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如何辨別公母
![鸚鵡如何辨別公母 鸚鵡如何辨別公母](/d/cwbk/20220801/uumxk40iepc34.webp)
一、觀察體型
一般鸚鵡公鳥的身體脂肪含量較低,體型比較精瘦、健壯,羽毛緊實,頭部比較尖。鸚鵡母鳥身體脂肪含量較高,體型偏胖、臃腫,羽毛蓬松,頭部比較寬闊。
二、觀察羽毛
鸚鵡公鳥和母鳥的羽毛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公鳥的羽毛質地比較粗,顏色艷麗,還具有光澤。母鳥的羽毛質地較細,比較柔軟,顏色比較淺淡,沒有明顯的光澤。
三、觀察行為
鸚鵡公鳥性情好動好斗,喜歡鳴叫,并且叫聲多樣。母鳥的性情比較安靜,不太喜歡鳴叫。鸚鵡在進入發情期后,公鳥會追在母鳥身后,一直討好母鳥,給母鳥進行漱食。如果鸚鵡母鳥接受了公鳥的漱食,很快就會進行踩背,踩背時鸚鵡公鳥會站在母鳥的背上。
四、摸泄殖腔
分辨鸚鵡公母時,還可以通過用手觸摸鸚鵡的泄殖腔進行判斷。觸摸時鸚鵡泄殖腔距離恥骨距離較近,并且有凸起,就說明這只鸚鵡是公鳥。觸摸鸚鵡泄殖腔,泄殖腔和恥骨中間可以伸進一根手指,并且表面比較扁平,則是母鳥。
相關內容
-
超市的小米可以喂鸚鵡嗎
鸚鵡的飲食主要以稻米、谷子等谷類為主,超市購買的小米是可以喂鸚鵡的。而且小米搭配雞蛋對于鸚鵡來說營養極其豐富。在給鸚鵡喂食時,要注意給鸚鵡的食物要保障新鮮、健康。給鸚鵡的飲食搭配要營養豐富,多種谷物混合,保證水果蔬菜的供應,并搭配鈣粉、墨魚骨、保健砂等營養物質,讓鸚鵡營養吸收更全面。 ...
-
大頭鸚鵡與虎皮鸚鵡的區別
大頭鸚鵡就是虎皮鸚鵡的一種。虎皮鸚鵡分為小虎和大頭,大頭虎皮鸚鵡體型比小虎大,性情比較呆,不愛叫。虎皮的鳥喙鋒利,在飼養虎皮鸚鵡時,最好使用結實的鐵籠來養,并及時給它們清理鳥籠內的糞便垃圾。最好一次養兩只虎皮鸚鵡,讓它們可以相互陪伴。給虎皮的食物要搭配豐富,保證營養均衡全面。 ...
-
鸚鵡的壽命最長是多少年
一些大型鸚鵡的壽命最長可以達到60年,如金剛鸚鵡、巴丹鸚鵡等。中小型鸚鵡的壽命多在8-20年之間。鸚鵡的壽命和品種、環境、飼養方式等因素有關。人工飼養鸚鵡時,要按時打掃鳥籠,盡量將鸚鵡安置在通風處。寒冷時要注意為鸚鵡升溫保暖。給鸚鵡的食物要清洗、處理干凈,避免農藥殘留。主人最好每天帶鸚鵡出門散步。 ...
-
鸚鵡嘴巴裂了會自愈嗎
鸚鵡嘴巴出現裂痕,大部分都是能夠自愈的。鸚鵡的鳥喙平時在使用過程中就容易磨損,鳥喙也處于不斷地生長的狀態。只是在鳥喙出現裂痕的地方,容易出現感染發炎,主人要注意給它消毒。如果鸚鵡嘴巴裂痕影響到鸚鵡進食,主人可以使用注射器給它灌食。還要給鸚鵡喂一些墨魚骨、鈣粉等,幫助鸚鵡補鈣,促進嘴巴上裂痕修復。 ...
-
鸚鵡進繁殖箱一定是繁殖嗎
鸚鵡進入繁殖箱不一定就是繁殖行為,也可能只是好奇。只有進入發情期的母鳥,并成功和公鳥完成交配后,才會進入繁殖箱進行繁殖。主人要注意給進入繁殖期的鸚鵡增強營養,飲食均衡,可以適量喂些蛋小米,也可以在食物中添加一些鈣粉、維生素、保健砂等營養物質。還要注意保持繁殖箱的安靜,避免打擾繁殖期的鸚鵡。 ...
-
鸚鵡嗉囊不消化怎么治
幫助嗉囊排空:觀察鸚鵡嗉囊有無積食、堵塞,然后用手按摩嗉囊,并給它喂一些酵素,幫助嗉囊盡快排空。消除嗉囊疾病:鸚鵡嗉囊感染細菌發炎時,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嗉囊感染毛滴蟲時,可以使用甲硝唑治療。補充維生素:鸚鵡缺乏維生素也會導致嗉囊不消化,應該定時給它喂一些果蔬,補充維生素。 ...
-
鸚鵡嘴巴脫殼是怎么回事
家養的鸚鵡嘴巴脫殼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鸚鵡嘴巴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壞死細胞組織,就會形成脫殼的情況。在鸚鵡嘴巴脫殼期間,主人可以給鸚鵡準備一些專門的磨嘴棒,方便其打磨嘴巴。可以給鸚鵡一些墨魚骨,補充鈣質。還要經常觀察鸚鵡嘴巴有沒有出血和發炎。還要保證鳥籠的環境衛生,避免鸚鵡嘴巴出現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