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猴】懶猴|蜂猴的生活習性
夜行性、樹棲,極少下地,其活動、覓食、交配、繁殖及眠休等均在樹上度過,白天蜷縮成團隱蔽在高大喬木的樹洞、枝葉繁茂的樹冠附近或濃密枝條的枝叉上休息,黃昏后開始活動覓食。性喜單獨活動,行動特別緩慢,多為攀爬式運動,不會跳躍,只有在受到攻擊時,才有所加快。
![【蜂猴】懶猴|蜂猴的生活習性](/d/cwbk/20220508/0vwpu1l25hs45.webp)
蜂猴被稱為懶猴,是因為它畏光怕熱,白天在樹洞、樹干上抱頭大睡,鳥啼獸吼也無法驚醒它。它的動作非常緩慢,走一步似乎要停兩步。曾有人做過觀察,發現蜂猴挪動一步,需要12秒鐘時間。
蜂猴動作雖然慢,也有保護自己的絕招。由于它一天到晚很少活動,地衣或藻類植物得以不斷吸收它身上散發出來的水氣和碳酸氣,在它身上繁殖、生長,把它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使它有了和生活環境色彩一致的保護衣,很難被敵害發現。因此,蜂猴又得了一個雅號——擬猴,意思就是它可以模擬綠色植物,躲避天敵傷害。
捕食:蜂猴的食物主要是熱帶鮮嫩的花葉和漿果,也捕食昆蟲,善于在夜間捕食熟睡的小鳥,喜食鳥蛋。也喜食蜂蜜,因此名“蜂猴”。
特性:在蜂猴的胳膊肘內側的腺體能夠產生毒素,當它們梳理毛發時,毒素會遍布它們的皮毛,當其受到威脅時,蜂猴會滾成一個球,只留下有毒的皮毛在外面。當捕食者在樹上時,它們也會滾成一個球從樹上落下,從而逃避危險。有時它們會采取牙齒咬的被動防御方式來逃避敵害。
溝通:蜂猴利用視覺、聲音、觸覺和化學信息來溝通,會做氣味標記來通信,也能夠利用超聲波來感知。