黑色,密雜以翠藍橫斑,背部輝翠藍色,腹部栗棕色;頭頂有淺色橫斑;嘴和腳均赤紅色。從遠處看很像啄木鳥。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藍發亮,因而通稱翠鳥。中國的翠鳥有3種:斑頭翠鳥、藍耳翠鳥和普通翠鳥。最后一種常見,分布也廣。 翠鳥的嘴長而尖且粗厚,頭大尾短,腳亦短。是常于水邊出現的中型水邊鳥類。
3. 想養大型鳥
其實并不難養,但你要知道它吃什么。有的種類以昆蟲為食,有的以捕魚為生,大體而言都是肉食性的動物。包括昆蟲、鮮魚在內,營養最高的食物要數老鼠與鵪鶉。如果買不到活的老鼠與鵪鶉,或者花費太高而吃不消。不妨改用家里吃的肉,因為你從幼鷹開始養,喂食起來就更簡單,可以訓練幼鷹從鑷子食用肉片等餌食。在去市場上買肉時要注意,應該盡量避免肥肉太多的部位,選擇雞胸肉等瘦肉部位,此外還可以喂食肝臟、心臟等內臟。養鷹的籠子要有一定大小,可以用養大型鳥類所用的籠子。還應該經常放它出外面嬉戲,但要記得穿手套,不要讓它咬你。 大體就這樣,養鷹并不難。 鷹在打斗鷹專吃肉類,會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鳥。大型的鷹科鳥類(雕)可以捕捉山羊、綿羊和小鹿。鷹多數在白天活動,使它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 ,也能把地面上地獵物看得一清二楚,是鼎鼎有名的千里眼。它有一副強壯的腳和銳利的爪,便于捕捉動物和撕破動物的皮肉。它的喙大,胃腸發達,消化能力強,吃下去的老鼠,一會兒功夫就被消化得精光。它的體態雄偉,性情兇猛,動物學上稱它是猛禽類。
4. 中國能養什么鳥,體型大
鸚鵡好看又好養又認主。鸚鵡是鸚形目,眾多羽毛艷麗、愛叫的鳥。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常被作為寵物飼養。它們以其美麗的羽毛,善學人語技能的特點,更為人們所欣賞和鐘愛。
鸚鵡中體形最大的當屬紫藍金剛鸚鵡,體長可達100厘米。
5. 國內能養的大鳥品種
1.大熊貓
大熊貓:屬于食肉目、熊科,為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體型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雄性個體稍大于雌性。體色為黑白兩色,有大的黑眼圈,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大熊貓皮膚厚,最厚處可達10毫米。黑白相間的外表,有利于隱蔽在密林的樹上和積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敵發現。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2013年CNN評選的世界最可愛物種排行榜上排名第三。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600只。
2.金絲猴
仰鼻猴屬:有5種,川金絲猴(模式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體型中等,51-83厘米不等,尾長與體長等長。毛色以金黃或黑灰色為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
由于世界上最早發現的仰鼻猴是生活在中國的四川、陜西、甘肅的川金絲猴,這一屬的動物通常被稱為金絲猴,它的英文名字直譯成中文是仰鼻猴。這一屬共有五種動物,都分布在亞洲。
3.白鰭豚
白暨豚科:是哺乳綱、鯨目的一科水生動物,僅有一個物種即“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棒摺币?jì;媒體也常寫作“白鰭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體呈紡錘形,體長1.5-2.5米,體重可達230千克。吻部似鳥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長,吻尖略向上翹,約30厘米。額頂顯著隆起,鼻孔長在頭頂,呼吸時,頭部先出水,噴出的水花不高。眼極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針眼狀。背鰭三角形,鰭肢較寬,末端鈍圓,尾鰭呈新月形。體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為白色,尾鰭并不出水。
白暨豚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由陸生動物進化而來,是世界上所有鯨類中數量最為稀少的一種。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更新發布,暫未確認白暨豚滅絕,保持原定評級“極?!?。
4.華南虎
華南虎: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僅在中國分布,亦稱“中國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在野外已滅絕。
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并布滿黑色橫紋。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華南虎以草食性動物野豬、鹿、狍等為食,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
5.朱鹮
朱鹮:古稱朱鷺、紅朱鷺,朱鹮系東亞特有種。中等體型,體羽白色,后枕部有長的柳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裸露,呈鮮紅色;繁殖期時用喙不斷啄取從頸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頭部、頸部、上背和兩翅羽毛上,使其變成灰黑色。
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由于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80年代僅中國陜西省洋縣秦嶺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種群,后經人工繁殖,種群數量已達到200只(2008年)。
6.褐馬雞
褐馬雞:是中國特產珍稀鳥類,體高約60厘米,體長1-1.2米,體重5千克,全身呈濃褐色,頭和頸為灰黑色,頭頂有似冠狀的絨黑短羽,臉和兩頰裸露無羽,呈艷紅色,尾巴高高豎起。翅短,不善飛行,兩腿粗壯,善于奔跑。
褐馬雞主要棲息在以華北落葉松、云杉次生林為主的林區和華北落葉松、云杉、楊樹、樺樹次生針闊混交森林中。僅見于中國山西、河北西北部、陜西黃龍山和北京東靈山。1987年調查野生種群僅有數百只,根據2009年文獻報道,中國現存的野生褐馬雞數量在17900只左右。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7.揚子鱷
揚子鱷或稱作鼉(tuó):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于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中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卵生。
8.黑頸鶴
黑頸鶴:大型涉禽,體長110-120厘米,體重4-6千克。頸、腳甚至長,通體羽毛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眼先和頭頂前方裸露的皮膚呈暗紅色,尾羽褐黑色。頭頂,三級飛羽的羽片分散,當翅閉合時超過初級飛羽。虹膜黃褐色,嘴肉紅色,尖端沾黃,腿和腳灰褐色。
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除繁殖期常成對、單只或家族群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活動,特別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數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葉、根莖、荊三棱、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繁殖于拉達克,中國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于印度東北部,中國西藏南部、貴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
9.藏羚羊
藏羚羊:體長135厘米,肩高80厘米,體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鼻部寬闊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長角。
棲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可結成上萬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由于常年處于低于零度的環境,通體被厚密絨毛,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護區,主要分布于中國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見于中國拉達克地區。
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將藏羚羊的受威脅程度由瀕危降為近危(NT)。
10.四不象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動物,屬于鹿科。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體長170-217厘米,尾長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體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體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較長,每年12月份脫角一次。雌麋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蹄子似牛、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狀特殊,沒有眉杈。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帶有響亮的磕碰聲。
6. 可以家養的大型鳥
鸚鵡是一種色彩艷麗生命力比較頑強的寵物鳥,這種鳥很少生病且認主人,是比較適合散養的鳥類。其在市場上的價格不是很貴,適合新手來養,鸚鵡可以學習人說話。鸚鵡認主人,并且抵抗能力很強,一般很少生病,鸚鵡價格一般都不貴,養熟也可以認家,完全適合新手飼養。其次,鸚鵡在經過主人的訓練后,可以學會說人話,是具有玩賞的寵物鳥之一。鴿子
鴿子如果被從小就養著的話,即使放養,也不會飛走,最多就是在室外活動一下,累了還是會回家。是十分適合散養的一種鳥類寵物,因而不少家庭都喜歡養鴿子。鴿子是最認家的鳥類,如果是從小開始飼養的話,即使將它放養,也是不會像其他的鳥類一樣飛走,就算飛走了,也會知道怎么回家。鴿子非常的和善友好,很容易使它認主。
7. 國內能養的大鳥類
廣西自然生態類型多樣,生物物種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氣候溫和,是候鳥南遷棲息過冬、停歇的良好環境,因此鳥類物種特別豐富,是我國鳥類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據林業部門統計,廣西記錄到的鳥類總數至少有19個目56科543種,占全國鳥類總數的44%以上。我國有100種特產珍稀鳥類,廣西占18種,占全國的18%;雁鴨類46種,廣西占26種,占全國的56.5%;野生雉類56種,廣西占17種,占全國的30.5%,因此被國際鳥類學界稱為“雉類的王國”。廣西擁有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金雕、黃腹角雉、黑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有海南虎斑鳽、白鷴、白腹錦雞、紅腹角雉、冠斑犀鳥、紅翅綠鳩等。其中,被稱為“神秘鳥”的海南虎斑鳽,在消失近半個世紀后在我區重新被發現。全世界僅有1600多只的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瑟鷺在廣西有80多只。2008年,國際著名的動物學家周放在崇左市弄崗保護區發現了鳥類新種弄崗穗鹛,這是70多年來在中國第一次記錄到的鳥類新種
8. 國內可以養的大型鳥
紅隼。
玄鳳鸚鵡身長32-33厘米,翅膀長度約16-18厘米,野生的頂冠長4-6厘米,飼養馴養的冠毛長4-11厘米。體重80-100克壽命20年
9. 中國允許養的最大的鳥
一、人工繁殖供給人們食用的禽類鳥,如:雞、鴨、鵝、鴿等。
二、人工繁殖供給人們食用的野生鳥類,如:野雞、鵪鶉、火雞、雁、鴕鳥等。
三、人工繁殖籠養的觀賞鳥,如:百靈鳥、灰(白)文鳥、十姐妹(白腰文鳥)、珍珠鳥(斑胸草雀)、芙蓉(玉鳥)、星文鳥、牧師草雀、七彩文鳥、觀賞鴿、虎皮鸚鵡、牡丹鸚鵡、玄鳳鸚鵡、信鴿等。
四、動物園可以人工繁殖,而家里條件不夠,如:孔雀、錦雞、四川鸚鵡、鴕鳥、天鵝等。市場上常見的畫眉、相思鳥、八哥、鷯哥、黃雀、蠟嘴、繡眼都是野鳥,尚不能人工繁育。有的如畫眉、黃雀、蠟嘴、繡眼都是單只飼養,根本沒有繁育的可能;而有些鳥類繁殖需要很大空間。
10. 可以養的最大的鳥
老鷹和禿鷲等大型猛禽很少會被我們近距離目睹,因為這種鳥類飛行的時候高度很高,通常都在數千米的高空中,落腳的地方通常也是比較偏僻的懸崖峭壁或者深山老林中,但近日有一位網友發布了一段視頻,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測這種巨鳥。視頻上面顯示網友開的車的前方有三只體型巨大的黑鳥,像三只大黑狗一樣蹲在路邊,很顯然被驚訝到了,或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鳥吧,車速慢了下來,很怕驚到它們,漸漸靠近時三只大鳥騰空而起,巨大的翅膀展開有兩米多長,那氣勢真是驚人,如果不是開著車身在車中的話,騎車或者步行,遇到這樣三只大鳥,一個人很可能會被嚇得不敢前進了。
上面網友遇到的大鳥,實際上就是禿鷲,這種鳥在我國有的地方叫老捕,有的地方叫座山雕,是一種大型猛禽,體長1~1.2米,翼展可達2~3米,體重在5~15公斤之間,全世界有多個亞種,羽毛顏色有黑色,褐色和灰色,個別也有白色,頭部羽毛較少,有的只有很短的絨羽,這是因為這種鳥類主要喜歡吃動物尸體,方便在動物尸體的骨縫間掏食導致的,因為如果其頭部和脖頸處有羽毛的話,將不利于掏食。
禿鷲也是世界上飛行高度最高的鳥類,1973年11月29日,有一只非洲黑白禿鷲在11,300米高度被吸入飛機發動機艙,這是迄今為止鳥類飛行的最高紀錄。
禿鷲最喜歡在高空中巡邏尋找地面上的動物尸體,而且它們很會觀察烏鴉的動向,因為烏鴉也是一種食腐鳥類,烏鴉飛往哪里,說明哪里很可能有動物尸體存在,禿鷲就會跟隨而至,所以烏鴉也是禿鷲的“探子”。禿鷲的嘴巴非常有力,上喙帶鉤,可以輕易的啄破動物的皮毛。
禿鷲棲息地大多比較偏僻,喜歡在空曠的荒原上飛行,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上比較多,近日就有去西藏旅行的朋友看到幾只禿鷲在荒原上吃一只死去的牦牛,很快就吃去了很多肉,研究稱這種鳥可以在5分鐘之內吃下2公斤(4斤)肉,可見其進食速度之快,而且它在進食的時候,脖子和頭部的臉色會變紅,平時通常是白色或灰色。
很多禿鷲并沒有固定的棲息地,它也是一種旅鳥,世界各地到處飛行,不過禿鷲也并非只會吃動物尸體,有時候也會捕獵,讓他們找不到現成的動物尸體的時候,就會襲擊中小型獸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等動物,有時也會襲擊小孩子,難怪每一個農村或者草原上的小孩子幾乎都聽長輩說過小心“惡老雕(也只金雕之類的猛禽)”把你叼跑了的之類的話,你是不是也聽過曾經這樣的話呢?
11. 國內允許養的大型鳥
大型鳥類有丹頂鶴、漂泊信天翁、大兀鷹、卷羽鵜鶘、灰頸鷺鴇等。
丹頂鶴:身長可達1.65m,重可達13kg,翼展可達2.4m。
漂泊信天翁:體型最大的信天翁,也是現存翅膀最長、翼展最寬的鳥類,最長可達3.7m。
大兀鷹:世界上最大的猛禽,身長可達1.55m,重可達12kg以上,翼展可達4m左右。
卷羽鵜鶘:鵜形目體型最大物種,身長可達1.8m,重可達15kg,翼展可達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