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怎樣分公母
一、看羽色
通常黃雀公鳥的羽毛比母鳥要艷麗。黃雀公鳥的頭頂中央和喉部的羽毛為深黑色,而母鳥的頭頂中心羽毛多為暗綠色,喉部具濃重的灰綠色斑紋。公鳥軀干羽毛前黃后白,并夾雜褐色條狀紋路,母鳥軀干羽毛呈淡黃色、無條紋。
二、看頭形
黃雀公鳥的頭部比母鳥要小。公鳥頭部呈橢圓狀,母鳥頭部形似三角狀。
三、聽叫聲
黃雀公鳥可以發出雙音,叫聲音調多變;而母鳥只能發出單音,叫聲比較調。因此從叫聲來聽,公鳥的叫聲比母鳥更加婉轉動。
四、看體形
公鳥體形偏瘦,體型纖長靈動,母鳥體型較胖,體型比較短小。公鳥全身羽毛比母鳥油亮、光滑、緊致。
五、看技藝
黃雀公鳥動作比母鳥要靈活、敏捷的多,易于訓練,雜藝技巧比母鳥學習得快。比如“叫遠”、“撞鐘”、“抽簽”、“叼物”之類的雜技,公鳥只要以蘇子為誘食,很快就能夠掌握。
相關內容
-
繡眼鳥光小叫為啥不大叫
繡眼鳥光小叫不大叫可能是因為鳥籠之中的繡眼鳥不止一只,混養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它們不愿意發出叫聲。即使發出叫聲,聲音也會比較小。也可能是因為繡眼鳥的年齡很小,或者沒經過適當的訓練和引導。還可能因為它們是雌鳥。跟雄鳥相比,雌鳥大叫的概率本身就不高。很多雌鳥都只會小叫,不會大叫。 ...
-
繡眼吃什么水果羽毛好
吃蘋果可以讓繡眼的羽毛狀態更好。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且繡眼也很愛吃。除了蘋果之外,喂西瓜和香蕉也可以讓繡眼的羽毛更好。不過,只給繡眼吃水果并不能讓它羽毛的狀態更好。除了水果外,還要喂一些其它的食物,比如谷物和動物飼料。這些食物中含有充足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也能幫助它們的羽毛長得更好。 ...
-
虎皮鸚鵡討厭人的表現
叫聲刺耳:虎皮鸚鵡若是討厭某個人,會發出刺耳的叫聲,以此表明自己的情緒。這種叫聲明顯不如平時的叫聲清脆悅耳。躲起來:虎皮鸚鵡若討厭某個人,會想躲起來,一直退到鳥籠的角落。情緒不穩定:它們討厭人會表現出明顯的情緒波動,變得比平時更加暴躁。咬人:若是虎皮鸚鵡討厭的人想碰它,它可能會咬人。 ...
-
鸚鵡洗完澡為什么會抖
鸚鵡洗完澡后會抖,可能是因為周圍的環境太冷了,鸚鵡由于身上有水,就會更冷,此時它們就會不自覺地抖動自己的羽毛,之后就會稍微暖和一些。在這種情況下,鸚鵡很容易感冒,建議做好保暖工作。另外,鸚鵡抖動羽毛也可能只是想將身上的水甩下來,抖動之后羽毛就會蓬松一些,更容易干燥,這種情況則是正常的現象。 ...
-
鸚鵡換毛期有什么癥狀
羽毛容易掉:鸚鵡換毛期最明顯的一個癥狀就是羽毛脆弱,容易掉。此時掉毛是正常的,在老羽毛掉落后新羽毛會生長出來。情緒敏感:鸚鵡換毛期時情緒會非常敏感,容易生氣,也容易傷心,可能出現非常明顯的情緒波動。食欲下降:鸚鵡換毛期時會對平時感興趣的食物失去興趣,食欲下降。因此它們會消瘦,體重也會下降。 ...
-
鸚鵡炸毛和蓬毛的區別
頭部不同:鸚鵡炸毛時頭部的羽毛會豎立起來,而且是直豎。養殖者可以觀察到羽毛下面的頭部判斷。呼吸速率不同:鸚鵡炸毛時呼吸速率非常快,明顯感覺跟平時不同,而且呼吸也是沒有規律的。蓬毛時的呼吸速率跟平時則沒有明顯的不同。糞便不同:鸚鵡炸毛時排泄的糞便可能會不正常,蓬毛時的糞便則會跟平時一樣。 ...
-
如何分辨鸚鵡換毛和咬毛
首先可以通過時間進行初步判斷。鸚鵡換毛一般是在春季,最可能在3月和4月,另外有些鸚鵡也會在7月和8月換毛。如果不在這個時間,說明很有可能是咬毛。然后可以通過觀察掉落的羽毛來進行判斷。若是羽毛從根部斷掉而不是從中間斷掉,那么就說明是換毛。若羽毛都是從中間折斷的,根部還留在鸚鵡身上,那么就說明是咬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