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娃娃魚|大鯢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娃娃魚又名大倪,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常棲息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澗清澈溪流中。分布于寶峰湖、金鞭溪、索溪和黃龍洞暗河中,喜水質清澈的溪河轉彎處。具四足,以足行。有肺,無鰭無鱗,四肢粗短,靠肺呼吸。
娃娃魚|大鯢的觀賞價值
娃娃魚的背部色彩斑斕,前肢四指似人手,后肢五趾如人足,嘴邊特大叫聲洪亮,酷似嬰兒,故名娃娃魚,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是較長的,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可長達50-60余年,野生狀態下可存活130余年,故也有人叫他“壽星魚”,大鯢作為觀賞動物歷來為人民所喜愛,可使公園、動物園和游覽區增加新奇的景觀。
張家界將為國內最大的娃娃魚“笨笨”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條取名“笨笨”的中國大鯢,2005年曾在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上與公眾見面,當時展出時長約180厘米,重約65公斤,娃娃魚“笨笨”已近130歲的高齡,體長近2米,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最大娃娃魚。
據介紹,“笨笨”是張家界白族農民王國興1982年從鄰鄉群眾手中收購而來,當時重約45公斤,體長約150公分。隨著大鯢“笨笨”年老體弱,怕光怕人,“笨笨”被放回張家界國家大鯢自然保護區內的純天然溶洞里生活。“笨笨”擁有方(張家界金鯢生物公司)負責人王建文說:“為喚醒國內對大鯢這種珍稀動物的保護意識,該公司決定為笨笨申報世界紀錄”。王建文表示,他們將為“笨笨”申報吉尼斯動物類世界之最,相關申報材料將于2013年1月正式遞交英國吉尼斯總部。
娃娃魚|大鯢的科研價值
娃娃魚學名大鯢,是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也是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被稱為“活化石”。大鯢的心臟構造特殊,已經出現了一些爬行類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