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狗狗的肢體語言 培養(yǎng)與狗狗之間的感情
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這是千古以來的真理,才購入的新狗狗,其實狗狗是能和人交流的,如何才能和狗狗打成一片了,小編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將狗狗視為同類,善于觀察狗狗的肢體語言,比如狗狗高興時會瞇起眼睛,憤怒時會瞪大眼睛,尾巴使勁的搖擺,是想和主人玩耍。
當狗狗警覺時或在留意聽些什么的時候,它的耳朵會豎起,但是當它們高興、順從或恐懼時耳朵會耷拉到頭上。為了具體鑒別它們的情緒,您還應注意觀察其他伴隨的身體信號。
狗狗高興或順從時會瞇起眼睛,當其憤怒時會睜大雙眼。在野外,狗狗群的領袖只要向下屬瞪瞪眼就可以震懾住它們。兩只狗狗發(fā)生沖突時,會持續(xù)相互怒視直到其中一只狗狗發(fā)起進攻或屈服而低下頭走開。如果那條屈服的狗狗發(fā)現(xiàn)對方仍在盯著自己,它可能會困惑并因恐懼而去咬對方。如果兩條狗狗一直相互怒視,占優(yōu)勢的狗狗就會以咆哮來恐嚇對方,它甚至還會發(fā)起進攻。所以,如果您的狗狗有攻擊性或易緊張,你千萬不要長時間盯著它,這可能會使其向你發(fā)起進攻。而不斷以溫和的目光去安慰您的狗狗則會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
當狗狗想玩耍的時候會舉起一只前爪或表現(xiàn)出點頭哈腰的樣子并伴以汪汪聲以吸引注意。它還會找一個可玩耍的物體,或跳起來讓別的狗狗來追自己。
聲音:仔狗狗一生出來就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樣母狗狗就會知道他們是否餓了是否高興,是否痛苦。它們出生后3~6周會發(fā)出第一次吠聲。狗狗吠被用來傳遞各種感情,不同情況下叫聲會不同。狗狗吠可以表示警告——例如,抵抗入侵者,或對外宣稱自己的領地時。在表示問候時或在玩耍中狗狗也會發(fā)出汪汪的叫聲。而有時狗狗叫僅僅是想吸引您的注意力。
狗狗在抵抗敵人時會發(fā)出咆哮來警告或威脅對方。人類尤其是兒童千萬不要接近一只正在咆哮的狗狗,因為,這可能會使它對您發(fā)起進攻。狗狗在同其他狗狗玩耍時也會咆哮,但從它們此時的身體語言可以看出他們并沒有發(fā)怒。一些狗狗當主人輕拍它們的時候會“喃喃自語”,同樣地,這也并不表示它們發(fā)怒并要發(fā)起進攻。
嚎叫聲是一種長距離的叫聲,比狗狗吠聲傳的更遠。狗狗發(fā)出嚎叫聲通常是因為它很孤單并且想尋求某種與外界的聯(lián)系。狗狗在表示服從、問候、痛苦時發(fā)出嗚嗚聲;在痛苦失敗時會發(fā)出大叫聲;在激動時(例如,在相互追逐時)會發(fā)出尖叫聲。
俯首:當小狗把身體后端抬高,前端俯低時,尾巴會起勁兒地搖動,眼睛也閃閃發(fā)亮,它是在對你說:“一起來玩吧!”如果你表情嚴肅,它會用特別友善的方式表達,以期引起你的注意,調動你的情緒,所以,請盡量接受它的邀請吧,哪怕只玩一小會兒。
擺尾:“搖尾巴的狗是友好的,”這種說法通常是對的,但情況也并非總是這樣。狗在感覺恐懼、激動或困惑時也會搖尾巴。一只受了驚嚇的小狗可能把尾巴低低地夾在兩腿之間搖動,這是它在琢磨下一步的行動:“我該戰(zhàn)斗、逃跑、還是投降?”一個憤怒的挑戰(zhàn)者往往會高舉著快速搖動的尾巴進攻和襲擊。但要注意觀察情況:也許它最好的哥們兒剛剛放學歸來,也許別的小狗正在它的碟子里大快朵頤。在搞不清尾巴是否表示歡迎時,還要觀察它如何分配身體的重量,挑釁的狗通常會緊張地把身體主要分量放在前腿上。
翻身:如果你的小狗肚皮朝天,把爪子舉向空中,它是在表示謙恭與服從。如果它在一只狗面前擺出這個架勢,那是在說:“我可不想打架,我服了你!”如果這姿勢是做給你看,含義可就豐富了,為了逃避一場預料中的訓斥,它會翻著肚皮說:“我不想惹你生氣,請接受我的道歉吧!”為逃避做一件不大情愿的事,它往往也會這樣耍賴。更多時候,仰面朝天的小狗只是想告訴你在你身邊它是多么快樂——“來吧,來拍拍我的肚皮!”
輕舔:如果你的小狗不停地用舌頭舔自己的鼻頭兒,它顯然有些不安。它也許正在判斷一個新的情況,或是為該不該接近某位客人而猶豫不決,也可能是在努力集中精神試圖理解一個新的口令。如果不認識,不要貿然接近那些不停地舔鼻頭的狗,它可能非常緊張。當然,對那些站在飯桌旁,對著晚餐大舔鼻頭的小狗,不用我說,你也知道它要什么了。
爬跨:當你的小狗爬跨到另一只狗身上,或是站起來,用爪子按住其他小狗的身體,它是在說:“我才是頭狗狗,你可別忘了這一點!”爬跨不是公狗狗才有的行為,那些爭強好勝的狗小姐也會這么做。狗狗主們常常不明白同性小狗之間為什么也會爬跨,其實這只是一種征服性的動作,很少有性的意味。
拱背:這個動作表示有關性的某些意圖,有時甚至發(fā)生在已經絕育的小狗身上。當然,如果它們是挺般配的一對兒,你可以安排它倆幸福地結合,否則,應盡量避免發(fā)情期的異性交往。如果它是對人這樣做,可突然發(fā)出某種噪音來轉移它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